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治国的哲学思想_治国理政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治国的哲学思想_治国理政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思想论文,总书记论文,习近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谋篇布局、治国理政,致知力行、继往开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形势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发展规律,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运用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深邃,逻辑缜密,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赢得了国内外普遍赞誉。

       2013年12月3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其用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的,通过政治局专题学习,以上率下推动全党学习,目的是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2015年1月23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总书记强调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当前,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特别需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并有着全面、系统、深刻的研究。总书记带领着一个有5000多年传统、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保了政通人和,凝聚了磅礴之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以哲学家的战略眼光观察世界大势,以开阔的视野和远见卓识来统揽全局,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风采,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回首四十年前,毛泽东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两个大国的政治家在北京中南海菊香斋毛泽东书房破冰之旅的会面,毛泽东竟然是一句“我们只谈哲学,哲学谈好了,其他问题就解决了”。哲学思维促成了“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关系缓和,建交遂成定局,《上海公报》正式签字,中美在隔绝了二十多年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构成了国际新格局。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哲学智慧和宽广的胸襟精辟地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让世界读懂中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魅力。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回忆同习近平主席的几次接触时说“他是一位很有哲学深度的人,他会全面地思考问题”,“他是一位很有决断力的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2015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对美国、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了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大手笔、大视野、大战略、大举措。这些令万众瞩目的外交活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震动。2015年11月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越文版在越南首都河内出版发行,更具有历史意义,必将对越南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发挥积极意义。随后在新加坡展现的“习马会”,实现了跨越66年时空的握手,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更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胆识。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外交活动中泰然自信、气度非凡,展示了大国元首风范和责任大国的形象。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在纽约也连续出席联合国有关高级别会议,一天之内发表两场英文演讲,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对女孩的教育以及对妇女、儿童和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关注,彰显了大气与仁爱,令国内外赞不绝口。

       上篇: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分别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脉、为“城市病”和“三农”问题开良方,充满了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2015年6月16日至18日,总书记就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在贵州进行调研考察时也强调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促使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世界,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彻底的体系。世界统一于物质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立足点,也是出发点,是当前全部工作的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基本国情的客观认识和把握,反复强调要时刻牢牢把握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这也是总书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实事求是,首先就是要客观地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这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考虑的前提,也是制定方针政策、推进改革发展都必须立足的最大实际。

       (一)敬畏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

       敬畏自然,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的“自然界报复”的经典论述,在《之江新语》中谈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时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环境的治理,可以说是总书记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当下全国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大气雾霾治理,总书记更是在多个场合作出明确指示。在福建时,他率领治山治水,关心水土流失;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他说,“两座山”之间有矛盾,又辩证统一。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经济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对于蓝天绿水,多少年来,总书记的思想发展创新、一脉相承。

       尊重客观规律,首先要认清客观规律。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事物内部存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然后再从规律出发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是在体现和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说明中就强调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建议说明中再次强调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认清客观实际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既是经验总结,也是党的一贯方针政策。当前,我国的最大客观实际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都必须围绕这一客观实际展开。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都必须从这个客观实际出发,都不能脱离这个客观实际。认清客观实际,才不至于出现超越阶段、超越现实而急于求成的倾向,也不至于出现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做法。

       认清客观实际,还要看到阶段性新变化和新特点。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才能看到发展的趋势,更加准确地认清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就谈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指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基本国情没有变、主要矛盾没有变,但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必须准确把握,才能在变化中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客观判断。

       (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既是思想方法,实事求是也是工作方法,实事求是还是领导方法。毛泽东曾就实事求是作出过精辟的解释,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阐释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专题进行讲述。我们常讲,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具体的,是灵活的,是变化发展的,而本本上的经验虽然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但毕竟是对实际事物的抽象,是过去的经验之谈,不能也不应该将本本上的经验作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直接出发点,因为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能是具体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

