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其自主动手能力论文_尹秀慧

如何利用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其自主动手能力论文_尹秀慧

 ◆ 尹秀慧 山东省平度市特教中心 266700

由于特殊群体的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感性认识不完全、动手能力弱、思维迟缓、理解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在手工实践课教学中应注意将观察、说、做有机结合,强化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其中看和做是特殊手工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要创造动手多的环境让学生观看,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肢体动作的训练。

在特殊课堂手工教学中,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外,更要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才能提高手工课堂教学效果。

一、培养良好的自主动手能力

首先要承认每个特殊学生都有动手的潜能。

一些特殊学校的教师出于对特殊群体的高要求,只注重班级中那些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忽视了较弱的学生。应该说,关注这些学生没有错,但是,对其他较弱的学生群体不要忽视,应在课堂中多关注、多照顾这部分学生。

1.根据课堂需要,调整学习时间

特殊群体的学生不能长时间待在一个环境,因为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烦躁,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老师要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在保障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根据课堂教学来调整学生学习的时间。对这部分坐不住的群体,要尽可能地利用课后,多给予一些辅导,以促进其良好的动手习惯。

2.动手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智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比理性认识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理解概念,让其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动手制作,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在动手过程中,应让学生亲手做,有利于弥补学生动手能力欠缺的特点,对全班学生的教学也具有指导意义。在动手制作时,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和看法,尽量增加学生动手制作的机会,比如串珠珠、折叠纸盒、折灯笼、对折三角形、正方形等等。只有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提高手工课堂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了解学生“观察”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做”的质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手工课堂中多进行“游戏”教学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要多动,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知识,多思想”。他认为喜欢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游戏教学有利于不良行为与情绪的矫治。

游戏在普通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也充分体现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通过游戏教学,教师可以了解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摆放简单图形、“插花片”等游戏能使教师了解儿童对形状、颜色的辨认及想象能力等等。游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帮助观察学生情绪状态,为智障儿童的诊断提供了症状依据。通过亲历操作,能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口、手 脑全部协调发展,也是促使学生自主动手和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

1.游戏教学对智障儿童不良情绪和行为具有治疗作用

通过趣味性游戏,建立轻松愉快的氛围,可以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对消除压抑、恐惧、攻击等不良情绪是十分有利的。开展手指游戏可以训练小肌肉群活动,补偿智障儿童精细动作不灵活的缺陷;表演游戏可训练儿童的语言,补偿其表达和理解语言方面的不足;活动性游戏可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智力游戏则能使智障儿童的潜能得到一定的挖掘。总之,各种游戏活动都具有促进儿童发展和补偿缺陷的功能。

2.游戏教学有利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

现行的上课形式是集体授课制,集体授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学生真正的学习状态不易把握;第二,顾此失彼的现象难以避免。为了使每一个智障儿童得到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最佳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制订个别教育计划,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特殊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愉快教学的情感基础,而这种情感基础不是由一节或两节课培养和建立起来的。特别对于智力残疾的儿童,他们的性格特点均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冲动、易怒,喜欢用尖叫、哭喊和大笑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有的则迟钝、压抑,情感体验不强烈;有的敏感、自卑;有的好强、骄傲。为了照顾这样的特殊群体,就需要特殊教育的老师们必须具有持久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关爱这些学生,让他们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信赖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论文作者:尹秀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如何利用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其自主动手能力论文_尹秀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