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泉回乡论文

李井泉回乡论文

李井泉回乡

□叶学龄

20世纪70年代,我有幸在革命前辈李井泉的家乡临川县工作,并在接待他回乡探亲时与他有过几次接触。

李井泉出生在江西临川县唱凯镇仓下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他曾于1974年、1977年、1979年、1983年四次回仓下村探亲。

本次统计的189篇论文中,独著或与人合著2篇(含)以上的作者有27人,表明国内图书馆与MOOC相关问题的研究人员在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如花教授立足于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的“信息检索”MOOC课程、南开大学图书馆张立彬研究馆员依托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时代开放教育资源引进与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和2015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MOOC背景下的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在本次统计的作者发文量中并列第一,独著或与人合著论文数量均为8篇。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在仓下村接待他。那是1974年2月,春寒料峭,点点嫩绿已在江南大地萌发。刚刚从被“四人帮”隔离审查中解脱出来获得人身自由的李井泉,忽发思念故乡之情,在离家40多年后首次回到仓下村。我当时是临川的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负责接待工作。

李井泉回到仓下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关心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关心家乡的生产、群众的生活。我们陪同他挨家挨户地走访,每到一户他都要嘘寒问暖,乡亲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在村小学看望师生后,召开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村干部汇报了村里的情况和变化,他不时地插话,问长问短并再三询问还有什么困难。有人就反映说,村边东乡河上的万年桥倒塌了近百年,一直没有重修,河两岸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建议重修万年桥。李井泉高兴地说:“你们这个想法很好,正合我意。”当时就把陪同的省、地、县、社四级负责同志找到一起商量,研究落实项目和资金,并指着我说:“这件事就由小叶具体负责操办。”他这种倾听群众呼声、为解决群众困难说干就干的作风着实令人钦佩。万年桥复修后,李井泉还为大桥题写了“发展经济、方便交通”八个大字。群众赞颂他的恩德,在桥头题了四句诗:“万年桥复通,开国大臣功。掌权不忘民,井泉万代颂。”

座谈会上有人告诉李井泉,村民李玉祥的父亲病得快不行了,家境困难,想买口棺材都没钱,李井泉立即交代秘书从自己的收入中掏钱替李玉祥家买树做寿材。看到李井泉如此热心地为集体、为乡亲解危济困,他一个在公社当干部的堂弟嗫嗫嚅嚅地对李井泉说,他的家属想要从农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希望堂兄在县领导面前帮说句话。不料,李井泉严肃地批评了他,说:“这种事,应该按政策办。”李井泉关心集体,关心群众,面对自己的家人却严格要求,不徇私情,这种公私分明的品格,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啧啧赞叹。

第二天,我们陪同李井泉参观了临川县农机厂、化肥厂和红旗桥镇柑橘园,参观了当地的农田基本建设。当来到水库时,正值水库抽水起鱼。李井泉看到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非常高兴,笑着对我说:“能不能给我一条大鱼,我要请村民们吃餐饭。”我说:“没问题,别说一条,要几条都可以。”临走时,我让工作人员给他买了两条大鱼。下午4时许,李井泉在自家的老屋前摆置酒席。按照随同人员的安排,摆了两桌,一桌坐亲属,一桌坐基层干部和村民代表。李井泉感觉似有亲疏之嫌,便提出将两桌并成一大桌,并说:“这样大家更亲热些。”席间,李井泉频频举杯,劝酒劝菜。他指着桌上的鱼说:“这餐饭是以我的名义请的,但这鱼不是我买的,是县委出的钱。”说得大家哈哈大笑,气氛十分融洽。

草儿的到来,使牧儿终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单身生活,使得几间空落落的破旧的屋子里有了色彩,如一朵毫无生机的花儿,重放光彩。草儿买回了油光纸,把墙壁,顶棚糊了,房子就亮堂起来。草儿把牧儿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放得整整齐齐。被子里外都洗了,叠得有棱有角。鞋子洗干净了,整整齐齐地放在床下。家具、锄头也整整齐齐地放好了。往日散乱的一切整齐了,往日脏的一切干净了。屋子里似变了一个环境,让牧儿感到无比欢喜,他脸上洋溢着幸福,充满了朝气。

李井泉下榻在抚州地区招待所。他的妹妹从东乡县占圩乡赶来看望,李井泉和夫人杨荫梧陪妹妹三人一起吃了一餐饭。饭后,他交代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我的亲属在这里用餐,费用记在我的账上,由我付钱。”尔后,他对妹妹说:“你们看过我了,也吃过饭了,就回去吧!”妹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但过不多久,妹妹又折回来了。我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想同她哥哥照张相。我把她的要求告诉李井泉的夫人,杨荫梧立即转告正在休息的李井泉。李井泉说:“照相就不必了。”杨荫梧不解,说:“你老人家也真是的,跟那么多人都照了相,跟妹妹照张相就不行?”李井泉说:“你知道什么!我与其他人照相,是因为他们为我服务,付出了辛劳,我要感谢人家。跟妹妹照相也不是不可以,我是怕她的儿子将来拿着照片到处张扬,干出不好的事情来。”李井泉硬是没有与妹妹合影,妹妹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李井泉下榻地区招待所期间,抚州市和临川县一些造反派闻讯赶来,围着李井泉住的房子呼喊口号:“我们要见李井泉!我们要落实政策!”李井泉问我:“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要落实什么政策?”我说:“他们是造反派,要到地区和县革委会来上班。”李井泉说:“不见!他们想打着我的牌子来压地方党委,办不到!”

李井泉四次返乡,说明他恋故乡、恋亲情,心怀故土,心系百姓。我四次陪同他回乡探亲,耳濡目染他的一言一行,深受教育,终身受益。他公私分明、是非分明、爱憎分明,重亲情但更重原则。他爱家乡、爱祖国,逝世前还留下遗言,要将骨灰一半安放八宝山,一半安葬在临川唱凯仓下村。不论做人还是做官,他都是我们的楷模。

(ⅱ): “(2.2)⟹(2.3)” 假设x*是问题(3.2)的最优解。对于∀x∈Hm,则 且 x*∈D∩C。从而我们可知,δD(x*)=0 ,δC(x*)=0。即而有:

题图 李井泉回乡

(作者系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

责任编辑/梁发明

标签:;  ;  ;  

李井泉回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