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验案六则论文_ 汤朝阳

胃痛验案六则论文_ 汤朝阳

胃痛又称胃脘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本段经文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仲景在辨治胃痛方面有许多处方,如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黄芪建中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等,皆为后世治疗胃痛的常用效方。李东恒云:益脾胃之气多用人参、黄芪、炙甘草;温中多用益智仁、吴萸、白豆蔻;理气多用木香、青皮、陈皮、柴胡、厚朴、荜澄茄;和胃多用麦芽、神曲、法半夏、陈皮;和血多用当归、桃仁、红花等。药味虽然较多,实有规律可循。总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诸法。孙思邈之九种心痛论说:考其病位,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

综观古今,博采众长,积卅余年之临床,将本证之辨治分为:一、寒凝气滞型: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三姜汤;二、食滞中脘:用消导行滞,和胃止痛的保和丸;三、肝气郁滞: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痛的柴胡疏肝饮合香砂六君汤增损;四、淤血阻络:则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法;五、脾胃虚寒:用温阳益气增津的黄芪建中汤加味;六、脾胃阴虚:以扶正健脾、养阴生津、润燥益胃的参芪麦冬汤治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叙述如下:

一、寒凝气滞

张**,女,37岁,2003、3、15初诊。

国富民丰,节俭失当,酷嗜冷饮,寒邪凝滞中脘,中宫受戕,胃痛发作,痛势甚剧,且畏寒喜暖,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脉弦紧。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辩证:脘部受寒,过食冷饮,寒积中脘。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投三姜汤(自拟):高良姜10克、香附12克、干姜10克、吴萸5克、广陈皮5克、木香5克、生姜6克。

按:方中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干姜、吴萸驱寒;陈皮、木香理气;生姜温中散寒;三姜合用,散寒温中之力更强。共奏寒祛、气畅、止痛之功。

二、食滞中脘

齐**,男,62岁,2004、2、24日初诊

偏嗜之食,纳之过甚,致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曾呕吐不消化食物,饮食不思,矢气不畅,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辩证:食滞中焦,运化失常,浊气上捏,腑气不畅。

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投保和丸加减:焦山茶30克、焦神曲30克、炒菜菔子10克、炒广皮6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净连乔10克、炒枳壳10克、焦白术10克。

按:山楂酸温善消油腻肉滞;神曲辛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能宽畅胸腹,消面食积滞;陈皮、茯苓、半夏、枳壳、白术理气和胃;连乔散结清热,共奏消食和胃止痛之功效。

三、肝气郁滞

殷**,女,45岁,2008、1、18日初诊

随军十八载,其父因支边支援,八方无依,成日成夜为夫安危担忧,郁而不畅,致肝木横逆。久之则面黄形瘦,肢体倦怠,中脘闷胀,嗳不旷达,攻撑作痛,痛连两胁,每因烦恼郁怒而痛作,舌红少苔,脉弦。胃镜检查为:胃窦炎,萎缩性胃炎。

辩证: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疏泄失畅,致肝木横逆,犯胃乘脾.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痛。用柴胡疏肝饮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柴胡5克、香砂仁3克、黄芪30克、党参、当归、白芍、香附、枳壳、川楝子、玄胡索、北沙参、麦冬各10克、甘草3克。

按:柴胡、香附、枳壳、砂仁疏肝理气解郁;当归、白芍、甘草和血缓急;玄胡、川楝子共增理气解郁止痛之功;黄芪、党参补气益血,调和营卫;沙参、麦冬甘润,增津益胃,随症加减,调治半年。复查胃窦部炎症、萎缩粘膜均消失。

四、淤血阻络

郭**,男,43岁,2008、10、19初诊

胃脘部痛如刀割,吐血紫暗,大便黑糊,西药未效。要求中药治疗。

刻诊:面色晦暗无神,懒于言语,口干欲饮,脘腹痛拒按,吐血未止,大便黑糊,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息细涩。胃镜后西医诊断:胃溃疡、十二指疡球部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辩证:胃痛反复发作,气血两亏,气滞血淤,淤血阻络,郁久化热。

治法:扶正固脱、活血止血、清热化淤定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急投人参30克,浓煎灌服。即投生大黄粉、白芨粉、云南白药粉各30克和匀,分三次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液体灌服,四小时一次。

2008年10月20日复诊:精神好转,口干、痛势减轻,吐血止,黑糊便未清。投补中益气汤合失笑散加减三贴.

