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酵母中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酵母中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酵母内海藻糖积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郭艳荣[1](2020)在《格氏乳杆菌体外筛选及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酸菌体外筛选和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是发酵剂及微生态制剂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发酵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微生态制剂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以人体来源的格氏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耐酸、耐胆盐筛选试验获得优良菌株,进一步进行培养基优化、静态培养条件优化以及高密度培养工艺的研究,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格氏乳杆菌体外耐酸、耐胆盐试验结果表明:10株格氏乳杆菌对模拟人工胃液、肠液及胆盐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其中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对模拟人工胃液、肠液的耐受性最好,在胃液3 h、肠液4 h、肠液8 h的存活率分别为89.45%、61.19%和36.6%;胆盐延滞期为0.51 h。(2)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增殖培养基配方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该菌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乳糖60.07 g/L,酵母浸粉56.62 g/L,酵母蛋白胨18.87 g/L,磷酸二氢钠19.46 g/L,磷酸氢二钠1.69 g/L,MgSO4.7H2O 1.0g/L,MnSO4·5H2O 0.08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 0.2 g/L。(3)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静态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为:初始pH 6.0、温度37℃、接种量1%。采用优化培养基配方及最佳静态培养条件对该菌株进行培养,发酵液活菌数可达(3.15±0.16)×109CFU/mL,较优化前在MRS培养基中培养的活菌数(8.15±0.42)×108CFU/mL 提高了 2.86 倍。(4)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高密度培养工艺优化结果为:恒pH 5.5、中和剂为质量分数25%的氨水、气体成分为氮气保压。在5L全自动机械搅拌发酵罐中培养,菌体生长速度快、对数生长期延长、菌体密度显着提高,活菌数可达(4.98±0.28)×109CFU/mL,较优化前(8.15±0.42)×108 CFU/mL提高了 5.11 倍。从10株格氏乳杆菌中优选出耐酸、耐胆盐性能良好的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对其培养基配方及静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高密度培养工艺,为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后续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董安利[2](2019)在《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BL19的高密度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密度培养研究是发酵剂制备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对发酵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一株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 BL19(IMAU11919)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筛选试验、复配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对其增菌培养基配方、静态培养条件以及高密度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以M17培养基为基础,L.1actis subsp.1actis BL19经过碳源、氮源、碳氮总量及比例、缓冲盐、微量元素和生长因子的筛选,得到L.lactis subsp.lactis BL19的最适培养基为:海藻糖5.10 g/L、蔗糖15.31 g/L、酵母蛋白胨14.79 g/L、酵母浸粉 44.38 g/L、磷酸二氢钾 19.63 g/L、氢氧化钠 4.04 g/L、MgSO4·7H200.20 g/L、VB2 0.50 g/L。(2)L.lactis subsp.lactis BL19的最佳静态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7、接种量1%,30℃培养5-6 h达到最大菌体密度,活菌数可达(8.03±0.59)×109 CFU/mL,较优化前提高了 2.67 倍(优化前(3.00±0.51)×109 CFU/mL)。(3)利用筛选得到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进行5L发酵罐的小试研究,得到最佳的高密度培养工艺为:恒pH值5.5、中和剂为质量分数25%的NH3·H2O)。在发酵罐中菌体生长速度快、菌体密度显着提高,活菌数可达(1.82±1.01)×1010CFU/mL,较高密度培养之前(3.00土0.51)×109 CFU/mL提高了 6.07倍,同时每升培养基节约成本68%。本研究通过对L.lactis subsp.lactis BL19进行高密度培养研究,得到了其低成本、高活菌数的制备工艺,为L.lactissubsp.lactis BL19微生态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郑勇[3](2019)在《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高密度培养与冻干保护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活性直投式发酵剂对发酵乳制品及发酵植物蛋白饮料制品至关重要,而适制性菌株的开发是实现直投式发酵剂生产的关键。本实验以实验室前期研究为基础,考察了7株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挖掘菌株潜在特性;选取1株豆酸奶适制性菌株SCB0469,对其培养条件和高密度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冻干存活率为指标,对SCB0469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研究,获得一种存活率高的保护剂配方,为豆酸奶直投式发酵剂的开发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的抗逆性及耐药性。发现7株乳酸菌均不能在p H≤2.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但SCB0119、SCB0151、SCB0351、SCB0531、SCB0641等5株菌可以在p H3.5MRS液体环境中生长。因此,SCB0119、SCB0151、SCB0351、SCB0531、SCB0641具有一定的耐酸能力。该7株豆酸奶适制性菌株均不能在胆盐浓度≥0.2%的环境中生长。SCB0119、SCB0151两个菌株耐胆盐能力相对较强,可在0.1%的胆盐中生长。利用K-B纸片法研究发现测试菌株全部为多重耐药性菌株,对抑制细胞壁、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三大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2)7株菌中的胞外多糖产生量在49.8~90.1 mg/m L,其中SCB0351、SCB0469的胞外多糖产生量显着高于其他菌株(P<0.05)。对7株乳酸菌发酵液,利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得乳酸菌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CB0119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抑菌圈达到了17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抑菌圈达到了14 mm;SCB0297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抑菌圈达到了16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抑菌圈达到了15 mm;其中SCB0119、SCB0151、SCB0297、SCB0531、SCB0641等5株菌的抑菌效果要高于SCB0351、SCB0469。但对该7株乳酸菌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抑菌发现,7株菌产的胞外多糖均无抑菌作用。(3)对豆酸奶适制性菌株SCB0469进行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该株菌在MRS培养基上可以形成直径1~2 mm的白色菌落,边缘整齐,不透明。在显微镜观察呈球形或卵球形;通过革兰氏染色发现,SCB0469是革兰氏阳性细菌,通过在NCBI网站进行16Sr DNA比对发现该株菌是乳酸乳球菌。(4)对SCB0469高密度培养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 H)和培养基组成(氮源、碳源、生长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为p H6.4,37℃,1%接种量时活菌数最大。酵母提取物为30 g/L,麦芽糖为30 g/L,七水硫酸镁为0.62 g/L,磷酸氢二钾为2 g/L,柠檬酸氢二铵为2 g/L,乙酸钠为5 g/L,吐温-80为1.5 m L。经验证,在此配方下,SCB0469的活菌数可达到4.5×109CFU/m L。(5)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最速上升试验和中心优化组合设计,获得冻干保护剂的最佳配方:谷氨酸钠为9 g/100m L,乳糖为14 g/100m L,甘露醇为6 g/100m L。经验证,在此保护剂方案下,SCB0469的冻干存活率为93.36%±1.27%。

