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丰惠运河情论文_颜雨婧

千年丰惠运河情论文_颜雨婧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本文以古县城丰惠(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古运河为研究对象,从水文方面展示丰惠的历史文化遗迹,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展现江南古镇的历史风韵。同时对丰惠古运河保护、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丰惠古镇;古运河;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

第1章 引言

习近平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同时也是城市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如今的丰惠,文脉深厚,古风犹存。古县城丰惠是上虞人文历史的宝库,也是上虞有待发掘的优质旅游资源。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丰惠因水而美。尤其是在早期,运河决定了丰惠的兴起与繁荣,也控制了城市的基本空间形态,加强和保护古运河的意义非凡。

第2章 千年古镇,英台故里

2.1丰惠概况

英台故里丰惠镇,位于上虞区东南部,地域面积118平方公里,辖79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7万人。先后被列入全国生态镇、全国文明镇、浙江省旅游名镇、浙江省中心镇。

2.2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东邻宁波、南接温州、西连绍兴、北靠杭州湾。杭甬高速、上三高速近在咫尺,离萧山、宁波机场仅60公里,百丰公路、丰章公路、永丰公路为框架的交通网覆盖全镇,杭甬运河贯镇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随着嘉绍大桥、杭甬高铁投用通车,丰惠进入了大上海2小时经济圈。

第三章 运河长流

3.1千里运河踏浪来

丰惠应运而兴,始于运河的开通。流经丰惠的运河是浙东运河的一段。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会稽内史贺循利用“山阴故水道”开辟了自浙江(钱塘江)至舜江(曹娥江)的西兴运河,后世又使河道越过曹娥江经上虞四十里河过通明坝,与姚江沟通,最后进入甬江,直达明州(宁波),从而使浙东地区舟楫往返顺畅,水上航运便捷,成为集灌溉、防洪、运输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上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运河的贯通开拓了航道,便捷了货物流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也滋养了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丰惠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便捷的运河带来了西来东往的商贾和货物,使丰惠迅速崛起,成为上虞的经济中心,故而上县治迁到此处就成了必然趋势。古上虞人口不多,曾被拆分或被会稽或余姚所兼并,自迁治丰惠后,使虞南虞北紧密相联,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不断聚集,上虞这才成为浙东名县。

3.2四十里河

运河穿越地势开阔平坦的丰惠,这里水流平缓,支流纵横,是绝佳的航道。四十里河西起梁湖堰,东至永和安家渡桥,因全长近四十里而得名。四十里河流经丰惠时分成二支,一支穿街而过,称为街河,也叫官河、县河,另一支过元贞桥下,绕城而过,在黄浦桥附近又合二为一。

3.3街河

街河是丰惠的母亲河,从古县城西门进东门出,横穿全镇,成为一条主轴线,东西大街、东西小街临河而设,官房民宅沿河而建,百姓枕河而眠。

上虞历史上主建筑如县衙、城隍庙、关帝庙、孔庙、承泽书院、经正书院均坐落在街河的北侧,居民则大多集中在运河之南。河水流入的是财富,带走的是便捷,街市随河道的走向而繁华。

第四章 小桥流水

有河必有桥,丰惠的街河古桥,是老丰惠的缩影,也是古城风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惠城内和近郊有古石桥19座,保存完好、使用正常的就有14座,目前最重要的有九狮桥、丰惠桥和通济桥等。如今这些石桥的交通功能已经弱化,但仍展示着江南水乡的风采,其景观功能突显而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古运河上九狮桥

九狮桥,一座雄浑苍老的干砌石拱桥,因原桥桥栏上有九尊石狮而得名。桥之北有始建于梁朝天监二年(503年)的佛寺等慈寺,故又名等慈桥。

现存的九狮桥正是元代等慈寺僧人化缘重建而成的那一座,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拱矢高大,跨径三丈有余,桥而宽阔,古拙雄浑,如今看上去已老态龙钟,但数百年来一直坚固耐用,1997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4.2丰惠桥

宋嘉定十七年,知县楼杓重修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酒务”桥,桥成,乡绅感其恩泽,欲把桥更名为“德政桥”,而楼杓一句“天以丰岁加惠我民”的名言,赋予了此桥新的名字:丰惠桥,后镇亦因桥而名。原桥之南北对峙建有二轩,虚敞明洁,爽人心目。

第五章 古运河的保护及开发

5.1古运河现状

河道、小船、石桥、埠头、人家,这些是江南古镇的特有风情,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古老设施正消失在时代的烟尘里。可喜的是,丰惠的街河基本没变,古老的水道依旧还在,河上的石桥也得以保存,水乡古镇的特色还依稀可辩。

2008年,有关方面对四十里河进行了整治,拓宽了河道,重建了桥梁,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和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连贯的通道,浙东运河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5.2续写运河文化——在保护中传承

5.2.1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运河沿线在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遗迹的原真性较低,遗产难觅、风貌难现;水体质量较低;运河遗产利用的协调性低,存在着多头管理、部门利益纠葛。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水系治理。老县城的水系布局非常科学合理,现因运输不再依靠轮船,水源改道等因素,使得镇内河道堵塞,水质变坏,需要大力整治。推进五水共治,把河道作适当整治,清除污泥,引来源头活水,拆除沿河杂乱的棚屋,这颗遗落荒野的明珠拭去泥垢,还能闪闪发光。

(二)进一步研究运河文化的主要特征。搞清运河的文物家底和保存现状。需要有关部门组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包括水利、建筑、历史、地理、交通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运河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考察,以制定出实际可行的运河保护方案。

5.2.2开创运河旅游事业发展新局面

目标定位:历史文化的追溯,水的享受

(一)形成运河游线风光环。利用古运河及河岸设施,像乌镇、安昌等那样,开通水上旅游线,划着小船游古县城。游船可从西门出发,穿镇而东,直达通明钱氏老宅,长达十多里的水路中,步换景移,厚重的历史与秀丽的美景交相辉映。界时,游客可随着悠悠摇动的小船,穿过座座石桥,赏沿河风情、看老街古迹,仿如走进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中。

(二)开发小区域特色旅游。根据历史文化特质及现有资源的特性,将运河景观带分为老街区域、环城北线田园区域和东南湖景泽国区域。

“四十里河”(街河)区域,也就是运河老街区域。一一展现以“遗风”主题的码头运河、民俗运河、工业运河、生活运河、灯火运河、夜运河等的民风民情,通过深度挖掘文化遗存和文化内涵,以“路、桥、船、埠、厂”为元素,将运河古桥、运河码头和旧厂房作为杭甬运河上虞段景观空间考量和意向塑造的核心元素。

(三)运河开发与古县城开发的有机统一。

由点到面的联合。丰惠镇各种文化元素众多,有英台故里的梁祝文化,有以凤鸣山、金罍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有北撤会议遗址和现代名人故居构成的红色之旅,有以河道、纤、码头、船闸、石桥等组成的运河文化,还有以台门、老宅、弄堂、书院等组成的耕读文化,有药师寺、瑞象寺、起凤塔等组成的佛教文学,但相互分割,离散凌乱。应把把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由点连成面,就能成为最优质的资源,发挥出整体的力量。

寻常巷陌,铭刻着文化的苍苔,青石老巷,记录着历史的风霜。丰惠古镇与古运河相互辉映,人、地、水和谐发展,必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续写古县城壮丽史诗。

论文作者:颜雨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千年丰惠运河情论文_颜雨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