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教学初探论文_史瑜琳

小学古诗文教学初探论文_史瑜琳

史瑜琳(常州市朝阳桥小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古诗文教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从氛围激趣、朗读引趣、活动延趣三个方面,讲述了自身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古诗文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57-01

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学期全面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也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篇目,可见,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学校看展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华古诗文伴我行”主题校本课程研究。我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氛围激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古诗词的接触很少,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读本的热情,是我们在古诗词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为学生创设一个浓厚的诗词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先决条件。

搞好硬件。

教室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物理空间,更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们紧紧抓住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的契机,利用校园文化的创设,在班级中发挥墙壁、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将一系列经典名句制版上墙,引得同学们驻足观看。

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为校园添诗韵”的活动,我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此项活动,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上诗句,形成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校园里的花草脉脉传“情”,教室内空白的墙壁开始“说话”,喧闹的走廊变得书声朗朗……校园无处不飞诗,班级处处古韵浓。

解决软件。

老师利用课堂内外加强古诗词的宣传力度:在课堂教学的导语、过渡语或总结时有意识地加入古诗词的内容;利用晨会、班队课讲述有关古代名人的奇闻逸事……小学阶段的孩子,有明显的“向师性”,乐于模仿老师的语言行为,老师的身体力行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点上,学生学习古诗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朗读引趣

古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决不应该是“解剖+死记硬背”,以读为本才是其教学的“终南捷径”。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古诗文教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能让学生体会“个中三昧”。

1、朗读出韵味。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它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大声朗读。大声朗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朗读时按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让他们在摇晃中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垓下歌》时,学生初读诗文时不明句读,完全破坏了诗歌的节奏。我首先解决“垓、兮、骓、虞”等字音词义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划节奏,明确“兮”在诗句节奏中的作用。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初步感受古诗韵味的魅力。

2、吟读出情味。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学生若能透过字眼,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词的儿女情,山水音,田园乐……也就读出了诗词的动情点。

仍以教学《垓下歌》为例,这首诗并没有出现在古诗文读本中,是我在教学《大风歌》时补充的,补充了相关背景资料后,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吟出了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意气风发,读出了项羽“虞兮虞兮奈若何”中英雄末路的无奈与悲凉。

3、心读出品味。

读古诗文重在品味,学生在读出韵味、读出情味之后,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无声心读,是在与诗人词人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而达到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目的。品读诗文,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慨叹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之心……

这样,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读,甚至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跳出作者构置的精神圈子,寻找诗的新的生命,获得独特的感受。

三、活动延趣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古诗词的学习要走出狭隘的课堂,课内得法,课外发展。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古诗文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当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我常结合活动课开展如“诗海撷趣”“走进古诗天地”等竞赛性、趣味性活动,学生兴趣盎然,感受着诵读古诗词的快乐。

古代诗词集合了形声韵律之美感大成,有不少古诗作词的歌曲特别适合在诗歌学习阶段欣赏,与诗歌教学相得益彰。李白的《静夜思》、 白居易的《花非花》、李煜的《虞美人》 、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诗词学生可听可唱,通过歌咏,学生更能深切的领略诗歌的情感美、音律美。

古诗词的学习与积累,为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积累了不少古诗词后,虽然对意思还不完全理解,但作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引用一些古诗句,这些诗句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孙某的《春之韵》里这样描述:“在贺知章的眼中,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韩愈心里,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苏轼笔下,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句诗文,为学生的作文抹上了亮丽的色彩。

在这次学校举办的“六一节”征文活动中,同学们或以诗入文,或畅谈品诗心得,或仿照课文模式写起了文包诗,广受好评。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培植诗心,营造诗意,古诗词课外阅读教学一定会“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

论文作者:史瑜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小学古诗文教学初探论文_史瑜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