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论文_陈其巧

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论文_陈其巧

陈其巧(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实验小学 广西 凌云 533199)

摘要:随着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把新思想、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中形成“师友”互助(一个优生当师傅一个学困生当徒弟2人配对)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我感到课堂慢慢活起来了,师友之间动起来了,在课堂中学生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传统的接受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09-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按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中组织自主探究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它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自主探究能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处于放松状态,不用时时刻刻揣摩老师提问的意图,进行定向地思考,而是思维异常活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启迪智慧,经受探求新知的磨练。

例如:我在上《圆的认识》一课中,当学生突然提出:为什么车轮都用圆形的呢?我并不打断他的发言,而是因势利导地安排下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这位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把他的问题,当成一个新的挑战内容,好吧?于是反问道:如果车轮不是圆形,而是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此时课堂异常热闹。(可以画出示意图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圆的半径规律,又可顺势提出:车轴的位置安装在哪儿最合适,为什么?此时学生的讨论更加激烈,发言更加踊跃。这样就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圆的特征,也发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好奇、好问的质疑意识。瞧,多活跃的思维啊!难道这不可以归功于自主探究的活动吗?

二、自主探究能激发创造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里,这种需要显得尤其强烈。”自主探究活动在这方面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在教学“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出示了这样的题目“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长方体,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当我出示题目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分小组交流、讨论。各组各自发表意见:

生1:5×3+5×3.5+5×3.5+3×3.5+3×3.5=71(平方米)

生2:5×3+5×3.5×2+3×3.5×2=71(平方米)

生3:5×3+(5×3.5+3×3.5)×2=71(平方米)

生4:(5×3+5×3.5+3×3.5)×2-53=71(平方米)

大家还有别的方法吗?当我一说完,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处于自主探究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把这个鱼缸的展开图画出看一看),在学生很快又找到了另外几种方法:

生5:(3.5×2+5)×3+5×3.5×2=71(平方米)

生6:(3.5×2+3)×5+3.5×3×2=71(平方米)

生7:(3.5×2+5)(3.5×2+3)-3.5×3.5×4=71(平方米)

这时大家都欢呼起来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其结果不是更好吗?

三、自主探究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得到培养

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鉴于可预见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学生必须摆脱过时的观念,他们必须主动的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自主探究的活动则给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

例如:我听一位老师在教学25+25+20+25+25=?题目时。(大部分学生用加法算出结果)

师:你能用含有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吗?(这时课堂上的学生开始自主探究起来)

生1:这道题不好用乘法计算。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生1:因为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道题里有一个加数是20,与另外几个加数“25”是不相同的数。

师:你们赞成他的说法吗?(大部分学生赞同)

生2: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算。

25+25+20+25+25=25×2+20+25×2=50+20+50=120

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同学们的议论声更大了,举手的学生也更多了,此时又出现了另外三种算法:

生3:25+25+20+25+25=25×4+20=100+20=120

生4:25+25+20+25+25=25×5-5=125-5=120

生5:25+25+20+25+25=24×5=120

学生在此自主探究的活动下突破原有的知识圈,提出多种设想,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表明:每一位学习个体的内心都萌动着自主学习的愿望,但在发展过程中,有的却过早的夭折了,其主要原因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迷茫中失去了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方法的指导,如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怎样复习,怎样倾听,怎样表达,怎样与他人合作,怎样独立思考,从而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总之,探究式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够品味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并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欧利秀 论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8):152.

[2]陈萍.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46-147.

论文作者:陈其巧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论文_陈其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