雷敏[4](2018)在《热胁迫下糙皮侧耳菌丝体海藻糖代谢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海藻糖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一种非还原性二糖,其理化性质稳定,在各物种中均有增强胁迫耐受性的报道。高温胁迫是糙皮侧耳农业式栽培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研究热胁迫下糙皮侧耳的海藻糖代谢对于农业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将糙皮侧耳 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from Pleurotusostreatus,PoTPS1)基因原核表达,并检测纯化后蛋白的酶动力学参数,得到PoTPS1蛋白的酶动力学参数如下:Km(G6P)为 0.14 mM,Km(UDPG)为 0.17 mM,Kca为 5.89 s-1 Vmax 为 91.86 nKat.g-1;其次,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为7.4;另外,对热胁迫下糙皮侧耳胞内海藻糖含量的检测发现,40℃热处理15 h后海藻糖的积累最高,为158.88 mg.g-1干菌丝,此时PoTPS1酶活最高,海藻糖降解酶酶活最低,进一步验证了糙皮侧耳中TPS-TPP海藻糖合成途径。(2)在糙皮侧耳中构建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grobacterium tumi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体系:用糙皮侧耳的GPD启动子替代原载体pGL-GPD中的GPD启动子,并命名为Po-gpdOE。优化了四组转化条件,得到最优转化条件为:农杆菌菌株为LBA4404,农杆菌和原生质体的数量比为100:1,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的浓度为0.1 mM,农杆菌与原生质体共孵育时间为18 h;Southern blot实验证实,载体中的HPH基因已整合进糙皮侧耳的基因组;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发现,转化子中有EGFP的表达;转化子有丝分裂稳定性检测发现,超过75%的转化子连续传代培养5代以后仍能保留对潮霉素的抗性,以上结果共同证实了该遗传转化体系的可行性。(3)热胁迫对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有严重的影响,热胁迫一段时间后恢复生长能形成明显的热激后生长圈;添加H202能严重影响菌丝的生长,而在热胁迫的同时添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清除剂 N-乙酸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和维生素 C(VitaminC,VC)后生长得到了部分恢复;对以上不同处理条件下胞内海藻糖含量的检测发现,添加2 mM和8 mM H2O2后胞内海藻糖含量分别提升至117.01和130.15 mg.g-1干菌丝,而在热胁迫的同时添加ROS清除剂2 mM NAC和8 mM VC后海藻糖含量分别回复至85.86和89.23 mg.g-1干菌丝;以上结果表明热胁迫下糙皮侧耳胞内积累的ROS 一方面造成了菌丝的生长损伤,另一方面参与诱导糙皮侧耳胞内海藻糖的合成。(4)另外,本研究探索了海藻糖对糙皮侧耳的保护作用:热胁迫下外源添加海藻糖可促进糙皮侧耳菌丝热胁迫后的恢复生长;通过ATMT构建PoTPS1及糙皮侧耳中性海藻糖酶(Neutral trehalase fromPleurotus ostreafus,PoNTH)的过表达转化子 OE::TPS1 和 OE::NTH,在热胁迫条件下,OE::TPS1-5和OE::TPS1-9内源海藻糖含量增加了 13.60%和13.42%,OE::NTH-2和 OE::NTH-6 内源海藻糖含量减少了 43.07%和 45.06%;OE::TPS1-5 和 OE::TPS1-9 菌丝热胁迫后的恢复生长有一定的促进,而OE::NTH-2和OE::NTH-6菌丝热胁迫后的恢复生长与WT相比受到进一步的抑制;以上结果说明热胁迫下胞内积累的海藻糖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热胁迫对菌丝造成的损伤。

杨昳津[5](2018)在《优良黄酒酵母选育及其乙醇耐受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酒酵母作为贯穿黄酒酿造生产的重要动力源,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黄酒的生产效率与风味品质。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黄酒酵母,不仅可以提高黄酒的生产效率,也为差异化黄酒产品的生产提供菌种储备。黄酒酿造过程中乙醇浓度高达14-20%(v/v),会对酵母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细胞生长与新陈代谢,从而降低黄酒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本论文从传统发酵样品中筛选抗逆性能强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倍体分离制备、紫外诱变、定向驯化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技术选育兼具优良乙醇耐受性和发酵性能的增香型黄酒酵母。通过高通量测序、透射电镜、荧光偏振、GC-MS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进行了乙醇耐受机制的研究。利用选育株进行黄酒的中试酿造,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以及后处理工艺对黄酒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黄酒的主发酵液、酒母和酒糟中分离得到4株起酵能力、产酒精能力和发酵性能较好的黄酒酵母菌株。经5.8S rDNA-ITS测序分析,鉴定所得菌株均为酿酒酵母。分析4株菌对高浓度乙醇、高糖浓度、高浓度乳酸和高渗透压的耐受性,发现BR 20与BR30菌株的综合抗逆性能较好。其中BR20菌株的乙醇耐受性较为突出,可耐受18%(v/v)的乙醇;BR30菌株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发酵7天内的总CO2失重量较BR20菌株高出10.03%。(2)从BR 20和BR 30菌株中分离得到20-Ha4和30-Ha5单倍体。以20-Ha4进行乙醇定向驯化,得到可耐受20%(v/v)乙醇的Et20单倍体;30-Ha5经紫外诱变与克霉唑抗性筛选,得到发酵性能显着提高的CTZ30单倍体。以Et20与CTZ30作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一株二倍体酵母BR129f23(F23),在25%(v/v)乙醇浓度下仍有6.2%的存活率,而其二倍体亲本在20%(v/v)乙醇压力下即无法存活。F23黄酒的乙醇产量比其二倍体亲本高出7.04%-12.44%,风味物质产量高出19.99-26.55%。F23具有更强的产β-苯乙醇、短链和长链脂肪酸乙酯的能力,F23黄酒中含有更多香气活力值(OAV)大于1的风味成分。F23黄酒兼具BR20与BR30黄酒的风味特征,且酒中的果香、醇香与口感等具有最高的感官得分。以上结果表明,该菌种选育策略不仅可得到乙醇耐受与发酵性能明显提高的菌株,还可丰富黄酒风味特征的多样性。(3)对BR20与F23进行全基因组denovo重测序,开发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NP分子标记。两个样本间差异的SNP变异与Indel变异分别占到总变异分型数据的5%与4.5%左右;差异SNP变异主要发生在外显子区域,而Indel变异主要发生在基因上游1Kb区域内、基因下游1Kb区域内及两个基因的上下游交接处。对样本间的差异SNP变异数据进行GO基因注释与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表明F23菌株在从BR20选育进化的过程中,通过调控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及一些生物进程与细胞组分来发挥作用,最终导致F23与BR20间的表型差异。这些差异的SNP分型数据与基因注释结果,为后续解析F23的优良乙醇耐受性提供了关键的资源。(4)分析BR20与F23在乙醇压力下的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发现乙醇压力增加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不超过20%时,两株菌的生长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增加幅度超过30%时,细胞膜完整性显着下降,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乙醇耐受性较好的F23菌株,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速率明显比BR20缓慢,更好地抵御了乙醇的侵害。两株菌的细胞膜流动性均随乙醇压力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膜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也呈下降趋势。F23酵母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BR20高,且细胞膜流动性下降速度明显低于BR20。利用q-PCR分析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的OLE1基因表达情况,发现10%(v/v)乙醇压力下,F23的OLE1表达量提高了13.36倍,BR20仅提高了3.65倍;乙醇压力超过18%(v/v)后,BR20酵母的OLE1无明显表达,细胞基本停止生长,而F23中的OLE1表达量仍比空白高2-4倍。构建过表达OLE1基因的F23菌株,在高浓度乙醇胁迫下,过表达菌株的OLE1表达量与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明显比F23高,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速率更为缓慢。以上标明,酵母在面对乙醇胁迫时,会通过提高OLE1的表达量来保持细胞膜一定范围内的流动性,减缓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速度,减弱乙醇对细胞生长代谢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增强细胞的乙醇耐受性。(5)以F23酵母进行黄酒中试酿造,为F23酵母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醪液内还原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总酸、乙醇与氨基酸态氮含量则逐渐上升。发酵结束时,黄酒中的还原糖、总酸、乙醇与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2.51g/L、5.20g/L、146.04 g/L、2.98 g/L。各指标在发酵前三天变化较大,表明F23是“前急后缓”型黄酒酵母,保证其发酵初期的生长优势是黄酒酿造成功的关键。分析传统杀菌、UHT和HHP处理对黄酒品质的影响。发现,热处理会降低黄酒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HHP却可以提高酒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但UHT和HHP对黄酒中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无显着影响。热处理黄酒的风味特征与生黄酒有明显差异,而经400MPa和600MPa处理10min的黄酒风味特征与生黄酒基本一致。PLSR模型结果显示,热处理会凸显黄酒的谷香味和涩味,HHP则是突出了果香味、绵延性和酒体等感官特性。以600 MPa处理黄酒10 min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黄酒中芳香类物质、中链和长链脂肪酸乙酯的含量,从而显着提高黄酒的风味品质。

