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苏实践论文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苏实践论文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苏实践

文/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省份,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区域推进、全面提升三个阶段。1993年至2005年为试点探索(条件改善)阶段,建设重点主要在乡镇和学校;2005年至2010年为区域推进(质量提升)阶段,建设重点从学校、乡镇扩展到县域层面;2010年以来为全面提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阶段,建设重点由县域拓展到区市及全省。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在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苏样本”。

坚持政府主导

加强省级统筹。 在省级层面,江苏着重抓好研究部署、政策设计和统筹协调,多次召开重要会议,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举措,突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省有关部门、市县和学校责任,各方密切配合,联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2005年,新世纪以来江苏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2010年,第二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3年,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出台《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年,第三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

突出指标引领。 2007年,江苏省政府印发《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为参照,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衡量。2013年,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6年将其修订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以发达国家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为参照,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衡量。该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贡献度、教育满意度8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9个监测点。此外,还制定了学校建设、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经费保障、技术装备、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一系列教育标准,依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和督导评估。

国际教育数据挖掘学会认为教育数据挖掘的主要目的为: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教育数据,帮助更好的理解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背景,进而预测学习者群体的学习效果[2]。学习分析则通过搜集教与学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并应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模型,从多个维度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揭示其中隐藏的学习行为模式,预测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从系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导师和教育管理者做学习和教学决策[3,4]。二者的关键不同在于教育数据挖掘侧重于全自动方法发现教育数据隐藏信息,更多的用于结果预测;学习分析则偏向于采用人为主导的方法分析教育数据,更多的用于为学习行为和现象寻找可解释和可理解的模型[5]。

1109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induces β-amyloid expression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s SH-SY5Y

在有机化学中就讲述过羧酸可以被还原,但脂肪酸在高温及催化剂存在下往往被氢化还原为醇,所以此类还原反应被称为氢解(或氢化反应)。

一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规划。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求教育率先发展,要努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争取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江苏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领先于其他省市发展规模和质量,领先于省内其他各项事业发展进度。2013年,“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被列入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8年,将教育优质发展水平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二是结合全省区域发展差异进行规划。在立足整体、统一标准的同时,江苏对苏南、苏中、苏北实施差异化策略。比如,试点阶段,苏南及沿江地区率先探索教育现代化,苏北则启动教育促小康工程。区域推进阶段,对苏中、苏北基础薄弱地区,推行分指标、分时段、分步骤实施。全面提升阶段,对苏南、苏中、苏北提出了不同的规划进度要求。三是结合教育改革发展阶段进行规划。试点阶段以教育条件装备的现代化为突破口,区域推进阶段重点抓普及发展、公平均衡和制度保障;进入全面提升阶段,则聚焦体系、质量、公平、改革等重点,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全省教育现代化整体达成度2015年达60%、2018年达80%、2020年达到90%左右,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加强科学规划

实行工程带动。 针对制约教育现代化推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江苏在政府层面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以工程带动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农村学校“四配套”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等;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职业教育“1122”工程、“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等;在提升内涵质量方面,实施了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和特聘教授计划等。

坚持分类指导

一方面,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先试、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1993年,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试点工作。进入新世纪,选择部分条件好的县(市、区)试点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2011年,选取8个县(市、区)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试点工作。2013年,确立22个示范区和5所高校示范点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省面向教育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指导基础薄弱的地区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根据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统筹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政策设计、项目安排、经费支持等方面,向苏中特别是苏北地区倾斜。

坚持以评促建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原则,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监测。在区域层面,2007年至2012年,围绕16条主要建设指标,江苏出台了《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实施办法》,建立县(市、区)自评、设区市推荐、材料评审、现场考察、评后整改等系列流程,并由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开展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全省共106个县(市、区)通过评估并由省政府认定表彰,占当时总数的94.6%,直接拉动每个地区约6亿元的经费投入。在省级层面,自2014年起,建立省、市、县三级监测体系,开展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工作,并于每年第二季度发布上一年度监测报告,反映教育现代化进展状况,引导和促进各地、各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成效。注重倾听社会呼声和意见,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面向社会随机抽样5万多人进行问卷调查,不断提升监测评估工作的效度和信度。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全省教育相对2020年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达成度为83.7%。

注重社会参与

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方面,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教育。江苏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创新方法解决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事业法人问题,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举措,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资金,推动民间资金以多种形式捐资投资兴办民办教育。同时,积极吸引以唐仲英、朱恩馀、郑兆财等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另一方面,推动社会各方参与教育治理。江苏积极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估,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麦可思公司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推动建设政府评价与群众评议、专业判断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制;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建设,引导社区和有关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发展的作用,不断深化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高校普遍建立理事会、董事会、基金会、校友会等组织机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指导高校办学。

2019年5月16日,江苏召开全省教育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让江苏成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聚集区、人人向往就学创业的理想地,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江苏,又开始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标签:;  ;  ;  ;  ;  ;  ;  ;  ;  ;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苏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