       了解客观实际最直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调查研究,就是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弄明白理顺畅,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中找出切合实际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且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就是根据发展阶段实际和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作出的实事求是的决定。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查清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极其有效的方法。27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就倡导“四下基层”工作法,带领干部“四下基层”,了解区情民情,共商脱贫之路。如今,为了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摸清扶贫实情,总书记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正如他常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四)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在变化中适应,从而适应变化。我们既要看到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所呈现出的新特点,这些变化这些特点也许不明显,但这个变化的趋势必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使决策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主动权说到底就是主导权,即占有有利形势。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一般同忧患意识、前瞻意识相联系。同时,把握主动权是个动态的过程,在变化过程中适应变化,并且有效掌控局面。

       民以食为天,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就强调要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抓住大事,提纲挈领,也就抓住工作主动权。2013年6月22日至25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强调要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而不是被时代拖着走,被动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2013年11月22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到要坚定信心,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抓住核心技术,掌握战略主动权。2014年6月9日,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就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和发展的主动权。此外,在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方面总书记都多次强调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总书记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活动的强烈目的性和计划性,这种目的性在头脑中形成行动的计划,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物质。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就是通过进行一系列逻辑推理,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这个过程就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能动作用有时十分巨大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正确反映,则起到推动促进作用;一种是歪曲反映,则起到阻碍阻滞作用。实践表明,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作出的方针政策,包括改革一系列举措就能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反之则阻碍发展。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规定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并提出要有序推进、协调推进。没有弄明白就盲目推进,结果只能是歪曲反应客观实际,阻碍发展。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有时非常明显,甚至十分巨大。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这里决定性作用体现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巨大。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握“度”

       习近平总书记就一些地方在推进改革中出现“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现象提出了“五该五不要”,从权限上、从时间上、从点面上、从快慢上、从合法上进行了阐述,这些说的正是要掌握好“度”。

       发挥主观能动性千万注意过犹不及。我们在全面推进各方面改革时,要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事缓则圆”,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这既是把握“度”,也是尊重规律的体现。

       在推进城镇化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譬如在发展红色旅游时,就特别需要注意适度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建红色纪念设施要恰当,不要贪大求洋;红色纪念设施不要搞得太形式化。本来是一个革命的、艰苦的地方,结果搞得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反而把内在精神弄没了。

       (三)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

       我们党始终注重思想建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也是置于其他建设的最前面。思想是先导,思想是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不是说真的转化,而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表述。在尊重物质的客观性的前提下,能动的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这本来就是认识的过程,即由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主要指思维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提出“弱鸟先飞”思想,“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既体现了辩证法,也体现了物质变精神与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关系。

       思想建设是系统的,包含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并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三、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总书记强调要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矛盾的对立统一属性,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起根本性作用。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正是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其实就是要求要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并且善于把认识矛盾和化解矛盾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就是看到了矛盾的存在。

       (一)直面矛盾认清问题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到底还是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矛盾和问题,主观态度不同,结果必然各异。直面矛盾,则激发解决问题的潜能和力量,通过运用矛盾之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特性,从而解决矛盾,必将推动事物发展。回避矛盾,则矛盾依然存在,结果只能是矛盾越积越多,问题越堆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三严三实”之“创业要实”时就强调要勇于直面矛盾。

       在直面矛盾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时因事而异。同时,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矛盾和问题时,还要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矛盾和问题。比如,面对片面追求GDP,导致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现状,中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这些举措本身又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持续性。认清问题很关键,认清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也是直面矛盾的结果。勇于直面矛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直面矛盾需要胆略、也需要智慧。

       (二)牢固树立全局观

       矛盾常常不是独立出现,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矛盾错综复杂,因此要厘清矛盾,就是要有全局观念,就是要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这是解决问题、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前提。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局性的,同时在具体改革中又需要讲究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论述了试点与改革全局观的关系,强调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树立改革全局观,就是要坚持顶层设计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观照全局。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精准扶贫也要讲全局观。

       (三)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

       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叫两点论。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具体矛盾时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重点论。只有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才能看清楚事物的全貌和真实情况;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发展的重点。中央提出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是对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强调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指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如果没有主次,不加分别,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乱作一团,也就做不好工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四风”问题,这就是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反“四风”是具体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在反“四风”中,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务求实效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就提出“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的论断,“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总书记对效能建设有独创性研究,在任福建省长时就倡导和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并亲自担任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也是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倡导“马上就办”精神,让“马上就办”成为福州市打造效能政府、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要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等等,这些有关效能建设的思想观点是一以贯之的。