周小辛[6](2017)在《面包酵母发酵工艺优化与放大及新型半连续发酵工艺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酵母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能源和医药等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酵母息息相关,因此,研究酵母发酵过程的生理特性,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包酵母是酵母菌种属(Saccharomyces)中的一个分支,它作为食品领域的一种重要微生物被人们广泛应用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面包酵母能够利用面团中的糖类物质,从而进行呼吸代谢产气,使面团变得膨松。而目前的面包酵母生产工艺面临着酵母细胞得率低、活性不足以及抗逆性较差等问题。本课题主要通过研究营养补加策略和过程溶氧控制策略来寻找到面包酵母发酵过程中提高细胞得率和活性的关键点,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面包酵母发酵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产生乙醇。目前的生产工艺是每隔一小时取样,然后利用重铬酸钾滴定方法来监测乙醇的含量,这在工业生产上耗时耗力。本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利用在线采集参数RQ的检测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变化,当RQ在1.0~1.2范围时,发酵液中基本不含乙醇。2、发酵过程N和P的限制会使菌体生长变缓,从而触发面包酵母胞内开始累积海藻糖。目前的补料工艺在发酵前期的N和P的补加速率是偏低的,调整N和P的补加速率之后能够快速累积菌量,让菌体提前进入海藻糖的积累阶段,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实验证明调整N和P的补加速率之后,发酵周期可以从15h进一步缩短到13h。3、发酵前期对菌体进行碳源限制并不会引起海藻糖的提前积累;发酵后期降低搅拌转速,减小通气量,进行溶氧限制能够降低菌体呼吸强度,从而提高菌体得率。发酵后期进行溶氧限制创造了胁迫环境有利于海藻糖的大量累积。4、研究发现,整个发酵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菌体生长阶段和海藻糖积累阶段。在菌体生长阶段,维持高供氧状态,保证N和P的充足,能够使菌量快速累积;在海藻糖积累阶段,溶氧进行限制,在不积累乙醇的前提下提高糖蜜的补加量有助于海藻糖的大量积累。基于此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酵工艺:两阶段半连续发酵工艺。平均生产效率提高到3.7g/(L罐·h),比原始工艺提高了 60.8%,为高效生产高活性酵母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窦宾贤[7](2016)在《两性霉素B生产菌的菌种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是一种七烯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类疾病。两性霉素B的发酵单位会直接影响到其市场价格。因此提升两性霉素B的发酵产量对于其今后在市场上更为广泛的应用会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实验室保藏的菌株ZJB15076进行菌种鉴定,在确定其种属之后以该菌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其在摇瓶发酵时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研究了前体物质添加和剪切力对发酵的影响;在摇瓶发酵优化的基础上将发酵体系放大至5 L发酵罐,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首先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实验室保藏菌株为结节链霉菌(Streptomyces nodosus)。筛选出了适合菌体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适发酵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且最适葡萄糖浓度为45 g/L,最适牛肉膏浓度为40 g/L,最佳碳氮比为1:1。经过优化后两性霉素B的产量可以达到2710mg/L。其次优化了摇瓶发酵条件:发酵液的接种量2%、种子液培养时间48 h、发酵液初始pH为7.0、发酵温度28℃、摇瓶装液液量40 mL,Mg2+添加量0.2 g/L。研究剪切力对发酵的影响时发现,在发酵液内添加一定数量的玻璃珠后能够显着促进AmB的产量,当玻璃珠添加量为每瓶60粒时产量可以达到4563.2 mg/L,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341.1%,利用显微镜观察发酵液的菌体形态发现,菌丝体聚集成团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菌丝体变得松散,这种状态更利于菌种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尖头挡板瓶与平头挡板瓶都能够显着促进AmB产量的提升。在研究Streptomyces nodosus ZJB15076的发酵进程时发现:菌体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接种后第2 d左右AmB开始快速合成,大约在第6 d开始停止增长,第7 d左右产量达到最高,之后继续发酵生物量与产物浓度都开始下降,由于产物的积累和发酵后期菌体裂解,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内的pH明显上升。最后研究了搅拌桨类型、搅拌转速、通气量等对AmB在5L发酵罐中发酵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六直叶圆盘涡轮搅拌器较另外两种类型的搅拌桨更适合AmB的发酵生产,确定最佳搅拌转速为400rpm,最佳通气量为1.5 vvm。实验考察了分阶段控温培养对AmB合成的影响。但结果发现分阶段控温培养对发酵产量的促进效果并不显着,与对照组相比仅增加了5.9%。

陈文明[8](2015)在《酵母抽提物专用高蛋白高RNA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优化》文中指出酵母抽提物(Yeast extract,YE),主要是以酵母细胞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天然产物。其主要成分有多种氨基酸、多肽、核酸(核苷酸、核苷)以及少量B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因而具有很好的营养性、风味性以及功能性。其中营养性主要来自于酵母细胞内蛋白质水解的多肽和氨基酸,风味性主要由酵母细胞内RNA分解产物引起的。故酵母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和RNA含量对于酵母抽提物的品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通过摇瓶初筛以及30 L发酵罐复筛,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菌种室保藏的冻干管酵母菌株中挑选出性能最优的酵母菌株J-5,经检测蛋白质含量平均达62.4%,RNA含量达9.86%,干重41.58 g/L,且发酵活力、海藻糖积累量均较低,为YE生产优良酵母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2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酵母属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以筛选的最优酿酒酵母J-5为研究对象,考察最适培养条件以及最适发酵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此高RNA酿酒酵母最适培养条件为pH 5.0,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酵母浸粉1%,玉米浆1.5%,(NH4)2SO4 1.5%,KH2PO4 0.2%。进一步通过摇瓶培养实验,在优化后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菌体RNA积累量平均达12.6%,菌体干重平均达12.2 g/L。3.利用10 L发酵罐,探究发酵生产RNA最适发酵工艺。通过10 L发酵罐发酵研究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最适通气量为1 vvm,发酵罐最适转速为400 r/min;通过摇瓶实验考察无机盐以及氨基酸对酵母菌株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添加FeSO4对菌体RNA积累量、生物量有一定提高;Asp、Gln、Ser、Leu对于菌体RNA积累量、生物量有较大作用,且最适添加氨基酸为:Ser 0.3%,Gln0.3%,Asp 0.05%,Leu 0.05%。最后通过10 L发酵,探究FeSO4在发酵过程中最佳流速,以及FeSO4和氨基酸在发酵过程中对菌株影响。结果表明最适FeSO4流加速率为2 g/h,发酵过程分别流加FeSO4和氨基酸对菌株生物量和RNA含量有较大提高,相比较于对照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8.3%、18.48%;RNA分别提高了18.9%、7.62%。

