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论文_陈承娟

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论文_陈承娟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电建小学 陈承娟

【摘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去除形式的枷锁,赋予其更多的内涵,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为初高中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22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51-01

步入小学高年级后,学生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作业,这极大地扼杀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对进入初中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都造成了心理阴影。这种数学作业的设计方法不符合教学初衷,与我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所以,合理、有效地设计数学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生的个体程度差异较大,这在课外作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的学生作业完成得速度快、质量高,有的学生却错题连篇、字迹不工整。因此,设计同等水平的作业,已经满足不了不同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而我们的教育是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的,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要分层设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外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积时,我为学生设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依据公式求体积;对图形分解计算体积;利用圆柱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细化为三种有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

第一种题目: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

第二种题目: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米,半径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第三种题目:一个用塑料薄膜盖的蔬菜大棚,长15米,横截面是一个半径为2米的半圆。

1.覆盖在这个大棚上的塑料薄膜约有多少平方米?

2.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多大?

这种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巩固技能,又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学生成为作业的主导者,为自己选择适合能力的习题作业,这样一来,再也不会有被教师、家长“逼迫”完成作业的感觉,课外作业不再被视为负担。

二、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其心智发展仍然不够成熟,这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认知和对技能的运用上,而且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随意性,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一些。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注重趣味性,一方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要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逐渐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学习比例问题的时候,我为学生设计了趣味数学作业:1.妈妈叫我去买西瓜,如果买老板帮挑好的每千克1元,自己挑选的0.7元,我挑了3个,共10千克,它们的重量比是8:7:5,拿回家切开一看,有一个不熟不好吃,请你帮我算一算,我这次买西瓜亏了没有?小学生拿到作业一看,都想一试身手,看看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是多么神奇。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后,学生会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感觉,大家都会期待下一次的数学作业老师又会提出哪些有趣的问题。我认为,这种趣味性的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促进,能大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知识、掌握技能。

三、设计实践型作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人类最初学习数学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而现在大多数学生不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不要把时间都消耗在机械化的习题练习中,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小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每每数学能力测评都是优秀,但是真正让其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就会变得很困难,这也是经常困扰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知识变换一下角度,或者转了几个弯,我们的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了呢?究其原因,是学生虽然学会了知识,但并没有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平日里教师总是喜欢布置海量的习题,让学生翻来覆去地计算练习,却很少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所以教师要抛弃陈规旧俗,要勇于创新。我在设计数学作业时特别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在作业布置中设计实践型作业,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丰体,也是实践探究的主体。在课堂教学巾,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例如:学生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计学生设计实践活动方案测量学校的旗杆、大树的高度。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成为运用数学的主人。式与乐趣,充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去除形式的枷锁,赋予其更多的内涵,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为初高中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论文作者:陈承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论文_陈承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