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183,世界级投机者;巴菲特_巴菲特论文

沃伦#183,世界级投机者;巴菲特_巴菲特论文

世界级炒股大王沃伦#183;巴菲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王论文,巴菲特论文,沃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00美元起家,30年后缔造了一个230亿美元的王国;他的股票平均每年的增值数,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

世界级炒股大王——沃伦·巴菲特

若论谁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股票投资商,那就得首推美国的沃伦·巴菲特。说他是个天才投资商一点儿也不过分,他以100美元起家,在30年后就为自己缔造了一个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而他个人的资产净值达到了166亿美元。在伯克希尔麾下,包括了喜诗糖果连锁店、《布法罗新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全部股份,以及美国捷运、ABC(美国广播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嘎耐特通讯社、吉列公司和《华盛顿邮报》的主要股份。若不是1994年突然冒出个电脑比尔·盖茨的话,他也许至今仍可保住世界首富的华冠。

“财迷心窍”

沃伦·巴菲特现年67岁,1930年生于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首府奥马哈城。其父霍华德·巴菲特是奥马哈城一家小银行的证券销售商,尽管他后来当上了体面的国会议员,但在小沃伦刚满周岁时,霍华德却陷入最悲惨的境地:银行倒闭,他失业了。

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是个小“财迷”,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作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拜师学艺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财务和商业系,但他认为满腹经纶的教授们教不了他挣钱的知识,两年后,他不辞而别,随后转至内布拉斯加大学,经过一年的发奋学习,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他申请入读哈佛商学院的研究生,但他小小的年纪和实在不起眼的形象使哈佛无法接受。于是,他又鼓起勇气申请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竟出乎意料地成功了,还拜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

青出于蓝

毕业后,这名踌躇满志的硕士突然发现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1956年春,巴菲特回到家乡,召集了一帮亲朋,东拼西凑,筹措了最初的10万美金,其中包括自己的100美元股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整天躲在奥马哈的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他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升。这正是格雷厄姆教给他的秘诀。这些远远低于其营运资本的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格雷厄姆的“点金术”百试百验。在1962年~1966年的五年中,他的合伙人公司的业绩高出了道·琼斯工业指数20~47个百分点,而巴菲特本人也在当年的《奥马哈先驱报》上获得“成功的投资业经营人”的名头。与别人不同,他专找熊市股票,就像个股票收容队员似的。到了1966年春,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他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而巴菲特却幸免于难。格雷厄姆曾在1930年股灾尚未结束时欣然入市,结果赔得囊空如洗。而在将近40年之后,巴菲特却成功地躲过了灾难。巴菲特真正地出道了。

世界首富

隐退的巴菲特并没有悠悠然坐在成功的安乐椅上,他毕竟年轻。这期间,他收购了马萨诸塞新贝德福德的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业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大量股票,将其作为自己转移剩余奖金和未来宠大财富集团的工具,这家小企业成为他未来事业的第一块基石。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暗中东抓一把,西捞一把,四处寻购。巴菲特要大干一场了。最吸引巴菲特的是报刊业。他发现这是个财源无限的生意,拥有一家一流报纸,简直就是建起了一座收费桥梁,任何一个过客都甭想绕过这个收费站。他先是描准了自家门口的《奥马哈世界先驱报》,不料碰了一鼻子灰。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这使得两家报纸的总裁如坐针毡,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个“入侵者”究竟姓甚名谁,意图如何。1974年,忐忑不安的《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终于在华盛顿见到了这个神秘的“天外来客”巴菲特,直到那时,对于华盛顿来讲,“巴菲特”仍是个陌生的名字。忧心忡忡的凯瑟琳请示他不要再购入邮报的股票,因为这会威胁到格氏家族在邮报首屈一指的经营地位。马菲特答应了她的要求,作为回报,邮报同意在董事会里给巴菲特设立个位置。他们的合作很快达到了相互依赖的程度。凯瑟琳专注于巴菲特所不擅长的报业业务管理,而巴菲特从金融角度提供经营建议。自巴菲特介入后,邮报的股票以每年35%的高速激增,到1985年,巴菲特1000万的投入已到两亿多美元。

巴菲特的另一杰作是认购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虽然,如今这种滋滋冒泡的甜美饮料已赢得了全世界的喜爱,但在70年代,该公司的业绩却十分清淡。当时的管理者将公司的利润多年连续分散于与可口可乐无关的经营项目上,而对饮料市场占有率的相对减少却并不太关心。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几乎与此同时,闻风而动的巴菲特迅速出击,收购可口可乐的股票。至于赚了多少钱,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而5年之后,其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

沃伦·巴菲特以辉煌的业绩和高超的业务技术著称于世。他的全部财富都来自于对各种行业和股票的投资。尽管他的忘年交比尔·盖茨已代替他成为新的世界首富,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他的光辉。1965年,巴菲特接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到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以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惜财如命

作为亿万富翁的巴菲特对财富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财富来自于社会,早晚它还应当回报于社会。他告诫儿女不要期望在他身后获得巨额遗赠,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坐享其成,更不想让他们毁于财富。对任何一项投资,他总要求有相应的回报,即便是纯粹的公益事业也应如此。与其财富相比,他的捐赠数目少得可怜,完全称得上吝啬鬼。出于对自己一生所从事的事业——积累财富的虔诚,他不能容忍任何挥霍和浪费。当他已是亿万富翁的时候,谁也不会相信,他那刚刚当上了妈妈的宝贝女儿卧床在家,只能看自己的小黑白电视。对于儿子也是如此,在妻子的请求下,他答应出资为儿子买个农场,但同时声明,必须每年按合同规定按时交费,否则立刻收回。对人对己,巴菲特如出一辙,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因不修边幅闻名校园,尤其是他那双一年四季不离脚的网球鞋更是令人难以容忍。如今大多数时间里,巴菲特都躲在奥马哈的家中,除了家人,连个助手都没有。他雇的仆人,两周才来一次。在他的办公室里,人们找不到计算机、股票终端以及计算器,他本身就是个电脑。

沃伦·巴菲特来自于平民,活得也更象个平民,即使在成功之时,他也依然能够保持自我,像个平民那样平淡地对待生活。

标签:;  ;  ;  ;  

沃伦#183,世界级投机者;巴菲特_巴菲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