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蚕豆论文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蚕豆论文

胡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胡豆论文,栽培技术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蚕豆,农民都叫胡豆,属豆科、蚕豆属,是秋播翌年夏收豆类作物,它的用途很广,可作粮食、蔬菜、饲料、绿肥等栽培。籽粒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达28.2%,维生素含量十分丰富,超过大米和小麦,老熟的籽粒可作粮食供食用,制淀粉,还是制酱的原料,鲜嫩的籽粒可作蔬菜食用,茎叶是很好的牲畜饲料,由于茎叶生长茂盛、又易腐烂,是很好的绿肥,花具香味,又是很好的资源作物。

胡豆在贵州省播种面积较大,但在栽培上相当一部分农民存在“懒庄稼”观念,未注重栽培技术,往往产量不高,要胡豆获得高产,必须抓好以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的栽培技术措施。

选好地整好地,奠定全苗壮苗基础:胡豆喜欢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粘壤土最为适宜,在沙质土中,只要保持湿润,也能生长良好,胡豆根系发达入土深,整地要深翻,在稻田中种植,应开沟作畦,以利排水,水分过多的田容易发生病害,开沟宽度25—30厘米,深20—25厘米,畦田2—2.5米宽,为全苗壮苗奠定基础。

选好种,最佳节令规范化播种:胡豆种子大,在播前进行粒选,以选粒大饱满,色泽鲜明的籽粒作种,其适宜最佳播期是“秋分”到“寒露”也就是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农民有“八月豌、九月胡、十月种来光秃秃”说法,指的农历,过早容易冬前开花,易受冻害,褐斑病也易发生,过迟则分枝少产量低,叶锈病危害也重。播种可净作,条播行距1·5尺,窝距0.5尺,点播行距1.2—1.6尺,窝距0.8—1尺。套作行距1.6—2尺,窝距0.5尺左右。每亩用种量种子粒大的净作20公斤左右,种子粒小的和套作用种量相应减少。

施好基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胡豆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供植株需要,种植时应施磷钾肥作基肥,提高胡豆植株养分的流动性,使根瘤数增多,形态变大,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达到以磷、钾增氮,一般在亩施厩肥800—1000公斤基础上,亩施磷肥15—20公斤,钾肥8—10公斤(或者草木灰100公斤)。胡豆对微量元素硼极为敏感。缺乏硼素,根瘤形成较少,植株发育不良,应施硼酸500克作基肥。

除草摘顶、保花保荚:出苗后3—4寸高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这时根瘤尚未形成,并追施适量氮肥,亩追清粪水800公斤(或尿素2—3公斤),株高8—9寸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结合进行培土。胡豆的花是侧生短总状花序,异花授粉,开花时间长达20—30天,在开花结荚时,植株还在生长,养分不集中,易落花落荚易倒伏,分枝顶部多为不孕花,后期适当摘顶能抑制植株生长,调节营养,提高结荚数和促进成熟,有利于壮杆抗倒,摘顶时间以50%分枝出现第一荚打去顶端一叶一心。

根据用途、适时收获:胡豆植株上下部位豆荚成熟不一致,一般适宜的收获期是叶片凋落,下部豆荚变为褐色时开始,脱粒后充分晒干,使含水量保持15%以下,以利安全贮存。作蔬菜栽培用,可分期摘收鲜嫩的豆荚,自下而上采收3—4次,每次隔7—8天,采收时不要使茎秆受伤,以免影响植株生长。作绿肥栽培的在开花时可收获沤肥或翻犁田土内。

防治病虫害保丰产丰收:胡豆的病虫防治农民一般未重视,其主要虫害是蚜虫、蚕豆象,蚜虫在开花初集中顶部为害,严重时使茎叶花变成黑色,造成落花落荚,甚至枯死,蚕豆象成虫咬食花粉花汁,结荚时产卵豆荚上、孵出的幼虫又蛀入豆荚危害。可用40%的氧化乐果600倍液喷射防治蚜虫和蚕豆象,种子收获后,用沸水浸烫30秒钟,取出在冷水中泡一泡、豆种的蚕豆象都烫死,晒干可贮藏。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叶锈病,其防治方法发病初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者1:1:100波尔多液喷雾。

联系电话:0851-5826351

标签:;  ;  ;  ;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蚕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