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渗漏防治措施论文_林海朋,钟良晓

地下室渗漏防治措施论文_林海朋,钟良晓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很复杂,环节众多,涉及到建筑与结构设计、工程材料、施工操作和维护治理等诸多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处理不好,都可能引起地下室的渗漏,因此我们要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注意生产安全,并要确保质量,在保证地下室不渗漏、不返工的基础上保工期,才能最终做到保成本。

关键词:地下室;渗漏防治;措施

1导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也愈来愈快,地下室渗漏的问题随之出现,其引起的危害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渗漏现象严重的工程,不仅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缩短地下室的使用寿命,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因此,防治地下室的渗漏是施工中的重点工作。

2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

现有建筑物地下工程防水工程主要由结构抗渗混凝土和建筑防水两部分组成,两者刚柔相济,形成互补作用;结构防水靠自身抗渗性能及密实度防水,建筑防水主要以柔性材料为主,附着在结构体外侧,与自防混凝土相结合,形成双重防水作用。目前地下室渗漏的部位主要表现在:止水对拉螺杆、穿墙套管、后浇带、施工缝、基础上降水井、混凝土蜂窝、麻面部位,出现渗漏原因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对细部做法控制不严造成的。(1)地下室外墙模板加固过程中,应用穿墙止水对拉螺栓杆的数量非常大,但止水螺杆的加工制作基本由施工人员自己加工制作,焊接随意性大,止水环焊接部位无法得到正规的检测,不能保证焊接部位不存在缝隙,若焊接不合格,将造成混凝土自防水的性能减弱。(2)安装穿墙套管在设计中,往往是并排多个设置,管与管中间间距较小,且个别管径较大,容易致管间和管的下方部位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同时穿墙管与套管之间缝隙较大,防水处理不当,也是导致墙体渗漏的主要原因。(3)后浇带和墙体施工缝处防水措施一般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或止水带,但此部位后期接茬施工周期较长,容易导致止水材料遭受外界破坏或受止水材料自身质量的影响,从而降低此部位的防水等级。(4)基础埋深在水位以下的,在土方开挖前都将进行基坑降水,如果地下建筑面积较大,根据降水计算基坑内往往会设置井眼,降水一般降至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但工程设计中,不会明确伸出基础上的井眼是如何设置及如何封堵的,造成此部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存在缝隙或渗透,或影响到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最终影响到防水效果。(5)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是防水的关键部位,也是易出现渗漏的主要部位,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此部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毛细孔隙,导致渗漏。(6)在进行防水卷材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较大或未清理干净,导致卷材粘贴不牢、脱落、空鼓、损坏,或卷材施工完毕后未及时封口,水份进入卷材内部,破坏内部粘贴等,均可降低地下室防水等级,引起渗漏。(7)采用商品混凝土时,第一罐车往往装的是砂浆,若砂浆在浇筑过程中分布不均匀,堆积或浇筑较厚,没有与之后的混凝土充分振捣、融合,导致施工缝处混凝土比重失衡,对混凝土的防渗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8)若防水地下室混凝土量较大,混凝土浇筑前,没有充分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供应不及时,致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施工作业,在接茬部位形成施工缝,出现毛细渗漏通道。

3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防治措施分析

3.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措施

3.1.1模板施工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模板材质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保证模板加固尺寸和位置,以及施工方法和设计规范相辅相成,保证在混凝土工程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变形和不渗漏,同时止水片加装到对拉螺杆的中间,避免对拉螺杆方向渗漏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钢筋施工

在地下室防水工程中,钢筋的选用需要依照严格设计标准,在配筋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直径分布密,也就是相对较小的钢筋,从而避免混凝土开裂,保证钢筋尺寸和数量,以及绑扎质量和位置相对规范的设置。

3.1.3防水混凝土施工

在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中,对墙体混凝土的浇筑,需对分层的厚度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需要对其振捣的时间和间距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每个振点在时间上控制表面出现浮浆和泌水,并在混凝土的浇筑前进方两侧的模底进行留孔设置,提前做好泌水和浮浆处理,而在混凝土的坡脚处,也就是接近模板顶端处,要改变混凝土浇筑的方向,也就是由顶端返向回浇,加强混凝土两侧的浇筑,集中处理泌水和浮浆的现象。

3.1.4施工缝和后浇带的施工

依照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对混凝土施工缝与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在其施工中,首先需要对使用部分的杂物进行清理,其次用清水进行冲洗,并在接口处采用素水泥进行涂抹并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因为施工缝和后浇带施工处理不到位引起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出现。在施工缝与后浇带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依照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标准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因为混凝土浇筑不正确和振捣不实等与施工不符合的状况出现。

3.2柔性材料外防水的控制措施

第一,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柔性防水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相关标准,选择耐水性和耐腐性,以及耐久性能的材料要求;第二,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实现柔性材料外防水强度,防水层需要保证平整和清洁,以及含水率能够达到施工要求;柔性材料防水层的施工中,采用卷材防水,一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基层油的均匀涂刷,合理控制涂抹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卷材搭接的长度和铺设方向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相符。阴阳角作为圆弧或者折角,在薄弱的铺设部位需要加强。在卷材铺设完成之后,需要将其与基层面进行粘连,避免遗漏。在防水层完工后,我们要对其进行整体质量的检测,通过检测对防水层进行相应的保护,避免因为后期施工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第三,保护层的基本施工。工程材料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当保护层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确保保护层和防水层在后续施工中不会遭受破坏,一旦遭受破坏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避免防水效果受到影响。

3.3后浇带渗漏的防治

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设计,选择合理的后浇带位置,拿出最可行的防水方案;后浇带浇筑前要对侧面进行清理、凿毛、冲洗、刷水泥砂浆或界面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随意加水,振捣要合理,养护时间要满足规范要求。

3.3底板渗漏的防治

对基础进行勘察设计时,要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拿出最合理的方案;基础施工时,不能出现超挖现象,要留出20cm~30cm进行人工清理;对基础的夯实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减少施工缝的留置。

4结语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地下室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对地下室渗漏问题有效的控制。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提高施工人员对地下室防渗漏施工的重视程度,防控结合,尤其注重细节部位的处理,采用多种防治措施,解决当前地下室渗漏问题,提高地下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柳颖.建筑防水工程渗漏质量通病与防治[D].湖北工业大学,2017.

[2]何立强.浅析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193-194.

[3]张俊德.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76.

[4]李丛丛,赵玉泽.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6(02):75+78.

论文作者:林海朋,钟良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地下室渗漏防治措施论文_林海朋,钟良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