李晓明[9](2012)在《面包活性干酵母发酵力衰减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包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属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的一种,它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人类生活实践中应用最早的一类微生物,它也是现代发酵行业的一种重要微生物。它将面团中的可发酵性糖或者细胞内的海藻糖和肝糖利用进行生长和繁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充气蓬松,从而达到面团疏松的目的。因此,酵母是面包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微生物疏松剂,也是面包制品的基本的原料,酵母的生产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高活性干酵母是以固体形式存在但又不失活性的酵母细胞产品。它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常温下能够长期贮存但不失去活性;二是高活性干酵母在一定条件下复水活化后,能恢复到自然状态并具有正常酵母活性;三是细胞含量超过200亿cfu/g,含水量小于6.0%。高活性面包干酵母还具有贮藏时间比较长、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目前,以葡萄糖废糖蜜为原料生产的高活性干酵母技术还不够成熟,产品经脱水处理后活力大幅度降低、不耐干燥、保存能力低、货架期短。因此,提高活性干酵母的发酵力和保存能力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首先采用不同酵母菌株制备活性干酵母,研究其发酵力衰减情况。以最优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研究在不同制备方法、不同储存方式下发酵力衰减情况。通过分析酵母细胞的内溶物如海藻糖等的产生及产量分析发酵力衰减机制。实验表明:葡萄糖废糖蜜所含的微量元素较少,营养不丰富;细胞颗粒不饱满、大小不均匀、杂质较多、破碎程度大;细胞元素组成成分中含对干酵母保存有利的Mn、Fe、Zn等微量元素较少,因此,发酵活力低,不耐贮存。而干酵母中的氮、磷、海藻糖及水分的含量,对它的活性及贮存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干酵母细胞中海藻糖含量为12%一14%左右,含磷量(以P205计算)为含氮量的35%一40%时,水分含量5.O%一6.0%,产品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添加2.5%司盘60和2.0%维生素C在干酵母的活力及保存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干酵母的理化特性、干燥温度、贮存温度及包装方式等单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淡黄色、颗粒均匀的干酵母产品在40℃的干燥温度下,冷库真空或氮气保藏,能够得到较高的活力和保存率。通过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实验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得出水分含量5.5%、司盘60浓度2.6%、维生素C浓度2.0%、干燥温度40℃,活性干酵母的活力及保存率有一定的提高。

安宁[10](2012)在《酵母菌生产海藻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酵母菌产海藻糖的测定方法、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实验室保藏的酿酒酵母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海藻糖较高的菌株SC2,测得其胞内海藻糖含量为48mg/g干重。随后对菌株SC2的破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破壁方法为高温干热法。采用该方法破壁,对酵母提取液中海藻糖的定量方法进行研究,发现DNS-蒽酮硫酸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以菌株SC2为出发菌,通过紫外线(UV)和硫酸二乙酯(DES)逐级诱变处理,并采用NaCl、高糖和乙醇梯度平板进行定向筛选,得到突变株SA12,其胞内海藻糖含量为64mg/g干重,比出发菌株SC2胞内海藻糖含量提高了33%。(3)对突变株SA12的种子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种子培养基成分:葡萄糖40g/L,酵母膏1g/L,蛋白胨20g/L,K2HPO43g/L;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5.5,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并对其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成分:葡萄糖81g/L,玉米浆52g/L,酵母膏1g/L,K2HPO40.9g/L,NaH2PO41.5g/L, MgSO4·7H2O0.26g/L;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5.5,装液量100mL/500mL三角瓶,种龄12h。突变株SA12在优化条件下发酵72h,胞内海藻糖含量达到149mg/g干重,对应产量为3.1g/L。(4)对菌株SA12进行条件胁迫研究。NaCl高渗胁迫时,发现发酵进行到46h时,添加40g/L NaCl,最终酵母胞内海藻糖含量达到227mg/g干重,比未经盐胁迫时的胞内海藻糖含量提高了52%,对应产量为4.82g/L。乙醇胁迫时,发现在对数生长后期添加2%~10%(v/v)的乙醇,并没有提高酵母胞内海藻糖含量,相反随着添加浓度的增高,海藻糖含量逐渐降低。温度胁迫时,发现在67h、68h和69h时分别采用37℃、39℃和41℃进行热激,胞内海藻糖含量均提高了12%,热激温度越高,所用热激时间越短。(5)对菌株SA12进行补料分批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最佳初糖浓度为40g/L;最佳补糖时间为12h;相对溶氧控制策略为0~16h控制在20%~30%,16~72h控制在0~10%。采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和NaCl胁迫方式对该菌进行7L发酵罐初步发酵试验,最终生物量为23.3g/L,胞内海藻糖含量为229mg/g干重,产量为5.4g/L。(6)应用Logistic模型、DoseResp模型、Boltzmann模型和SGompertz模型对分批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形成的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所得拟合模型基本反映了海藻糖的分批发酵过程。

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酵母内海藻糖积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酵母内海藻糖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格氏乳杆菌体外筛选及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乳酸菌
    1.2 格氏乳杆菌
        1.2.1 格氏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2.2 格氏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1.3 高密度培养
        1.3.1 高密度培养概述
        1.3.2 高密度培养的影响因素
        1.3.3 高密度培养方法
        1.3.4 高密度培养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格氏乳杆菌的活化
        2.2.2 格氏乳杆菌的指标测定
        2.2.3 格氏乳杆菌体外筛选试验
        2.2.4 格氏乳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研究
        2.2.5 格氏乳杆菌培养基优化
        2.2.6 格氏乳杆菌静态培养条件优化
        2.2.7 格氏乳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2.2.8 格氏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
        2.2.9 Bio screen C系统试验参数
        2.2.10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格氏乳杆菌体外筛选试验测定结果
        3.1.1 人工胃肠液耐受性测定结果
        3.1.2 胆盐耐受性测定结果
    3.2 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研究
    3.3 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培养基优化结果
        3.3.1 碳源优化结果
        3.3.2 氮源优化结果
        3.3.3 碳氮总量及比例优化结果
        3.3.4 缓冲盐优化结果
        3.3.5 微量元素优化结果
        3.3.6 生长因子优化结果
        3.3.7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3.4 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静态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3.5 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生长曲线绘制
    3.6 格氏乳杆菌IMAU FB017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
        3.6.1 发酵罐恒pH的优化结果
        3.6.2 发酵罐中和剂的优化结果
        3.6.3 发酵罐气体成分的优化结果
        3.6.4 发酵罐小试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BL19的高密度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发酵剂
    1.2 乳酸菌
    1.3 乳酸乳球菌
        1.3.1 乳酸乳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1.3.2 乳酸乳球菌在不同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1.4 高密度培养
        1.4.1 高密度培养概述
        1.4.2 影响高密度培养的因素
        1.4.3 高密度培养的方法
    1.5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2 材料与试剂
    2.3 培养基
        2.3.1 M17培养基
        2.3.2 脱脂乳培养基
    2.4 仪器与设备
    2.5 试验方法
        2.5.1 菌种的纯化与保存
        2.5.2 菌种的活化
        2.5.3 菌体密度的测定
        2.5.4 活菌数的测定
        2.5.5 pH值的测定
        2.5.6 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研究
        2.5.7 Bioscreen C系统试验参数
        2.5.8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6 L.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优化
        2.6.1 L.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碳源优化