       四、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同一件事情、同一项任务、同一个问题,因为站的角度、所在位置不同,关注的侧重点有异,处理的方式方法和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熟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党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只有坚持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抓住核心和关键,才能事半功倍,才能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才能真正提升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一)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就是善于从大局出发,从大处着手,从系统入手,既把问题放在特定背景下、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空条件下去思量,又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思维就是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局部、部分放在全局、系统中去思考。注重整体的大格局,注重长远目标和规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就是基于战略思维。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战略意义和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就是战略思维的具体体现。总书记强调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也体现了战略思维。

       (二)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就是看到矛盾的既斗争又统一的特性,看到事物的发展是矛盾作用的结果,坚持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而不是静止地、片面地、零散地、单一孤立地看待事物。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阐明,改革也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又强调,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在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辩证思维就是要学会十根指头弹钢琴,统筹协调,统筹兼顾。善于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拘泥于成见。既坚持“两点论”,又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总书记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还体现在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二维与三维的关系,环节与流程的关系,以及对问题本身相关性的联系和思考。1992年1月24日的《福建日报》刊载的文章《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就辩证地提出了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上与下、远与近、旧与新、内与外、好与差、大与小、建与管、古与今”的关系。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基层组织“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等都是辩证思维的体现。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等,阐释了自由与秩序、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自觉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治思维要求做到心中有规则,办事有原则,行动有标准,更加自觉地恪守法治精神,办事重程序,更加注重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坚持权责一致,认识到有权即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特别是在处理应急事件时更应体现法治思维,将危机处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总书记强调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腐败问题,从制度上筑牢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防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依法办事。

       (四)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就是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当前放在历史长河中看待,同时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解决当下的问题。李大钊先生在文章《“今”》中曾就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说过,“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参见《李大钊全集》第二卷,2006:19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历史、现实、未来的关系。观今宜鉴古,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常常看到恰如其分的古诗词引用,比如,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看到“民心”之重,从“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看到扶贫之重,从“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中看到危机意识,总书记娴熟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在修身、为政、敬民、笃学、创新等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

       (五)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就是根据客观实际设定最低标准,不突破最低标准,争取更好结果。底线思维是掌握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2013年7月25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在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守住底线。这里守住底线,还包括最低要求,比如红线不能触碰等。

       五、把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和认识之间既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是循环往复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作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说是理论认识的运用活动,也可以说是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到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讲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讲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根本点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实践出真知

       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个实践问题,(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2009:503-504)列宁也曾提到实践之所以高于认识,就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1990:183)因此,正是这种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特点,决定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改革开放初期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认识有了实践的检验,才更有底气,才更硬气,“知”才是真“知”,“理”才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早在陕北当知青时就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正如他讲到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同当地群众融为一体,通过实践升华了认识,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闽东九县的调查,思考“弱鸟如何先飞”;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形成了“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的论断。这些理论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被实践证明为成功的做法和举措。

       (二)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认识的特性,决定了理论不能脱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调查研究、摸清实情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总书记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面对复杂问题,不仅能够提出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而且推动开创性实践,深刻而系统、具体而全面。在陕北从知青到村支部书记,以勇于开拓的精神,为梁家河建了沼气池,解决了缺煤少柴的问题,这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全面深化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供选择。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才能少走弯路,不走岔路。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强调要把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体现。摸着石头过河,是极富中国特色、也符合国情的改革方法,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必然之路。随着改革的经验积累,摸着石头过河也就摸出了规律,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就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并行。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因为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是需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样,加强顶层设计也是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同时,发展过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不断地摸着石头寻找规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实践。

       (三)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明代大儒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具体阐释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出发来强调知行合一,既有逻辑基础,又有实践意义,也就是做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 “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如果光有“知”,没有“行”,那这个“知”最后也无法落地;反之,如果光有“行”,没有“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这个“行”也难以持久。所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在“知”和“行”两方面同时努力,既以“知”促“行”,又以“行”促“知”。总书记强调的知行合一,就是注重实践的表现。目前,全面改革已经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锲而不舍、坚忍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的能力。

