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初中高效课堂论文_薄梅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高效课堂论文_薄梅

山东省东营市盐窝镇中学 薄梅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老师梦寐以求的,如何去做才能高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才能不断向高效课堂靠拢。

一、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的生命像诗一样,需要我们教师如作诗那样付出心血去推敲去锤炼。或以优美的语言,或以应变的智慧,或以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听出道,说出德,悟出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感受人性光辉的沐浴。初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易兴奋的特点,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使学生进入极大的激动状态之中,表现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对某些感兴趣的学科特别注意,或者对某些老师“情有独钟”,他们带着满腔热情愿意学习他们所喜欢、钦佩的教师所教的学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极大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学者,在他们人生旅途的足迹中特别在初中阶段,由于遇上了一位好老师,使他孜孜以求,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学有所成。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其人格的感召力将成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强大催化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教师要以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若要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极佳的兴趣,自身必须对每一堂课倾注最大的热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从课题导入到整堂课的语言组织,问题设计,情景布置、板书设计等等,全力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思维而构建,让学生常常置身于一种跃跃欲试的亢奋之中、一种“我要学”的冲动之中、一种创造的欲望之中。如课前演讲激情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主宰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教学才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二、培养学生课前有效预习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那就是课前预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想课堂高效,上课前不做好预习准备,那么高效就失去了根基。作为初中生来讲,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学习方法都不是很好,教师就应该明确提出预习要求,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为了让学生做好预习,除了认真指导预习外,还要加强检查监督,促使学生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形成预习习惯。作为老师我们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文不读熟不讲”,这是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对于学生,他们必须有充足时间自主接触文章,但课堂时间的是有限的,如果留足时间给学生熟读,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如果不留足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的生疏课堂学习不仅节奏放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停滞,或者说他们的讨论与交流就只能是蜻蜓点水或不找边际。如此以来课堂势必低效,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预习的重要性凸现,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有效的参与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只有如此,我们的初中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论文作者:薄梅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高效课堂论文_薄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