        2.6.2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氮源优化
        2.6.3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碳氮总量及比例优化
        2.6.4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缓冲盐优化
        2.6.5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微量元素优化
        2.6.6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生长因子优化
        2.6.7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培养基主成分响应面优化
    2.7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静态培养条件优化
    2.8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研究
    3.2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静态培养基优化
        3.2.1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培养基碳源优化
        3.2.2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培养基氮源优化
        3.2.3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培养基碳氮总量及比例优化
        3.2.4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培养基缓冲盐的优化
        3.2.5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培养基微量元素的优化
        3.2.6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培养基生长因子的优化
        3.2.7 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培养基各主成份的优化及验证
    3.3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静态培养条件优化
    3.4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生长曲线的绘制
    3.5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高密度发酵工艺的优化
        3.5.1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发酵罐恒pH值的优化
        3.5.2 L. lactis subsp. lactis BL19发酵罐中和剂的优化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高密度培养与冻干保护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大豆及豆酸奶
    1.2 豆酸奶研究现状
    1.3 豆酸奶适制性发酵剂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4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概述
        1.4.1 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因素
        1.4.2 高密度培养的方法
    1.5 冷冻干燥及冻干保护剂
        1.5.1 冷冻干燥原理
        1.5.2 冻干保护剂
    1.6 研究内容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试剂及来源
        2.1.4 主要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活化
        2.2.2 菌种鉴定
        2.2.3 .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生物学特性
        2.2.4 优化培养环境
        2.2.5 优化培养基
        2.2.6 最速上升试验对中心点的确定
        2.2.7 Box-Benhnken试验设计
        2.2.8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与优化
        2.2.9 发酵剂质量评价
        2.2.10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学特性分析及菌种鉴定
        3.1.1 适制性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3.1.2 菌种鉴定
    3.2 培养条件优化
        3.2.1 SCB0469菌株生长曲线
        3.2.2 优化培养环境
    3.3 优化培养基
        3.3.1 碳源对具体密度的影响
        3.3.2 氮源对菌体密度的影响
        3.3.3 缓冲盐对菌体密度的影响
        3.3.4 微量元素对菌体密度的影响
        3.3.5 最速上升试验对中心点的确定
        3.3.6 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3.3.7 响应面分析
        3.3.8 优化培养基的确定
    3.4 冻干保护剂优化
        3.4.1 冻干保护剂的单因素结果分析
        3.4.2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及分析
        3.4.3 最速上升实验及中心点的确定
        3.4.4 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
        3.4.5 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3.4.6 响应面分析
        3.4.7 最优保护剂配方的确定
        3.4.8 发酵剂的质量评价
4.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乳酸菌耐药性与安全
        4.1.2 缓冲盐对菌体生长的研究
        4.1.3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4.2 结论
    4.3 创新之处
    4.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热胁迫下糙皮侧耳菌丝体海藻糖代谢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受热胁迫的研究
        1.2.1 热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2.2 植物耐热机制的研究
        1.2.3 耐热型植株的育种
    1.3 真菌受热胁迫的研究
        1.3.1 热胁迫对真菌的影响
        1.3.2 真菌耐热机制的研究
        1.3.3 真菌耐热菌株的选育
        1.3.4 食用菌中热胁迫的相关研究
    1.4 生物体中海藻糖研究的进展
        1.4.1 海藻糖对生物体的保护作用
        1.4.2 海藻糖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1.5 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5.1 真菌转化宿主类型
        1.5.2 真菌转化的转化方法
    1.6 真菌中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6.1 真菌中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特点
        1.6.2 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培养及保存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及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糙皮侧耳PoTPS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糙皮侧耳总RNA的提取
        2.2.3 糙皮侧耳总RNA中DNA的消化
        2.2.4 糙皮侧耳cDNA的制备
        2.2.5 糙皮侧耳总DNA的提取
        2.2.6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2.2.7 糙皮侧耳PoTPS1及NTH基因的克隆
        2.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2.9 大肠杆菌的转化
        2.2.10 PoTPS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11 农杆菌转化载体的构建
        2.2.12 农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2.2.13 农杆菌的转化
        2.2.14 糙皮侧耳原生质体的制备
        2.2.15 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检测
        2.2.16 糙皮侧耳潮霉素耐受浓度的筛选
        2.2.17 糙皮侧耳的转化
        2.2.18 糙皮侧耳TPS1和NTH过表达转化子的构建
        2.2.19 PoTPS1的原核表达
        2.2.20 PoTPS1原核表达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2.2.21 PoTPS1蛋白的纯化
        2.2.22 PoTPS1酶动力学参数的检测
        2.2.23 粗酶液的提取
        2.2.24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2.2.25 PoTPS1酶活的检测
        2.2.26 海藻糖合成代谢途径其它酶酶活的检测
        2.2.27 ROS清除相关的酶活检测
        2.2.28 海藻糖含量的检测
        2.2.29 荧光定量PCR
        2.2.30 农杆菌菌株的筛选
        2.2.31 糙皮侧耳农杆菌转化条件的优化
        2.2.32 糙皮侧耳转化子的PCR验证
        2.2.33 糙皮侧耳转化子的Southern blot验证
        2.2.34 糙皮侧耳转化子报告基因表达的检测
        2.2.35 糙皮侧耳转化子有丝分裂稳定性的检测
        2.2.36 糙皮侧耳菌丝的处理
        2.2.37 糙皮侧耳菌丝胞内ROS的检测