       (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在推进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面临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必须从理论上作出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27)总书记十分注重创新,在陕西、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工作中,一系列创新举措带动地区发展,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力量。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15年1月19日至21日,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在核心技术上,创新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也异常艰巨,总书记鼓励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努力多出创新成果。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激发老工业基地蕴藏的巨大活力,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进而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并指出,与追速度、重数量的“加法”相比,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这些能够提升经济含金量的工作,仍有不少欠账;做好“加减乘除”,是破解新东北现象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强调,今后中国将更重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消费拉动,更加注重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使中国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

       下篇: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为了让新进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更准确、全面地领会十八大精神,中央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思想按时间顺序和历史发展进程,共划分为六个时间段进行分析,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六个阶段既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也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作用与反作用的发展过程,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把握和科学分析。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书记强调要从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提出和实施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社会意识指的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进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时,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具有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源。

       让世界了解中国,更要世界读懂中国。如果不了解,就可能会误解,甚至歪曲;如果读不懂,就不能够真正了解、看到发展的实际成效和变化,更谈不上真心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了。“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5)如何才能让世界读懂中国,就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既要讲好中国5000年文明史,也要讲好当前发展的方针政策,讲好“十三五”规划;既要讲好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也要讲好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客观发展实际;既要讲好中国的一贯对外政策,也要讲好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是一贯的,中国的发展只会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为维护世界和平带来更加坚实的力量。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维度强调初级阶段这一立足点,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要立足并牢记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低时还是在经济总量提高后,无论是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还是在日常工作中。正是从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的社会存在出发并以此为着力点,我们党现阶段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经过实践不断检验并证明为正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等,都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要求出发,从现时代的社会存在出发,从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总和出发。

       (一)经济发展强调与发展阶段相适应

       发展经济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重要论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总书记就指出目前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等等,就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着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针对世界经济状况,他强调指出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很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根据这些国内外的社会存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发展举措,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定,正是建立在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实际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上。

       面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经济既要讲方法,也要有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求真而且务实,一贯强调要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落实到经济建设方面,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社会存在,尊重客观规律,就是要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超越发展阶段,其实就是违背发展规律、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寅吃卯粮。总书记在调研云南时谈到新农村建设如何建的问题,简言之就是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就是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的规律,要记得住乡愁。

       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立足现实,不忘传统,又要视野开阔,不固步自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要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等等。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针政策,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党的经验总结和对发展趋势的有效把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未来五年即2016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规划。规划建议提出的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新目标,这些目标是宣言,也是宣誓,吹响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阶段的号角,是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重大决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民主政治强调与基本国情相适宜

       道路选择既是路径抉择,也是方向抉择。因为,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可以说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常常需要经过数次失败、付出惨痛教训才能摸索出来,但有些国家基于对本国制度的优越感在国际事务中无端指责,事实上是在输出其价值理念,却并没有深入了解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这种盲目地不加选择地移植、全盘接受,不仅无法起到预想的结果,反而会因为失去传统的继承而断裂。习近平主席始终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权利,反复强调国家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强弱之别,没有贫富之异,在尊严上、在道路选择上一律平等,强调的是尊重而不是无端干涉,强调的是差别而不是千篇一律,万紫千红才是春,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273)一个国家发展之路走得是否通畅,是否正确,是否得道多助,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民主政治建设有个发展过程,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制度都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就指出,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体制、机制、程序、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就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及发展基层民主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意见。

       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体制改革,同样也要以社会存在为前提,也必须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从当前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做出的。

       (三)文化建设强调反映时代核心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历经朝代更迭、战争与和平,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延续至今,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扎根于中华大地,滋润着中华文化的雨露,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实现落地生根,才能开出美丽而芳香的花朵,才能盛产出硕大而美味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基因,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文化是事业能够持久的最为有力的支撑。建设文化强国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没有强大文化的支撑,任何事业都不能长久、也不会长久。在山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和现实强调文化建设,这在孔子故里意义显得尤为重大。建设文化强国要立足于国情、立足于传统、立足于文化传承的规律。

       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具有凝聚作用和巩固作用,特别是在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在视察解放军报时都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重视道德建设、倡导道德规范、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所提倡所要求的。总书记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158)因此要积极倡导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在山东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当然,我们对待历史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也必须要辩证地看待,不能不加鉴别地继承,也不能不顾一切地抛弃,应该是有扬弃地继承,有选择地甄别,吐故纳新。

