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B12论文_张英

贵州电力职工医院 550000

【摘 要】目的:为了研究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维生素 B12 和叶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0 例脑血管疾病患VitB12 和叶酸的水平。结果:叶酸在所有观察组中变化无显著差异;多脑梗塞痴呆组VitB12 水平(217.2±135.9pmol/L)明显低于脑梗塞组(416.1±184.9pmol/L)和脑出血(458.4±127.4pmol/L);脑瘫肌力为 0-Ⅲ级者 VitB12水平较低。结论:VitB12 水平降低与智能障碍和瘫痪程度有关。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维生素B12;叶酸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50-02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出血、脑血栓等,其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已居各类疾病首位,一旦患上此这类疾病,活很难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12(VitB12)缺乏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脑卒中而且这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检测了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VitB12 和叶酸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红细胞系统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0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男11 例,女9 例,年龄47 -85 岁,平均年龄65 岁。依据病情分为三组:脑梗塞组(9 例),多脑梗塞痴呆组(8 例),脑出血组(3 例)。其中有脑梗塞病史者 6 例,脑出血病史2 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史者分别12、7、5 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心源性脑栓塞、脑脉管炎、血液病、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分切除等疾患。

2 标本采集及测定方法

清晨餐前采血2mL,分离血清在-20 ℃下保 存。VitB12和叶酸放免药盒为同一厂家生产 按药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另外用同一厂家生产放免γ计数器测定。本院正常值:VitB12为 118 -716pmol/L,叶酸为>3.4nmol/L。

(2)脑梗塞患者不同病程、瘫痪程度VitB12 和叶酸的变化,结果如表2、表3 所示。叶酸在不同病程和瘫痪程度中变化不显著(P >0.05),VitB12 在脑梗塞早期较低,瘫痪程度重者 VitB12 水平下 降更明显。本组资料还发现血清VitB12 和叶酸的水平变化与梗塞致瘫痪的部位(左侧或右侧)无明显关系。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为均数±标准差(x±s),均数间的比较用 F -q检验,P<0.05 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4 结果

(1)脑梗塞、多脑梗塞痴呆和脑出血患者 VitB12、叶酸以及与红细胞系统的变化,如表 1 所示。三组 VitB12 和叶酸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三组之间叶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梗塞(CI)与脑出血(CH)的 VitB12 水平亦无显著差异,但多脑梗塞痴呆(MID)VitB12 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 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 积(M 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发现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无明显红细胞系统功能低下的表现。

表 1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 VitB12 和叶酸的含量变化

讨论

维生素 B12 和叶酸都是水溶性B 族维生素,二者有相似的功能,均是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辅酶,当它们缺乏时都可引起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一旦蛋氨酸合成受阻则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动脉内膜受损,血管平滑肌增殖,血小板粘附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脑梗塞或脑出血。VitB12缺乏除了引起恶性贫血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以“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为代表,表现为深感觉障碍,痉挛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VitB12 和叶酸缺乏可以影响神经精神状态。研究表明,二者与精神性抑郁症有密切关系。VitB12 缺乏还可使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纯。VitB12缺乏常见病因是萎缩性胃炎或胃大部分切除后内因子缺乏致VitB12 吸收障碍[1]。观察一般状态下 VitB12 和叶酸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发现叶酸在所有研究组中变化均不显著,而 VitB12虽然整体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多脑梗塞痴呆组的水平明显下降,提示 VitB12 虽不能鉴别脑梗塞和脑出血却对智能有明显影响。其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 VitB12 拮抗谷氨酸的神经兴奋毒性和影响睡眠节律有关。所有观察组中红细胞系统均无显著变化亦无贫血征象,提示红细胞系统对智能无影响。VitB12 水平降低与病期和瘫痪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与瘫痪的左右侧分布无关。

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普及脑血管病的知识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影响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存在,根据个人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按照不同的预防措施来治疗。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只要能及时避免这些不良刺激因素,即可有效地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例如早晨的起床动作要缓慢、轻柔,刚起床不久避免剧烈运动,应先由小活动量慢慢开始逐步加大活动量。合理膳食增加膳食纤维,降低血清胆固醇摄取鱼油,调节血脂适度的有氧运动对减低血脂、降低高血压、减轻体重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心脑血管患者的血液循环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中老年人应保持规律地睡眠习惯,避免失眠、过度劳累、焦虑、抑郁避免情绪起伏变化过大。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对已患心脑血管病者要积极治疗,严格遵守医嘱[2]。

参考文献:

[1]詹浩,张永学.血清维生素B_(12)和叶酸浓度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01:7-9.

[1]刘福平.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1,25:47-48.

论文作者:张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  ;  ;  ;  ;  ;  ;  ;  

血清维生素B12论文_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