        2.2.38 糙皮侧耳菌丝MDA水平的检测
        2.2.39 数据处理
第三章、糙皮侧耳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oTPS1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3.2.2 PoTPS1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3.2.3 纯化后PoTPS1蛋白的酶动力学分析
        3.2.4 PoTPS1的活性与海藻糖含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3.2.5 Trep和NTH酶活与海藻糖含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糙皮侧耳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潮霉素浓度的确定
        4.2.2 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测定
        4.2.3 转化用农杆菌菌株的筛选
        4.2.4 糙皮侧耳转化子的筛选和鉴定
        4.2.5 糙皮侧耳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4.2.6 转化子报告基因的表达
        4.2.7 转化子有丝分裂稳定性检测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糙皮侧耳热胁迫下海藻糖合成与ROS和菌丝生长的关系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热胁迫抑制了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
        5.2.2 热胁迫促进糙皮侧耳菌丝胞内ROS的积累
        5.2.3 ROS抑制了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
        5.2.4 H_2O_2诱导了糙皮侧耳菌丝胞内海藻糖的合成
        5.2.5 外源添加海藻糖有利于糙皮侧耳菌丝热胁迫后的恢复生长
        5.2.6 TPS1和NTH基因过表达转化子的构建及生理特性的检测
        5.2.7 内源海藻糖含量的升高有利于糙皮侧耳菌丝热胁迫后的恢复生长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优良黄酒酵母选育及其乙醇耐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酒简介
    1.2 黄酒的营养保健价值
    1.3 黄酒产业发展现状
    1.4 优良黄酒酵母的选育意义及研究现状
    1.5 酵母的乙醇耐受性
        1.5.1 细胞膜与乙醇耐受性
        1.5.2 氨基酸与乙醇耐受性
        1.5.3 热休克蛋白与乙醇耐受性
        1.5.4 海藻糖与乙醇耐受性
        1.5.5 质子跨膜梯度与乙醇耐受性
        1.5.6 酵母乙醇耐受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论文研究意义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优良抗逆黄酒酵母的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来源
        2.2.2 主要试剂
        2.2.3 培养基
        2.2.4 主要仪器设备
        2.2.5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酵母菌的初筛结果
        2.3.2 分子鉴定结果
        2.3.3 酵母菌的抗逆性结果分析
        2.3.4 底物利用率与乙醇产率结果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种间融合构建具有优良发酵及乙醇耐受性的黄酒酵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
        3.2.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2.4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黄酒酵母单倍体的分离与制备
        3.3.2 乙醇驯化后酵母菌株的乙醇耐受性
        3.3.3 酵母的UV诱变条件
        3.3.4 CTZ抗性酵母的获得
        3.3.5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3.3.6 流式细胞仪分析酵母倍性
        3.3.7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功能验证
        3.3.8 融合子酿造黄酒的理化性能分析
        3.3.9 融合子酿造黄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变异检测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种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测序样本基因组检测结果
        4.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质控
        4.3.3 基因组的比对结果
        4.3.4 SNP位点的检测与注释
        4.3.5 Indel的检测与注释
        4.3.6 BR20 vs F23差异基因注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融合子酵母F23优良乙醇耐受性的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种
        5.2.2 培养基
        5.2.3 主要试剂
        5.2.4 主要设备
        5.2.5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乙醇胁迫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5.3.2 乙醇压力对酵母细胞形态的影响
        5.3.3 BR20与融合子F23在不同乙醇压力下的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5.3.4 BR20与融合子F23在不同乙醇压力下的细胞膜流动性变化
        5.3.5 不同乙醇压力对BR20与F23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影响
        5.3.6 基于SNP分型数据筛选细胞膜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差异基因
        5.3.7 乙醇压力下BR20与F23中OLE1基因表达与相关表型变化
        5.3.8 过表达OLE1基因菌株的构建
        5.3.9 过表达OLE1基因后菌株的表型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融合子酵母F23的生产应用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种
        6.2.2 培养基
        6.2.3 主要试剂
        6.2.4 主要仪器
        6.2.5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还原糖变化
        6.3.2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总酸变化
        6.3.3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乙醇含量变化
        6.3.4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
        6.3.5 微生物分析结果
        6.3.6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理化性能的影响
        6.3.7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6.3.8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6.3.9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风味特征的影响
        6.3.10 不同黄酒的感官评定结果
        6.3.11 不同黄酒的感官特性和风味物质间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7.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致谢
附录

(6)面包酵母发酵工艺优化与放大及新型半连续发酵工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酵母菌
    1.2 面包酵母
    1.3 海藻糖
        1.3.1 海藻糖的发现
        1.3.2 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1.3.3 海藻糖的生物学功能
        1.3.4 海藻糖的合成
        1.3.5 海藻糖的分析检测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出发菌株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试剂配制
    2.5 培养基配方
    2.6 培养方法
        2.6.1 无糖面包酵母平板培养
        2.6.2 无糖面包酵母摇瓶培养
        2.6.3 无糖面包酵母种子培养
    2.7 测定方法
        2.7.1 菌体浓度(g/L)测定
        2.7.2 酵母干物质百分含量测定
        2.7.3 蛋白质含量测定
        2.7.4 发酵液中乙醇含量测定
        2.7.5 海藻糖含量测定
        2.7.6 发酵液总糖含量测定
第三章 影响面包酵母得率及活性的主要因素考察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对照组设计
        3.2.2 N源对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3.2.3 P源对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3.2.4 发酵前期碳源限制实验考察
        3.2.5 后期溶氧限制实验考察
    3.3 实验结果
    3.4 结果分析
        3.4.1 发酵过程残糖变化分析
        3.4.2 发酵过程发酵液中PO_4~(-3)和NH_4~+变化分析
        3.4.3 菌体生长规律
        3.4.4 胞内海藻糖、蛋白和干物质变化规律
        3.4.5 细胞得率变化规律