       共同的文化让人有归属感,也更能够凝聚人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不同群体,包括中央领导、地方干部、大学生、中小学生,反复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当前的发展阶段分不开的,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书记指出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不是停留在口头,不是超越现实的,而是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同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同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传承要强化传统与现代、严肃与活泼、国内与国际的有机联系。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能孤立自行,在传承上强调时代化,即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必须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文化传播方式上强调大众化,即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在展示国家软实力方面强调国际化,既要弘扬起来,又要传播出去。这样就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阐释好中国特色。

       (四)社会治理强调不断创新

       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着力点,让改革红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整体上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规有制,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较为牢固。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倒逼着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当前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压力、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以及对困难群众、收入分配、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户籍制度等方面都有具体论述,特别是人民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作了专门强调。

       观今宜鉴古。中国历史上,采用儒法并用的方式进行社会管理的不在少数,往往通过思想教育和法制两个手段并用来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现在的社会情形较以往复杂得多,更不能靠单一的方式达到社会建设的目标。因此,就要立足于当前的特殊社会存在,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既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又要发挥道德的自律作用,只有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社会治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社会治理说到底还是看出发点,看是为了谁,这是社会治理的前提,也是社会治理创新开展的着力点和关键。在2014年和201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两次提到要创新社会治理问题,先后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等等,并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重点、重要任务,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等。

       (五)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着眼长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的保障,也是“四个全面”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没有建设好,人类文明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数十次在各类场合对有关生态文明工作作过重要指示批示。为什么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一方面,自然生态本身是有经济价值的,譬如绿色休闲产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另一方面,自然生态好,提升城市魅力、实力和竞争力。绿色生产就是要激发“生态生产力”,推进“科技生态化”,增加“生态附加值”,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面对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政绩、唯GDP等现象,造成不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等等。其实细想想,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看动机、出发点和目的,关键在权衡利弊上。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上,总书记就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提出制度法治是保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具体措施,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打牢扎实的基础。

       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并听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汇报,会议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再次强调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总书记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生态文明既关乎国家发展和未来,也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谈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当然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为了从制度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以及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

       (六)党的建设强调要全面从严

       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形势也迎接着新的挑战,特别是连续执政6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党同志存在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并日渐突出,特别是脱离群众现象不容忽视。为此,中央开展了以反“四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从严治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在列举“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后指出,反对形式主义,就是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就是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就是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就是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等等。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见怪不怪、司空见惯、麻木不仁。因此,总书记告诫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教训,并就活动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并首次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断,并对“三严三实”的内涵作了具体阐释。此后,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又多次提到“三严三实”。2015年4月10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了具体安排。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并提,从而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纪严于国法,严格执纪,铁面问责,将制度的笼子扎紧,架起制度的高压线,划出纪律的红线。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近2年查处的案件以及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结论。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在凝聚力量共识、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上不放松。总书记接着强调,一些扶贫款项被截留、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更有甚者,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必须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

       着力净化政治生态。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政治生态污染容易恢复难。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等等。

       反腐倡廉建设要解决好“破”与“立”的关系,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在“打虎”“拍蝇”的同时,党内制度建设步伐加快、成效明显。《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已修订印发,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分为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各4条共112个字,言简意赅,非常精炼,要言不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修订印发,也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它更好地明晰了纪律和法律的界限,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已修订印发,并于2015年8月3日起施行。这些制度的完善,体现了着力解决“破”与“立”的协调推进,防止失衡。

       内因起决定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再次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要求各级纪委要解决好“灯下黑”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探索解决加强自身建设问题。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又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防止“灯下黑”,严肃处理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等突出问题,清理好门户。要敬畏权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是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总书记常常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在阐释“三严三实”之“严以律己”时强调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要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要敬畏法律。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等等;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要敬畏历史。2015年9月28日,他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强调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对历史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等等。

