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的戒毒所见闻论文

一位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的戒毒所见闻论文

一位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的戒毒所见闻

王筱泓

2017年6月25日,我跟随梅州市关工委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参加司法部门举办的国际禁毒日暨场所开放日活动。

活动当天上午,我们驱车约二十分钟,来到位于梅城东郊的戒毒所。车从大门进去后来到一个大场院,绿树成荫,像个小公园。我们听从警务人员的指挥,把车停在篮球场上。在将进入第二道密封的铁闸门前时,我们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个“嘉宾证”,带队的警官很严肃地对我们说,一定要把“嘉宾证”戴上并保管好,不然会出不去的。经过安检和三道铁闸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栋U字形的四层建筑,宽广的空地正前方布置了活动的主台,“2017年国际禁毒日暨场所开放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标语醒目又威严。广场上整整齐齐地坐着六七百人,这些人分成三大区域,左右两边是戒毒人员,中间是参观者及戒毒人员家属。

活动内容很丰富,有市政府领导和司法部门领导讲话,有颁奖仪式,有社会艺术团体和戒毒人员表演的文艺节目。领导在讲话中盛赞市戒毒所能够突出教育戒治工作重点,创新客家文化熏陶戒治康复办法,连续15年实现安全“六无”目标。我不晓得什么叫“六无”,就小声地询问身边的一位司法局干部,他想了想,在笔记本上写了下来递给我,原来是“无戒毒人员逃脱、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生产安全事故、无所内吸毒、无重大疫情”。我注视着这张纸条,对戒毒所民警的敬意油然而生,这“六无”分开了看很是平常,但要每个“无”都做到,而且要连续坚持15个春秋,你说容易么?市关工委何主任把那块“集体三等功”的金色奖牌颁发给戒毒所所长时,我感觉到了这块奖牌沉甸甸的分量,它凝聚了战斗在禁毒戒毒第一线的干警们的多少心血和汗水甚至可能还有宝贵的生命啊!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奠基教育”,即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道德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理念是怎么提出的呢?我想,这同我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我对基础教育的理解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广场的旁边有一个大厅,设置为戒毒学员的帮教现场,十几个帮教志愿者正面对面帮教戒毒人员。我注意到有一位志愿者是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瘦瘦的,个儿也不高,被帮教对象却是一个牛高马壮的汉子,估摸有近40岁,坐在一起像是一对父女。小女孩在一边比着手势一边说话,壮汉倾着身子,把耳朵凑到小女孩面前,脸上的表情倒很像做了顽皮事的小男孩,一边腼腆地微笑着,一边频频点头。民警告诉我,这两位既不是家人也不是亲友。那壮汉已是“二进宫”,以前表现不怎么好,自从这位小女孩主动跟他接触了几次后,转变很大,心理状态明显好转。世上的事物就这么怪,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但愿这位小姑娘继续努力,把精钢化为绕指柔。正因为有了这么一批热心无私的义工,戒毒学员脱离苦海回归社会的时间才会缩得更短一些。

结合新近发布的MT/T851-2012《选煤厂浓缩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修订版)进行以下简要分析。该标准规定,浓缩效率为浓缩设备工艺效果的主要指标,澄清系数和底流浓度为辅助指标。

跨出了帮教现场的门槛,活动仪式已基本结束。主持人说,最后一个活动内容是民警带大家参观戒毒学员的会亲现场和工作场所、宿舍。跟着人群,走进广场另一边的一个大厅,只见会亲大厅的墙壁上,装饰着“无毒青春 健康生活”等图文标语,还有滚动播放的荧屏禁毒戒毒标语。用绒布裹着的几张长条桌上,摆着一盘盘的水果、糖果,有几十个家属和戒毒学员在交谈着。家属们的表情大多比较担忧伤感,有些妻子、母亲的脸上还有明显的泪痕。反倒戒毒学员们显得轻松洒脱一些,有的甚至安慰起家人来。

小徐将欧阳锋送到电梯口,问欧阳锋:大哥,你没事吧?欧阳锋打了个酒嗝:没事!你请回,闭着眼我也能找到家!

有个戒毒学员的妻子带着一对儿女和婆婆来与丈夫团聚,学员一手搂一个孩子,放在大腿上,跟他们逗着玩,脸上笑容甜蜜。小男孩手里拿着一粒糖,仰着脸往爸爸嘴里送,学员叼过糖,用胡茬子轻轻地蹭小男孩。听着小男孩“咯咯”的欢笑声,我心里五味杂陈,这天伦之乐的情景在正常的百姓家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但是……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毒品害人不浅!在长条桌的另一端空地上,有一对小夫妻,一直站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妻子眼里已看不到眼泪,只是伏在丈夫的肩膀上喃喃地诉说着。会见结束时间将到,一位约60多岁的母亲突然站了起来,欠着身子想要拥抱桌对面的儿子,搂了两次都不能如愿。一位民警赶忙过来让那学员绕过桌子来到母亲面前,让母亲抱个实在。母亲死死地抱着儿子,眼角噙着一颗浑浊的泪珠,一双手还在微微地颤抖着。看到如此场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酸。

会亲结束了,我们继续参观戒毒学员们“上班”的地方。民警介绍说,每层的工作内容和产品都是一样的,就是做盛物的牛皮纸袋。学员们都在紧张而有秩序地忙碌着,各干各的活,配合得很默契。有几个劳动着的学员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胳膊上腿上都有文身。我想,这些后生哥到这里,经过教育磨炼,除了戒除毒瘾外,还去掉了乖戾之气,输入了正能量,就显得成熟正派了许多,能静下心来,乖乖地参加劳动,自食其力。这也是戒毒所民警们与戒毒学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最后参观的是戒毒学员的宿舍。大楼长长的走廊里,一边是窗户,一边是一间间宿舍。每个房间窗明几净,看不到一点垃圾,闻不到一点异味。房间两边摆着一排架子床,床上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整洁程度可与部队战士的宿舍媲美。带队的警官介绍说,这里的学员生活管理实行半军事化,作息时间、业余活动等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执行严格,奖罚分明。有位家属大叔盯着那棱角分明的被褥,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感叹地说:这小子,在家里能这样就好喽!

活动结束了,交还“嘉宾证”,跨出戒毒所的大门,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这些学员们尽快戒脱毒瘾,回归社会,踏踏实实地走上自己人生的正道。据说梅州的吸毒人员虽然在广东省内不是最多,但今年人数比去年又有所增加。“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

标签:;  ;  

一位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的戒毒所见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