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精彩论文_王晓

“问”出精彩论文_王晓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 264400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必善问。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在缺乏深度处提问——水到渠成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适当地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思维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慢慢走向成熟。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有这样一道问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P1,P2是BD的三等分点,四边形AP1CP2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生:可以证明△ABP1△CDP2,从而得到AP1∥CP2,AP1=CP2。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可以连接AC交BD于点O,证明AO=OC,OP1=OP2。全班同学点头赞同。这位教师的提问和评价,不单纯是泛泛的鼓励和表扬,这当中有由表及里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往“深”处,这当中还有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地带”。

二、在发生意外之处提问——生成精彩

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生意外事件,很多教师将这些意外事件视为课堂的最大干扰,避而不谈,甚至加以批评。其实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事件,而且还要让学生的智慧得以激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中”有这样一道问题:△ABC是由△DEF旋转得到,点G,H,P中的哪一个可以作为旋转中心?

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大小找到旋转中心的,只有一位学生说他有其他方法,当时让教师很意外,问:“你是怎样做的,能告诉大家吗?”他答:“我先作出线段AD的中垂线,然后再作出线段BE的中垂线,交点就是旋转中心。”抓住这一绝好时机。问“你是怎样想到的呢?”并适时出示另一道习题:

已知△ABC△DEF,△ABC能否由△DE旋转得到?如果能请找出旋转中心。

顿时,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纷纷肯定了这种方法,认知也在意外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不言而喻,正是由于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因势利导,才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使课堂呈现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景象。

三、在产生矛盾之处提问——促进思考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和分析,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开拓思路。

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圆形的转盘,使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为1/4?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涂颜色。师:是怎么设计的?生:我把转盘平均分成4份,红色占一份。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红色占两份。(教师收集不同转盘设计方法,贴在黑板上)师问:这些转盘涂色的部分不同,为什么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为1/4?生:因为红色的部分都占整个转盘面积的四分之一。教师抓住突破口进行提问,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辨析,把一些非本质的属性撇开,把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从而突破学习的难点。

四、在出现错误之处提问——理清本质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

如教学“幂的运算”中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老师提出问题:(a2)3=a5正确吗?举例来说明。生1:是错的,如当a=2时,(a2)3=64,a5=32,所以(a2)3≠a5。生2:是对的,如当a=1时,(a2)3=1,a5=1,所以(a2)3=a5。师:谁说的对? 生3:生2的观点是错的,因为当a=1时,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能代表全部。所以生2说的不对:如当a=3时,(a2)3=729,a5=243,所以(a2)3≠a5。师: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a2)3等于a5吗?生4:a5表示5个a相乘;(a2)3表示3个a2相乘,即6个a相乘。它们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等。提问不是一般的对话,不是平铺直叙地交流,而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课堂提问,都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心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这就是成功的课堂提问。

论文作者:王晓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问”出精彩论文_王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