       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以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抓下去。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制度的执行,一方面要求抓好法规制度的制定完善,一方面要求抓好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两手抓两不误。通过把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范围,通过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得到充分释放。总书记阐述了腐败存量和增量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在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腐败增量,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有效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总书记强调要整体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同时生产关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如此。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整体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一)整体把握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决定着其他社会矛盾,也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面貌,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作用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角度强调指出要把这两对基本矛盾整体来观察来把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际上是分不开的,只谈生产力、生产关系,不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或者只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谈生产力、生产关系,都是不全面的,也都是不客观、不准确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等等,这些要求既涉及到生产力,也涉及到生产关系;既涉及到经济基础,也涉及到上层建筑;既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等。只有把这两对矛盾整体来观察,才能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完善上层建筑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的,同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既然是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我们知道,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就不能适应,或者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样,当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上层建筑就不能适应,或者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可以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完善上层建筑的过程。比如行政体制改革就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比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即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两对矛盾运动变化的需要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瓶颈”现象,这种现象制约了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相协调,避免因不协调不适应而出现互为掣肘现象。

       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地推进,民族、国家、社会等都发生深刻而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举世瞩目。但我们也看到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问题和挑战,有些困难和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必须有个说法的时候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的说明就列举了当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比如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较突出,“四风”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个方面,因此要统筹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进行全面改革、深化改革。也只有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才能让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必须进行全面改革、深化改革,还与改革自身的性质分不开。一方面,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丧失发展机遇,因此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整体推进。另一方面,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因此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起最终决定作用的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这是趋势也是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要始终不间断地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是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74)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工作的连续性,多次提出“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接力棒”等思想。之所以强调改革开放的连续性、持续性,既包括对改革开放这一长期、艰巨、繁重事业的认识,也包括对改革开放这一正确方向选择的坚守,更是总书记对历史、现实、未来辩证认识的具体运用。以当前为坐标系,从时间主轴看,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因此,没有昨天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明天难以为继。而改革开放中的矛盾,也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三、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总书记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生活的程度。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我国所处的历史时期作了明确界定,即我国是社会主义,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看初级阶段,也不能离开初级阶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一)发展是解决我国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解决当前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棘手问题以及各种痼疾顽症,只能靠发展。近代屈辱的历史是因为我们发展落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正是通过发展所取得。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解决深水区的“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101)也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当前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面深化改革。而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突破,首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讲,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还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和障碍,特别是一些来自体制内的思想滞后和观念障碍。我们知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如果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根源,就不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也就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就更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具体举措,目的就是着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

       虽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因素,但这种决定不是单项的简单决定,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特别是上层建筑可以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进而影响生产力。这种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有时比较明显和突出,特别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治制度,决定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但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体现在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从“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这种反作用的巨大力量。面对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面对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异常艰巨繁重,特别是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方面,通过不断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各类指标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正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反作用于生产力的有力证明。

       (三)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以及之后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改革举措,都是要系统全面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仅仅限制在单个领域、单个方面、单个层次、单个角度等等,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各项改革之间是关联的,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兵作战,这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往往能够产生和促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显著效果。

       基本国情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很多还是集中在经济领域。因此,在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方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不放松,只有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才能更好地牵引和带动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才能使各方面改革得到协同推进,进而形成整体力量,而不是利益固化后的各自为政、分散用力。当然,协同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体现了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四)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牵引改革

       生产关系不适应、上层建筑不适应,解决的办法就是改革,因为改革能够激活生产力这一最为活跃最为革命的因素。改革带来发展,通过发展,来解决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继而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好地适应。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促进,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动力。习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作主旨演讲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也解放了社会活力,因此必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总书记曾阐述过解放思想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辩证关系。这三者与改革的关系,这三者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的条件。首先,解放思想是先决条件,是前提,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解放和增强的总开关。从历史上看,如果没有思想解放,也就很难走出十年动乱的阴影,也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更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创新。其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思想解放必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必然推动社会活力的解放和增强,当然思想解放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活力增强的基础之上。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结束语是“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讲到“人民必胜”时振臂高呼,足见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一)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更是人民创造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人民不断探索、推进的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建议等同样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68)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要拜人民为师,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创新性举措常常是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智慧之源、生命之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而农村要发展,根本还是要依靠农村的亿万农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村的发展和未来可以预见,值得期待。

