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论文_申卫霞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论文_申卫霞

申卫霞(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中学 山西 武乡 046300)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个性化教学,指出英语教学应“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适应学生,而且要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标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1-095-01

分层教学,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它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优困两头,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遵循“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主导思想,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提出的背景。

1、任教班级实际情况。

我所任教的班级,在英语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占的比例较高,同时他们与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差距也非常大。据观察相同的作业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同时教师对学困生进行的辅导收效也不大。这就要求教师从作业、辅导的层次性、针对性进行研究改进。

2、家长和不同学生的需求。

不同的家长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学困生家长希望上课速度能慢一点,作业简单点,学优生的家长则提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少了,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提出了不同要求, 学困生说:“老师,这个卷子太难了,我总是不及格。”学优生则不满足于上课时的一些简单内容。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分层教学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要求,也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的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程序和方法。

根据上述依据,我把学生分为A、B 、C三个层次。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C 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次。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而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现任教的班里,我将四分之一的学生分为A层次,四分之二分为B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分层教学,目的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的:

1、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

对A层次的学生重“引”,对C层次的学生重“灌”,而对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对于A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悟”,这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好得多。他们一旦提高了这样的悟性,会受益终身。对于C层次的学生,硬要让他去“悟”,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所以,对于他们,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2、走进B、C 层次,真正关心他们。

每天上课,我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常常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一旦感觉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

3、多鼓励,少批评。

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其思想、观念较以前任何时代都大不一样了。所谓“苦口良药”、“黄金棍下出好人”再也不实用了。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只能令他们生厌,产生逆反情绪。黄金棍下他们不再屈服,他们会拿起法律的武器跟你理论。一个对于A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屑一顾的问题,对于C组学生,只要他们解答出来就应给予及时表扬,一个上次仅考25分的学生这次考了30分就是成功。教师千万不要吝啬“Good”,“OK”,“Well done”,“Great”等话语,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立起学英语的信心。

三、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成效。

1、分层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内是以接受式为主,通过小组讨论与探究,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初步形成了探究式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

2、分层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了获得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实施分层教学以来,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学生们的学习已基本走入正轨,各层次的成绩也较入学时有显著提高。

3、促进教师改革教学过程。在我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大多停留在 “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各类测试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英语成绩不及格。通过分层教学实验,让教师体会到自己肩上的压力,感觉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危害。分层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关心每一个体,促使教师认真地对待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学情,刻苦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有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对学生小组活动的几点思考”,《中学外语教学》2008第2期

[2]马爱贞、王兆红“谈英语中的分层教学”《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0期

[3]韩天.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艺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论文作者:申卫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论文_申卫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