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刘翠平,徐异彩,冀培,吕燕,王璐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49例)、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49例)。在患者入院前及出院前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都有改善,但是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好,改善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丁苯酞;奥拉西坦注射液;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85-02

血管性痴呆是痴呆的主要原因[1],此病渐进性进展,随着患者记忆力、认知功能的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对此病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改善脑功能及抗记忆障碍等[2]。丁苯酞通过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重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循环[3]。奥拉西坦是改善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新型药物[4]。本文将两种药物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患者98例,其中男性62例,女36例,年龄在55~80岁,平均年龄为(62.8±1.24)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49例)、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49例)。在患者入院前及出院前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1)符合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5]。

(2)年龄、性别不限。

(3)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4)配合完成各项调查。

排除标准:

(1)其他疾病造成的痴呆。

(2)合并其他严重的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3)不能配合完成各种量表的调查。

(4)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1.2.1丁苯酞组 丁苯酞由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299,药品规格:0.1g×24粒/盒,一次两粒(0.2g),一日四次。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加入奥拉西坦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43243,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l:1.0g,用法用量:每次4.0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糖尿病患者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为21天。

1.2.2评定标准

(1)简易精神状态量表[6]:MMSE(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是一种标准化的智力状态检查工具,简单易行。分为: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等项目。总计最高分为30分。划分是否痴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因此如果老年人是文盲又小于17分、小学又小于20分、中学以上又小于24分,则为痴呆。

(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7]:共有14项条目,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两部分,分数越高,能力越低。此量表简明易懂,便于询问,易掌握和使用。

1.2.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前及出院前发放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由血管因素包括明显的血管疾病和不明显的血管疾病导致的痴呆。1672年[8]ThomaSwillis第一次描述了脑卒中后,患者出现的“思维迟钝、健忘”等症状,是对血管性痴呆最早的临床记录。血管性痴呆的概念20世纪下半叶被提出,它是一病因诊断,概括了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痴呆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最初只是对阿尔茨海默病关注,对血管性痴呆未引起关注。关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截至2011年,无任何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特异性治疗血管性痴呆[9]。参照其他改善认知功能药物,胆碱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可改善认知功能。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西酞普兰全面可改善认知功能,其中记忆力和执行能力的改善尤为突出。但是这些药物往往效果不佳。丁苯酞通过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重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循环,奥拉西坦是改善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新型药物。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对照组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都有改善,但是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改善更明显。因此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组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好,改善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莲艾,徐进,徐燕芝,等.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应连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50(3):146-150.

[2]陈笑英.长春西汀及艾地苯醌联合治疗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59-59.

[3]李和平,吴丽娥.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保护机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6):40-43.

[4]潘阳新,陈健,钟水生,等.奥拉西坦联合中药对脑卒中后痴呆33例高级脑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1):107-108.

[5]时晶,倪敬年,田金洲,等.中国痴呆诊疗指南——轻度认知损害诊疗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10):67-70.

[6]周小炫,谢敏,陶静,等.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6):694-696.

[7]翁映虹,黄坚红.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中文版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血管性痴呆的信度与效度[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751-1753.

[8] Bowl er JV.Vas cular Cognit ive Impairmen t[J].Neurol Neurosu-rg Psychi at ry(S0022-3050),2005,76(su ppl5):v35-44.

[9] Levine DA,Langa KM.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disease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Neurotherapeutics,2011,8(3):361-373.

论文作者:刘翠平,徐异彩,冀培,吕燕,王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刘翠平,徐异彩,冀培,吕燕,王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