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德喜辨治IgA肾病医案两则论文_王磊,闫德喜

闫德喜辨治IgA肾病医案两则论文_王磊,闫德喜

王磊 闫德喜

(大连旅顺口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41)

【摘要】 IgA肾病是以反复发作性的肉眼或镜下血尿,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或以IgA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闫教授采用独特的用药经验和辨证思维在临床上取得捷效。

【关键词】 IgA肾病;闫德喜;名医经验;医案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39-02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我国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以反复发作性的肉眼或镜下血尿,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或以IgA沉积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1]。占原发肾小球病的30%-40%。本病多预后不良,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约有1~2%的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闫教授医术精湛,博学多思,常有疑难杂病到此便迎刃而解,今有IgA肾病病案两则,介绍如下。

1.病案介绍

1.1 患者段某,女,45岁,于2014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该患自2001年起,反复感冒,下肢浮肿,大便溏泄,见肉眼血尿,尿蛋白(++),曾经大连市中山医院诊断为IGA肾病。肾组织病理检查见:肾系膜中重度增生。服用雷公藤片1年,副作用明显。10余年间治疗无数,均未见疗效。患者平素易感冒,畏冷,下肢水肿,腰膝酸软,近期急躁,出现脱发,盗汗,咽痛,面色晦暗。便稀,日2~3次,服稍微冷食即腹泻。舌淡苔白,脉沉弱。处方:黄芪60g,麻黄10g,防己10g,防风10g,肉桂10g,玄参30g,水蛭10g,土虫10g,熟地30g,生麦芽10g,川楝子10g,益母草30g。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因有表虚不固,风水之症。加熟地、肉桂、玄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川楝子、生麦芽疏肝解郁;水蛭、土虫,益母草活血化淤,调经通络。二诊时,月经来潮,水肿消失,仍胃肠不适,食冷即腹泻。辨为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活血通络。方以黄芪60g,炒白术15g,熟地黄30g,当归15g,陈皮10g,砂仁5g,水蛭5g,土虫10g,益母草30g,仙鹤草30g,姜枣同服。方以白术、当归、陈皮、砂仁温中健脾,化湿止泻;熟地、当归补肾养血;益母草、仙鹤草活血止血。三诊:咽部发白,便溏,自测尿蛋白消失,舌淡苔白,脉沉细。上方加附子,肉桂,山药,党参以温中固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闫老说,咽部为肾经络脉所过之处,如咽部色白,是肾阳虚,故加附子、肉桂,温补肾阳。

之后方中必加附子、肉桂随证加减,量大力专为闫老师的用药特色。后期患者五次化验尿常规,显示蛋白潜血消失。本病治疗时间半年,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水肿、腰膝酸软消失,面色红润,大便成形日一次。患者治愈。

1.2 患者范某,男,64岁,于2014年8月3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四年前出现反复感冒,水肿乏力,肉眼血尿,在省级医院诊断为IGA肾病。四年间经中医西医治疗,用药无数,均未见明显疗效。患者平素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时有耳鸣、盗汗。现症见双下肢肿胀,眼睑肿,手足心热,心悸、气短,胸闷,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尿常规查:潜血2+,蛋白2+,有颗粒管型。

处方:黄芪60g,太子参10g,五味子10g,麦冬15g,雷公藤10g,水蛭10g,益母草30g,川萆薢15g,威灵仙15g,仙鹤草30g,茜草15g,生地30g,地骨皮30g。辨证为肾络淤阻,心肾不交。方以生脉饮加减。用太子参、五味子、麦冬滋补心阴,加黄芪为阴中求阳之义。心阳得济则下济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行则心火不亢。雷公藤,味苦辛,性凉,有祛风除湿,杀虫解毒,具有免疫抑制作用[2]。本品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及中枢损害,因此闫老用药谨慎,不连续用药。生地、地骨皮合用,滋阴凉血清热。仙鹤草、茜草活血止血。水蛭,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退肿。川萆薢、威灵仙祛风通络,分清别浊。二诊时,患者心悸气短胸闷明显改善,水肿消失,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症状好转,效不更方,服药一个月后,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消失,颗粒管型消失。服药8个月后,2015年4月30日,查尿蛋白、潜血消失,颗粒管型消失,余症好转,患者治愈。

2.辨治分析

闫老认为本病病位在肾,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外基质增多,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部分患者肾活检已发展为肾小球硬化。因此以扶正驱邪为治疗原则。扶正为本,驱邪为标,标本同治。扶正则免疫复合物生成减少,驱邪即活血通络,将沉积的免疫复合物清除。恢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治疗根据气血阴阳辨证论治配以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从八纲辨证分析,第一例患者畏冷,反复感冒,水肿,腹泻,面晦暗,舌淡苔白脉沉弱属于阳虚。第二例患者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沉细属于阴虚。从脏腑辨证考虑,第一例患者,属于肺、脾、肾阳虚。第二例患者属于心肾阴虚,心肾不交。因此治疗上,前者采用温补肺脾肾的方法,以玉屏风散、附子理中汤及八味地黄丸加减。后者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以生脉饮及六味地黄丸加减。同时用土茯苓、川萆薢、威灵仙、水蛭、土虫,及益母草活血化瘀、分清别浊的作用改善肾的血流量,改善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闫老在本病治疗后期采用阴阳双补,方用左归饮,右归饮调理善后。由于辨证清晰,思路明确,临床疗效肯定,两例患者服药半年,八个月得以治愈。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10.

[2]刘公望.解密中医处方-对症下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60.

论文作者:王磊,闫德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闫德喜辨治IgA肾病医案两则论文_王磊,闫德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