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_华盛顿论文

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_华盛顿论文

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峰会论文,华盛顿论文,伦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不仅将全球金融体系置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也使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布满阴霾。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全球携手、共克时艰,就显得尤为迫切。

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全球携手共克时艰

在现阶段,二十国集团(G20)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威胁和挑战的重要与有效平台。作为一个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对话的非正式论坛,G20涵盖了世界主要经济体,既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传统大国,又有后起之秀“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还包括澳大利亚、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墨西哥、韩国、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国。G20地位的凸显是以西方七国(G7)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法独力为经济危机纾困为背景的。全球经济数据显示,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在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中陷入衰退,而发展中国家将占到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几乎全部份额。更进一步看,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已经反映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而一旦借助重建信任机制等应急措施成功遏制危机之后,要从根本上拯救深陷泥沼的世界经济,各国还需寻求建立一个全新的、可持续的、有利于全球共享和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单靠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努力是不够的。据统计,G20成员占据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90%、世界贸易的80%以及世界人口的2/3,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前世界经济力量的真实分布。因此,在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借助和发挥G20首脑峰会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去年11月召开的G20华盛顿峰会曾就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各国相继推出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前期工作逐步展开。华盛顿峰会后,危机从美国扩展至全球,并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逐渐蔓延深化,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作为“震源”的金融业危机仍未见底,坏账和信贷问题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汽车、能源、电子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投资和消费明显不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将面临6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2.6%,欧元区负增长3.2%。在此情形下,G20再次携手应对危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如果说华盛顿峰会拉开了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序幕”,那么,今年4月2日到3日召开的G20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则在某种意义上掀起21世纪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第一个“高潮”——它不仅象征着全球的团结和重建市场信心的努力,更象征七国集团向二十国集团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意味着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开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较之华盛顿峰会,伦敦峰会更具有“务实”色彩,在关乎IMF与世行改革问题上开始触及具体条款的规范和修订。虽然核心利益的分歧无法通过一次峰会得以消除,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过程中的规则制定参与权从此将不容忽视。当G20取代G7时,全球正在走向一条积极的发展之路,这意味着更多的国家将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商谈和制定中,更广泛地代表这个世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也将迎来一个更为公正和合理的开端。

扩大的多边合作与全球协调性:危机治理的关键

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在全球层面上进行协调治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系统性风险,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在共同的根本利益面前,对话、妥协和合作成为惟一选择。伦敦峰会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已承认美国对全球金融危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各国在峰会上一致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更是直接体现了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应对当前危机中的重要性。

尽管去年G20华盛顿峰会就反对保护主义、避免政策内倾达成了共识,但随着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其他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历史教训表明,保护主义只会让世界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主要国家货币竞相贬值的噩梦,无疑是促使G20维持全球协调的重要驱动力。保护主义盛行使全球贸易额锐减,导致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加剧和扩大,而且还会造成社会动荡和国际关系紧张。在上述背景下,伦敦金融峰会更加令人瞩目,因为要尽快遏制危机和恢复增长,必须借助G20这一应对危机的全球性平台,加强各国的沟通与协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总体上的一致性、时效性和前瞻性,推动各项实质性合作,避免出现相互推诿、以邻为壑的混乱局面。

伦敦金融峰会上,G20领导人围绕复苏全球经济、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全球贸易、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做出6点承诺:恢复经济信心和增长,复苏就业市场;修复金融体系以恢复贷款市场;加强金融监管以重建信任;增资并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以应对当前危机并防患于未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力保繁荣;实现全面、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复苏。毫无疑问,要遏制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并使世界经济恢复正常,需要各国领导人做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帮助企业和家庭渡过难关;二是改革和加强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恢复信心和重建信任;三是促进全球经济重返可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的上升轨道。在当前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情况下,上述努力无法通过单一国家甚至几个国家来实现,全球协调性不仅在应对当前的危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未来防范危机、确保全球稳定增长的关键。

