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也可以开展“辩论会”论文_王晓妮

数学课也可以开展“辩论会”论文_王晓妮

——记一堂“意外”的小学数学练习课

◆ 王晓妮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264006

一、好老师的境界,让学生“既害怕又喜欢”

曾有一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我,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到让学生“既害怕又喜欢”。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听到了孩子们对我这样的评价,渐渐的我对“既害怕又喜欢”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所谓害怕,其实是尊敬,是仰慕,是因为尊敬和仰慕产生的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循规蹈矩,有利于按照教学设计较高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如果是一味地“害怕”却又容易产生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利于和谐高效课堂的生成,不利于学生心理压力的释放。

二、优化教学设计,备课要备练习课

有些教师备课往往只备新课,不备练习课,因为他们感觉练习课不就是处理练习、进行巩固的嘛,做做题就行了。其实不然,数学练习课是从“会”过渡到“熟”,再由“熟”升华到“活”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一节好的练习课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的练习设计能减轻学生们的负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学生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前,我精心设计了闯关游戏,通过分层次的逐步推进,使学生由浅入深,从熟练运用到活学活用。

三、打破教案预设,课堂常出小意外

世事难料,预设再全面的一节课也无法将孩子们的所有思想都完善到位。一道题打破了我的“完美”教案:

“一个长方形框架,将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各有什么变化?”

由于没有提前让孩子们准备学具,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很多孩子会想:“在拉伸的过程中还是原来的长方形那块区域,而面积又是图形面的大小,所以面积是不变的。”在进行2分钟的独立思考后,答案竟然“可怕”的一致——面积不变,理由都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在拉伸的过程中,一直都是长方形那块区域,区域不变,所以面积不变。”因为在拉伸的过程中,原来围成长方形的四个边框也是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框,所以面积不变。而且发言完毕,其他孩子都深深地点头表示肯定。

我深深地皱起眉头,和预设不太一样啊!于是我到处搜索着是否有孩子有勇气站起来说服所有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我的课代表小刘眉头紧锁,仿佛质疑这种“肯定”,但看着全班基本都认可的样子,自己多少有些胆怯,好像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说服所有人,就这样看看同学们,看看我,很无奈地躲避着我的眼神。这种情形再按照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引导着将孩子们的想法扭转过来,已然没有多大意义,不能对正确的知识点和所犯的错误产生深刻的记忆,如何才好呢?

四、突发奇想,索性来场数学“辩论会”

鉴于对孩子们的了解,我突发奇想:咱们来一场辩论会!正方:面积没变;反方:面积变了。孩子们一听,惊喜异常,禁不住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正方的忠昊突然站起来了:“老师,我还是感觉面积没有变。”我激动地走过去握着他的手:“我欣赏你,欣赏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仍然感觉在拉伸的时候,长方形的边框和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框是一样的,所以面积没有变化。”当他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好多同学都举起手来了。小李同学激动得没有控制住,直接站起来了:“忠昊,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面积变了。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原来与地面是垂直的,在拉伸的时候,要倾斜,一倾斜就变矮了,所以面积肯定变了。”

他看了看忠昊,忠昊有点动摇,但仍有些迷惑的样子。小刘见机马上站起来:“我也认为面积变了,你刚刚说在拉伸的时候边框始终没有变化,我同意,确实没有变化,但是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长乘宽啊,是底乘高。刚才我们的同伴说了,在拉伸的时候平行四边形肯定变矮了,也就是高变小了,所以面积肯定变了,而且是变小了。”全班掌声一片。

好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他抢了我的台词啦。”此时忠昊站起来:“老师,我明白了,我忽略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法了,应该是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正在我们打算分享喜悦的时候,一个女生突然站起来:“大家请看着我,我有个更形象的理由。你们看这是一个长方形吧,我现在要把它拉伸,有人说面积不变,如果拉伸到基本没有空隙,你们还说面积不变吗?”随着她的手势的变化,再加上这么激烈的反问。所有同学都重复着她的演示过程,不时地肯定着这种方式太棒了,太有才了。

五、辩论会的课后反思

经历这节意外的练习课后,我深入地进行了反思:四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是低年级以形象思维为主了,他们的思维已经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一味地形象举例,反倒容易限制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而一场意外的“辩论会”,让孩子们在辩论中强化了抽象思维训练,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练习课的“意外”让我明白:课堂不能有太多的按部就班,尤其是随着孩子们抽象思维能力的成长,要想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课堂就应生活化,必要的活动不可少,挑战、激励、竞争不可缺,教案只是参考,不是绝对,随着课堂生成,教师应随机应变转换教学思路,顺应孩子的思路,找准适合课堂气氛、适合孩子成长的教学方式。意外有惊喜,也有警醒。

论文作者:王晓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数学课也可以开展“辩论会”论文_王晓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