        3.4.6 面包酵母发酵活力与抗逆性关系
        3.4.7 发酵过程乙醇的含量与RQ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磷补入方式对面包酵母发酵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工艺控制
        4.2.2 检测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均匀环境对面包酵母发酵过程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STR-STR反应器系统
        5.2.2 STR-PFR反应器系统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阶段半连续新型发酵工艺
    6.1 引言
    6.2 两阶段半连续发酵实验设计
    6.3 工艺控制与测定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两性霉素B生产菌的菌种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两性霉素B研究进展
        1.2.1 两性霉素B简介
        1.2.2 两性霉素B的抗菌机理
        1.2.3 两性霉素B的生物合成途径
        1.2.4 两性霉素B衍生物
        1.2.4.1 两性霉素B分子结构修饰
        1.2.4.2 新剂型的研究
    1.3 发酵过程影响因素
        1.3.1 碳源
        1.3.2 氮源
        1.3.3 微量元素
        1.3.4 前体物质
        1.3.5 温度的控制
        1.3.6 发酵液pH控制
        1.3.7 菌体浓度
        1.3.8 发酵体系的放大
    1.4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两性霉素B生产菌的菌种鉴定及培养基成分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菌种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2.3 实验主要药品与试剂
        2.2.4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菌种保藏
        2.3.2 培养基接种
        2.3.3 培养方法
        2.3.4 分析方法
        2.3.5 菌种鉴定
        2.3.5.1 生理生化鉴定
        2.3.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6 系统发育学分析
        2.3.7 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2.3.8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2.3.9 复合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2.3.10 复合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2.3.11 碳氮比对发酵的影响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两性霉素B的 HPLC分析方法
        2.4.2 固体培养基筛选
        2.4.3 生理生化鉴定
        2.4.4 16SrDNA序列测序结果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2.4.5 碳源对两性霉素B产量的影响
        2.4.6 不同氮源对两性霉素B产量的影响
        2.4.7 复合碳源对两性霉素B产量的影响
        2.4.8 复合氮源对两性霉素B产量的影响
        2.4.9 碳氮比对两性霉素B产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性霉素B的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种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2.3 实验主要试剂
        3.2.4 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保藏
        3.3.2 培养方法
        3.3.2.1 种子培养
        3.3.2.2 发酵培养
        3.3.3 分析方法
        3.3.3.1 生物量测定
        3.3.3.2 产物的HPLC检测
        3.3.4 培养条件优化
        3.3.4.1 接种量的优化
        3.3.4.2 种龄的优化
        3.3.4.3 最适培养温度的优化
        3.3.4.4 微量元素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3.3.4.5 摇瓶装液量的优化
        3.3.4.6 发酵初始p H的优化
        3.3.4.7 前体物质添加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3.3.4.8 Streptomyces nodosus ZJB15076 的发酵进程
        3.3.4.9 剪切力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接种量的优化
        3.4.2 种龄的优化
        3.4.3 最适培养温度的优化
        3.4.4 微量元素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3.4.5 摇瓶装液量的优化
        3.4.6 发酵初始pH的优化
        3.4.7 前体物质添加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3.4.8 Streptomyces nodosus ZJB15076 发酵进程
        3.4.9 剪切力对发酵产量的影响
        3.4.9.1 添加玻璃珠对发酵的影响
        3.4.9.2 挡板瓶对发酵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L发酵罐中两性霉素B发酵参数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菌种
        4.2.2 实验主要仪器
        4.2.3 实验主要试剂
        4.2.4 培养基
        4.2.5 搅拌桨规格
        4.2.6 菌种保藏
        4.2.7 发酵罐操作
        4.2.7.1 种子培养
        4.2.7.2 发酵罐灭菌
        4.2.7.3 发酵罐接种
        4.2.7.4 发酵培养
        4.2.8 分析方法
        4.2.8.1 葡萄糖检测
        4.2.8.2 生物量测定
        4.2.8.3 产物的HPLC检测
        4.2.9 发酵参数优化
        4.2.9.1 Streptomyces nodosus ZJB15076在5 L机械搅拌罐中的发酵特性
        4.2.9.2 搅拌桨类型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2.9.3 搅拌转速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2.9.4 通气量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2.9.5 分阶段控制温度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4.3.2 Streptomyces nodosus ZJB15076在5 L机械搅拌罐中的发酵特性
        4.3.3 搅拌桨类型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3.4 搅拌转速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3.5 通气量对两性霉素B合成的影响
        4.3.6 分阶段控制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8)酵母抽提物专用高蛋白高RNA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酵母抽提物的概述
    1.2 酵母抽提物特性
        1.2.1 蛋白质功能特性
        1.2.2 RNA功能特性
        1.2.3 酵母抽提物的营养性
        1.2.4 酵母抽提物的风味性
        1.2.5 酵母抽提物的功能性
    1.3 酵母抽提物专用酵母
        1.3.1 酵母特性
        1.3.2 高RNA酵母生产技术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论文立体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酵母菌株的选育及鉴定
    2.1 引言
    2.2 主要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分析方法
        2.2.4 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的分离纯化
        2.3.2 酵母菌株的摇瓶初筛
        2.3.3 酵母菌株的发酵复筛
        2.3.4 酵母菌的观察
        2.3.5 酵母生理生化特性
        2.3.6 菌种的保藏
        2.3.7 菌种鉴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种的纯化与保藏
        2.4.2 摇瓶的初筛
        2.4.3 小试发酵复筛
        2.4.4 菌株形态观察
        2.4.5 生理生化特征
        2.4.6 菌种的鉴定
    2.5 小结
第3章 酿酒酵母培养条件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分析
        3.2.1 原料与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分析方法
        3.2.4 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条件
        3.3.2 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氮磷源
        3.3.3 最适发酵培养基
        3.3.4 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生物量及RNA积累变化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温度对酿酒酵母影响
        3.4.2 pH对酿酒酵母的影响
        3.4.3 摇床转速对酿酒酵母的影响
        3.4.4 碳源的筛选
        3.4.5 氮源的筛选
