浅谈多萝西娅论文_徐园园

浅谈多萝西娅论文_徐园园

济南大学 山东济南 250022

【摘 要】多萝西娅 兰格是美国FSA摄影纪实运动的工作者,她客观真实的记录了经济危机下饱受摧残的人们,以女性的视角同情关爱拍摄对象的遭遇,作品充满人文关怀。本文通过介绍兰格作品,分析兰格作品的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纪实摄影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多萝西娅 兰格;纪实摄影;人文关怀

兰格1895年出生在美国,童年时代,疾病导致终身跛脚;学生时代,她目睹了贫民的巷尾文化,又被展览馆里的高贵文雅所熏陶。艺术摄影是兰格追寻的,但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兰格想尽办法在一家肖像摄影工作室找到一份基础工作。不久后,兰格遇见当时著名的摄影师阿诺德.冈瑟,他把自己的一个旧相机给了她练习拍照。短短的几年兰格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取得了很大的收获。这位腿脚不灵光的小女孩成为了这个城市艺术门类闪耀的名人。

兰格取得巨大的成功归因于自己作品中对被拍摄者本身个性的展现,以及内在的展现力。她摒弃了当时的画意摄影,她不喜欢这种婉转惆怅的风格,而是提倡写实的现代主义,在当时糅杂的摄影世界里兰格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兰格的作品里抛开了陈旧的老套,而是按动快门的一瞬间抓拍到人物特性的一瞬间:欢快或者悲伤。

1935年美国政府成立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简称FSA),FSA计划试图用影像的力量反应西部贫穷的生活现状,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来改善这种问题。多萝西娅?兰格是FSA计划唯一女性工作者,她把人本主义带进团队中,同情而又不失尊严的面对拍摄对象,《流民母子》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之作。作为一名女性,她充满关爱的面对眼前的世间的灾难,真实的记录了那群无家可归的难民,作品真实充满着人性的关爱与尊重。

《流民母子》是经济危机巨大的危害力的真实写照,刻画了美国流民在困难面前顽强的意志。作品以其强大的纪实性记录了母亲汤姆逊形象落魄但又不失坚定的信念,这是广大美国女性的缩影。作品中没有运用对比强烈的光线,兰格运用了一种自然光线,柔和而又感到舒服,衬托出女性的人性美。兰格作为一名女性摄影师,甚至是作为一名母亲,一个感性和理性共存的灵魂,对于一个苦难母亲的深切关心,展现出人类可贵的尊严,尤其那些恶劣环境下被压迫的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初,西方的画意摄影传入中国,其唯美的画面与绘画相结合的画面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加之当时社会对摄影是美的事物的熏陶,摄影师镜头里是纯洁的艺术,尤其是女摄影师,她们大多拍摄学校生活,外出游玩等照片。中国的女性摄影师顾淑型与兰格有着相似之处,她提倡以纪实摄影和人文关怀把相机对准社会。一九三六年三月十八日,北洋军阀签署了卖国政策,遭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强烈反对,街上都是游行的学生们,顾淑型愤然拿起相机,拍摄了一幅幅军阀打压学生们血腥的场面。而提倡画意摄影的北京光社会员们面对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却淡然了之,他们认为摄影是记载美好的事物,没有残暴。却没有想到手中相机可以反映现实生活。顾淑型真实的记录被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纪实摄影都是按照现实主义艺术的标准创作完成的。中国的纪实摄影诞生在时代变革、抵抗反派的时代,纪实的主流是紧靠政治,脱离现实世界,图解说教的僵化模式。这种僵化迂腐的方式完全没法适应改革的潮流。随着中国时代的进步现实主义摄影回到了现实,中国摄影开始关注民生问题,揭露人性走向了社会生活。现代的中国纪实摄影紧随时代潮流的步伐,勇于面对矛盾,关注社会热点,摄影家们以参加者的身份去面对自己的良知对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社会道德,人文情感。摄影工作者凭借自己心灵深处的良知去记录这个社会,正是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特色的纪实模式。中国摄影家也不断拍摄社会严肃尖锐的问题,谢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不仅反映了中国贫穷地区的现实,更是以摄影家个人的姿态去剖析社会,解读人性,用人性的关怀记录者底层的儿童。

中国的一大批纪实摄影家们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影响社会。摄影家们也以个人的姿态,民族的立场去剖析人性,赞扬善美,抨击丑恶。兰格充满人文关爱的视线影响着这个社会,纪实摄影中的人本精神更是感染了每一位参观者。在近现代纪实摄影中,多萝西娅?兰格以她独特的创造力,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宗师,她的纪实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感染人心。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纪实的最高表现是真实客观的表现事物的同时表达人文关怀爱。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我们要肩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不要违背道德底线。走近拍摄对象,用心去交流。不要给予作品冷漠,用充满关怀的视线感染每个人。

充满人本主义关爱的摄影作品传达着对人性正义的追求,摄影师充满关爱的视线深深地印在他们的照片之中。多兰格的纪实摄影作品影响中国乃至世界,人本主义走进人们的内心,触动人的灵魂。社会的变化影响了纪实摄影的变化,纪实不再是单纯的记录现实,而是在纪实中呼吁人性唤醒良知,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琳达 哥顿.光圈世界摄影大师:多萝西娅 兰格[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4.7.

[2]何思瑶.从社会史观看FSA纪实摄影运动中的人文关怀及其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6(7).

[3]高涵.纪实摄影的艺术表达——浅淡多萝西娅 兰格的人文关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0).

[4]唐小佳.多萝西娅 兰格:直觉从未让我误入歧途[J].中国摄影报,2012,3(6).

[5]弗朗索瓦丝 普斯.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4.

论文作者:徐园园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浅谈多萝西娅论文_徐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