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论文_程红玉 陈曦

落日的幻觉论文_程红玉 陈曦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中学教师 程红玉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星红兴隆管理局局直中学 陈 曦

课标要求及分析: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现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理清;学习水平是了解水平;学习内容是思路;前提条件是在诵读的基础上。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现知识、能力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分析;学习水平是理解、独立操作水平;学习内容是主要内容。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现能力与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欣赏、体验;学习水平是经历、反应水平;学习内容是文学作品。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体现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阅读、领会;学习水平是领悟水平;学习内容是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教材分析:

《落日的幻觉》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本文主要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学生在之前接触过说明文、知悉说明文相关知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特征。本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探究自然的精神。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常用到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特征。

学情分析:

优势:八年级学生对自然世界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对课文中较困难的地方作说明,学生就会有收获。

劣势:本文说理较抽象,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三学生而言,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存在知识性的难度。虽然这些现象常见,却不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本文出现一些专业性词汇,也会造成学生阅读上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教材分析中指出:“本单元课文全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找出落日的现象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课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情分析中指出:“本文说理较抽象,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三学生而言,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存在知识性的难度。”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说出落日的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通过朗读,品析重点语句,学生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流程:

活动一、播放图片,激趣导入。(预设时间3分钟)

1、播放落日图片学生欣赏。师声情并茂朗诵:古往今来,落日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遐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落日是浓浓的乡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落日是对美好的留恋;“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落日是对时日无多的感伤;在古圣先贤的眼中,落日是如此的诗意飞扬,大家想不想重温这如梦如幻的诗意境界呢?

2、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落日的幻觉》,去感受落日之美。(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播放落日图片,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深情地朗诵,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找到一个“停靠点”、一个“发展点”。】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时间10分钟)

(一)预习检测

1、多媒体出示“散射、绮丽、殷红、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等词语,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清词意。

2、引导学生边读边写,强化记忆。

【点评: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生字词是语文课堂最基础的要素,边读边写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记忆,落实字词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感知内容

1、通过读课文,同学们知道本文的体裁吗?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点评:问题设置简单易操作,旨在面对全体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后面说明顺序的讲解作铺垫。】

3、再读课文,找出落日出现的几种幻觉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

4、讨论反馈:几种幻觉现象?产生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了解落日幻觉成因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6、明确本文说明顺序。

【点评:通过再次朗读课文,更明确地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对应筛选信息,将文本给与的有效价值提取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环节重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再适时引出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学生接受自然,理解深刻。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一,突破重点。】

活动三、阅读课文,探究问题。(预设时间6分钟)

1、回忆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所用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点评:学生通过回忆之前所学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找出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活动四、精读课文,品析语言。(预设时间15分钟)

1、体会语言。

(1)文章中有一段落语言很优美,请找出来。

(2)齐读第二自然段,感悟语言美。

(3)再次默读,找出描写落日幻觉的语言并进行分析。(先自主分析再小组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句子生动起来的方法:①多用修辞;②巧用富有感染力的词;③多用描写性语句。

【点评:这部分的设计希望能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并从中总结说明文中让句子生动起来的方法。语言的生动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另一大特点,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一直处于激活的状态,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二,突破难点。】

活动五:归纳总结,感悟升华。(预设时间5分钟)

1、教师以达尔文名言小结。

2、学生感悟从“幻觉中”得到哪些启示?

3、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掌握内容、品析语言的基础上,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同样应追求科学的探究精神。完成教学目标三。】

活动六:布置作业。(预设时间1分钟)

请同学们尝试运用生动说明或平实说明任一种写法,仔细观察日出的景象,写一段说明文字。

【点评:就课堂学习难点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指导的说明方法在练笔中加以尝试,学会结合。】

总体点评: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逻辑性很强,并涉及一些物理知识,但这篇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很有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引领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这也是《课程标准》理念实施的充分体现,既没有离开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学生又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沟通、交流,培养了学习能力,还帮助学生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三处亮点:

1、学生主体与老师主导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高妙之处不在简单重复,而在精当点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朗读和思考的时间,同时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学生,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设计的核心。

2、个体讨论与集体讲授的统一。本着便捷高效的原则,讨论与讲授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从中体验到共同学习的乐趣。

3、板书与重难点的统一。教师利用图画的形式板书,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整节课教学重难点在板书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见教师构思之精妙。

这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本节课学习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完成本课教学。总的来说一句话:学生发展动为先,诱疑导思拧成线,个性发展智慧显,活跃气氛课堂现。

论文作者:程红玉 陈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落日的幻觉论文_程红玉 陈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