伦敦峰会的成果实际上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从整个声明的核心内容来看,目标措施主要集中于刺激经济和促进贸易,包括向IMF提供5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2500亿美元的最新特别提款权配额,支持多边发展银行至少1000亿美元的额外借贷,提供2500亿美元支持国际贸易融资,并使用IMF出售黄金储备的所得资金为最贫穷国家提供优惠融资,这些协议共同组成了一项总额达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旨在恢复全球信贷、经济增长和复苏就业市场。此外,与会首脑们还承诺到明年年底的积极财政支出达到5万亿美元,以刺激经济。虽然进一步的积极财政政策付诸实施还需要克服诸多制度障碍,并需要排除由各国自私动机带来的种种问题,但明确的目标有助于防范各国逃避积极财政政策负担的行为。通过全球运作,遏制保护主义,维持稳定的全球资金量,向相关国家提供应对危机的流动性需要,在当前危机应对中是迫切而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对眼前的危机作出快速反应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下面的关键是重塑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以恢复人们在危机中备受打击的信心和信任。要在金融危机的废墟上重建经济繁荣,惟有加强全球协调,改变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强化金融监管责任,才能避免全球经济重蹈覆辙。早在伦敦峰会之前,就有很多国家,尤其是日益壮大的发展中国家,一再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货币流动所依赖的国际金融体系缺少全球公共性,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虽然涉及国际金融主导权的利益分配调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各国在监管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并尝试对其做出更加完善的改革方面,已经达成空前一致的共识。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由于现有国际组织(联合国、IMF、G7、世界银行和金融稳定论坛等)在处理全球性经济金融事务方面无法更进一步,G20被寄予协调全球利益和行动的厚望,并成为事实上沟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正如伦敦峰会公报所言,我们相信全球经济繁荣是不可分割的,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责任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实际上,在全球层面上协调努力,是此次危机治理相对于1929-1933年危机治理最大的比较优势所在。

在发展中寻找新的全球平衡:未来之路

此次伦敦峰会提出了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会议的成功充分显示了二十国集团成员应对危机,维护稳定,促进增长的坚定信心,对于稳定世界经济,克服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国际金融体系演化的角度看,伦敦峰会很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新起点。如果说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的标志,那么,此次伦敦峰会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一元独大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

虽然伦敦峰会取得的成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但发展中国家诉求的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改革并未成为此次会议的议题,欧美之间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重要分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金融组织在发言权方面依然明显失衡:发达国家在IMF的投票权为57.9%,仅美国所占份额和投票权就分别高达17.674%和16.732%;相比之下,中国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分别为3.997%和3.807%,印度为2.443%和2.338%。按照IMF一般规则,通过决议需要有85%的投票份额,因此,发达国家发言权明显过大,而发展中国家发言权明显偏小。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这种不平衡和不公允的结构很难长期维系。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变革涉及世界各国的利益再分配,因此,整个改革过程无疑将充满博弈。对美国而言,伦敦峰会的目标是各国再出台财政刺激计划,挽救岌岌可危的美国经济;在欧盟看来,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全面改革,并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监管机构,矛头直指自由化的“美国模式”;而“金砖四国”则一再强调改革必须有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显而易见,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利益和力量的博弈过程,这既需要建立在各方实力对比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也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

对于中国而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未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中并保持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早在去年11月5日,中国就通过了总额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如果2009年中国经济“保8”的目标顺利实现,那么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50%。在大力支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区域和双边贸易融资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去年12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周边经济体的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支持需要救助的周边经济体,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除了继续加强与东亚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和货币合作外,中国还签署了中美200亿美元贸易融资协议以及高达130多亿欧元的欧洲采购计划等。可以说,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显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坚定态度。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赞赏,中国提出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举措和初现的成效,有力地提振了国际社会的信心。

应该说,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伦敦峰会达成的共识能否尽快落到实处,尚需进一步观察。尽快稳定金融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在2010年底重拾升势,并建立更为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这些不只是世界各国的良好意愿,更需要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可供操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创造出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标签:;  ;  ;  ;  ;  ;  ;  ;  ;  ;  ;  

从华盛顿峰会到伦敦峰会_华盛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