       (二)尊重历史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

       尊重历史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张蓝图抓到底”含义相通。一些地方追求短期政绩,地方领导变了,政策也变了,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让老百姓不知所措,因为之前的规划戛然而止,要求换新的思路、新的规划、新的项目,结果劳民伤财、费时费力。说到底就是不实事求是,忽视客观规律。历史、现实与未来是相通的,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有过精彩的论述: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等等。

       一张蓝图抓到底,首先要夯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抓作风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就是抓基础利长远之举。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并要把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嘱咐青年人“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都是基础性工作,也是根本性举措。尊重历史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还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并把握总体研究要深、专题研究要细等原则。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掷地有声,这一承诺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在实现好和维护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是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看到发展、看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着力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论断,就是立足于我们党领导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谁都不能掉队。全面小康是完整的小康、全面的小康,既是城市的小康,也是农村的小康,还是老区的小康,否则,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就是不完整的,就是不充分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整套系统的思想观点,实施“精准扶贫”,就是为了实现“精准脱贫”。

       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是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贫困地区是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精准扶贫”首先要看真贫,才能扶真贫,最后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从陕北的小村庄,到后来的县、市、省、中央,扶贫始终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上,他将消除贫困作为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积极倡导减贫事业,提出政府主导、开发式扶贫方针、动员全社会参与等举措。并且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抓好六个精准,特别是扶贫必扶智等卓有见地,最后呼吁全世界携起手来为消除贫困、过上美好生活而努力。

       让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需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新方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存在,就需要改进开展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民族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发展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有深刻的领悟和独到的见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湖南、内蒙古、新疆、西藏、吉林等地区实地考察调研,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举措,既看到民族团结的基础,也看到新阶段民族关系面临的新特征。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在新疆调研时指出“要坚持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就各民族关系提出了“六个相互”,即“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是建立在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视野来思考来推进的;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20字西藏工作原则,并提出了“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等。

       (四)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推动发展

       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在推进“四个全面”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人民群众遵循,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人民群众监督。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就是因为顺应党心民意,就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支持。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就能保持信心、坚定信念、恪守信仰。

       人民拥护和支持是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历史规律和前车之鉴,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审视来警醒来认识。

       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从群众中来,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复强调要看清形势,做到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如一地调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五、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人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但在社会实践中,这种主客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最佳统一。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希望工人阶级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价值判断。世界观是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特殊的,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历史性和特殊性。

       对于少年儿童,因正处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之中,因此特别需要得到帮助;对于青年来说,因他们面临的选择机会很多,“三观”已渐成型,关键是需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选择。对于青少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鼓励广大老同志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传思想传精神,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基本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使人明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洞察社会万象的总钥匙,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人生的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高下立判、清澈明了、洞若观火,也就自然地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劳动创造价值,尊崇劳动实现价值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也实现价值。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寄语,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劳动最光荣,实干最光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崇尚实干精神,实干包含两个字,即“实”、“干”,“干”需要在“实”字上着力。从发展的角度看,“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只有真抓实干,劳动才有价值,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三)坚定价值统一的信心信念

       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是个体及其活动对于个人自身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价值是个体及其活动对于社会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与集体、社会是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无数的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活动实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又能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好的基础和条件”。(参见《新大众哲学》,2014:848、852)

       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永无止境。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就指出世界观改造永远没有完成时。因此,要坚定信心、信念。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个人自信,让价值在创新中升值。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见证历史,见证时代,也见证了人生的价值。个人有梦想,人生就有机会,奋斗才更值得,人的潜力潜能也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调动起来、激活出来。当然个人价值要同社会价值相统一,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要回馈社会,造福人民。

       (四)用哲学智慧引领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

       十八大选出新一届中央领导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出国家主席后,总书记又多次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举措“四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早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哲学研究》上专门撰文《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用哲学智慧指引浙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刊载于《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的一些短论就灵活深刻地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清晰地贯穿着哲学思维的脉络,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鲜明主张,这些观点、思想至今一以贯之。该书编者慧眼独具,目光敏锐,准确地把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轨迹汇编成册,极具前瞻性。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指出的那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以创新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篇章,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原稿30余万字,共十二章。本文节选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章节。

标签:;  ;  ;  ;  ;  ;  ;  ;  ;  ;  ;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治国的哲学思想_治国理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