2008年10月23日再诊:诸恙悉除,精神亦佳,能纳流质饮食,再投以香砂六君汤调理半年。观察至今,未见复发。

按:胃痛反复发作,加之呕血便血严重,症情重笃,随时均有生命危险。故急投大剂人参补气固脱,益脾生津安神;复投大黄粉清热荡积,化淤止血;白芨粉苦甘涩凉,消炎生肌止血;云南白药活血生肌,祛瘀止血。复投补中益气汤合失笑散,使元气恢复,胃肠之淤积清除。再以香砂六君汤调理善后,辨治明晰,用药合理。

五、脾胃虚寒

朱**,男,38岁,2009、3、21初诊

胃痛隐隐,绵绵不断,延己四载,腹胀纳少,形瘦神疲,嗳不旷达,手足欠温,或时泛吐清水,大便时溏时燥,舌质淡红,苔白抽芯,脉息细弱。胃镜检查: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

辩证:脾胃阳虚,纳运失健,胃津已伤,中寒内生。

治法:温阳益气增津。入黄芪建中汤加味: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桂枝、白芍、白术、北沙参、玉竹各10克,陈皮6克、香砂仁、甘草各3克,生姜5克、大枣5枚。

按:黄芪、党参补气益血;桂枝补中阳而散寒;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沙参、玉竹甘润,增津益胃;陈皮、白术、砂仁和胃健脾;生姜温中,加大枣营卫、健脾益胃。一年后体重比治疗前增加8公斤。追访三年未复发。

六、脾胃阴虚

陆**,男、42岁,2012、8、19日诊

面色晦暗无神,形体瘦弱,胃脘隐隐灼痛,时有压痛,脘腹闷胀,嗳不旷达,不能平卧,烦渴思饮,口燥咽干,纳少,大便干燥,舌质紫暗,苔少而干,苔纹断裂,脉细数。

胃镜检查及病理报告:1、胃体,中、下部小弯侧粘膜萎缩性改变。2、慢性浅表性胃窦炎。3、肠上皮化生。

辩证:胃痛经年,气阴两伤,郁而化火,枯涸皴裂之重症。

治法:扶正健脾、养阴生津、润燥益胃。投参芪麦冬汤(自拟):党参12克、生黄芪30克、生地20克、麦冬、石斛、北沙参各15克,白芍、白术各10克,玉竹、天花粉各12克,川楝、郁金香各10克、细青皮6克、甘草3克。日服一剂,浓煎三次混匀分服。

服上方三十剂,自觉症状好转,面色转润,胀痛减轻,已能平卧,纳谷亦增。随症加减,服药240剂,诸恙消失,神采奕奕,体重较治疗前增加10公斤。劝其复查胃镜:炎症、肠上皮化生消失,萎缩粘膜已恢复正常。嘱其注意养生之道。观察至今,未有它变。

按:方中党参、黄芪补中益气,扶正生津,有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功能。白芍养血敛阴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生地、麦冬、石斛、沙参、玉竹、天花粉清热凉血生津,滋阴润燥,除燥止渴,益气养胃止痛。洽浅表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川楝、郁金、青皮疏肝理气解郁行气破淤,治胸胁胀痛。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解毒,调和诸药,治脘腹挛痛。诸药共奏补中益气、扶正生津、理气健脾、和胃止痛。使燥热除、挛缩解、炎症消、食欲增,境入坦途。

小结:本文所述胃痛,内容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病。致病原因,多为情志失和,饮食不节,精神紧张与疲劳等;病久则气郁化火,寒热夹杂,或气病及血,渐至脾胃阳虚或肝胃阴虚,挟痰、挟淤、挟滞。使脾胃纳化功能受损,气血运行受阻,是各类胃病的基本病机。诸家认为阴虚型胃病较为少见,但在临诊中,阴虚见证并非少有,此可能与环境污染,现代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性的逐步改变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不同证候的胃病,应认真辩证论治,由于各类证候之间常相互联系和影响。故应注意观察分析,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目前西医对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尚无满意疗法,故应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越条件。

论文作者: 汤朝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胃痛验案六则论文_ 汤朝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