        3.4.6 磷源的筛选
        3.4.7 碳氮磷营养源正交试验并确立最适培养基
        3.4.8 发酵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RNA积累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酿酒酵母10L发酵罐发酵工艺的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分析方法
        4.2.4 主要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发酵罐参数优化
        4.3.2 发酵流加液优化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发酵通气量的选择
        4.4.2 发酵罐转速的选择
        4.4.3 无机盐对发酵影响
        4.4.4 氨基酸对发酵影响
    4.5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论文

(9)面包活性干酵母发酵力衰减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酵母菌的微生物学特性
    1.2 面包酵母的种类特征
        1.2.1 面包酵母的种类
        1.2.2 面包酵母的作用
    1.3 高活性面包干酵母的生产
        1.3.1 处理糖蜜
        1.3.2 空气除菌
        1.3.3 酵母的扩大培养
        1.3.4 分离洗涤
        1.3.5 鲜酵母
        1.3.6 干燥过程
        1.3.7 包装
    1.4 高活性干酵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1 中国活性干酵母工业的发展现状
        1.4.2 活性干酵母的市场特征
        1.4.3 世界酵母产业的发展现状
    1.5 高活性干酵母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5.1 高活性干酵母行业存在的问题
        1.5.2 高活性干酵母发展前景
    1.6 影响活性干酵母活力与稳定性研究
        1.6.1 活性干酵母细胞组分的方法研究
        1.6.2 保护剂的理化性质研究
    1.7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活性干酵母菌株对发酵力衰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废糖蜜中总糖和还原糖的研究
        2.4.2 废糖蜜中含氮量的测定
        2.4.3 废糖蜜中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4.4 干酵母主要活性指标的方法研究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两种废糖蜜的组成成分差异研究
        2.5.2 两种废糖蜜为原料生产酵母的活性差异研究
        2.5.3 两种废糖蜜为原料生产酵母的颗粒形态研究
        2.5.4 两种废糖蜜为原料生产酵母的元素组成成分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酵母细胞内物质如海藻糖对发酵力衰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发酵培养基
        3.2.5 发酵培养
        3.2.6 海藻糖的提取方法及工艺
        3.2.7 海藻糖的测定方法
        3.2.8 冷三氯乙酸萃取物的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温度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3.3.2 pH值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3.3.3 添加的NaCl质量分数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3.3.4 正交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制备方法对活性干酵母发酵力衰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菌种
        4.2.2 发酵培养基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发酵条件对酵母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4.3.2 细胞内化学组成对酵母发酵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储存方式对活性干酵母发酵力衰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试剂
    5.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5.4 实验方法
        5.4.1 不同种类的干酵母理化特性研究
        5.4.2 影响干酵母活力的单因子实验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各种活性干酵母的理化特性比较
        5.5.2 干燥温度对干酵母活性的影响
        5.5.3 贮存温度对干酵母活性的影响
        5.5.4 包装方式对干酵母活性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10)酵母菌生产海藻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前言
    1.2 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1.3 海藻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功能
    1.4 海藻糖对生物质保护作用的机理
    1.5 海藻糖的应用
    1.6 海藻糖的生物合成途径
    1.7 海藻糖的生产方法
    1.8 酵母生产海藻糖的研究概况
    1.9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0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出发菌株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3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培养方法
        2.2.2 诱变方法
        2.2.3 平板筛选方法
        2.2.4 摇瓶筛选方法
        2.2.5 酿酒酵母破壁方法
        2.2.6 测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酿酒酵母中海藻糖的破壁提取方法的研究
        3.1.1 酿酒酵母破壁方法的选择
        3.1.2 高温破壁时间和温度的优化
    3.2 海藻糖的定性定量分析
        3.2.1 纸层析结果
        3.2.2 HPLC测糖结果
        3.2.3 DNS-蒽酮硫酸法测海藻糖的研究
    3.3 海藻糖高产菌的选育
        3.3.1 种子生长曲线的测定
        3.3.2 诱变时间的确定
        3.3.3 海藻糖产生菌的选育结果
        3.3.4 海藻糖产生菌的选育谱系
        3.3.5 菌株SA12 遗传稳定性研究
    3.4 摇瓶培养条件的优化
        3.4.1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3.4.2 SA12 酵母菌株发酵生产海藻糖过程曲线
        3.4.3 海藻糖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4.4 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RSM)分析实验
        3.4.5 发酵条件的优化
    3.5 胁迫诱导条件对酿酒酵母菌体生长和海藻糖生物合成的影响
        3.5.1 NaCl对酿酒酵母菌体生长和海藻糖生物合成的影响
        3.5.2 乙醇对酿酒酵母菌体生长和海藻糖生物合成的影响
        3.5.3 高温对酿酒酵母菌体生长和海藻糖生物合成的影响
    3.6 补料分批发酵的研究
        3.6.1 最适初糖浓度的确定
        3.6.2 最适补糖时间的确定
        3.6.3 溶氧对酿酒酵母产海藻糖的影响
        3.6.4 7L罐补料分批发酵产海藻糖的研究
    3.7 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3.7.1 菌体生长模型
        3.7.2 底物消耗模型
        3.7.3 产物形成模型
    3.8 结论
    3.9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酵母内海藻糖积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格氏乳杆菌体外筛选及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D]. 郭艳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BL19的高密度培养研究[D]. 董安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豆酸奶适制性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高密度培养与冻干保护剂研究[D]. 郑勇.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4]热胁迫下糙皮侧耳菌丝体海藻糖代谢调控研究[D]. 雷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优良黄酒酵母选育及其乙醇耐受机制研究[D]. 杨昳津. 上海理工大学, 2018(04)
  • [6]面包酵母发酵工艺优化与放大及新型半连续发酵工艺探索[D]. 周小辛.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7]两性霉素B生产菌的菌种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D]. 窦宾贤.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 [8]酵母抽提物专用高蛋白高RNA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优化[D]. 陈文明. 湖北工业大学, 2015(07)
  • [9]面包活性干酵母发酵力衰减机制的研究[D]. 李晓明. 齐鲁工业大学, 2012(09)
  • [10]酵母菌生产海藻糖的研究[D]. 安宁. 江南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酵母中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