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分类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论文_申敏

翻转课堂与分类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论文_申敏

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中学 申敏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至理名言。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育人原则。如何转变教育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潜心探究的永恒主题。分类教学在大家的呼喊中应运而生。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真谛在于教人要“因其材”,才能使人“尽其材”,分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理论依据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加德纳在书中提出了八种智能形式: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更为全面的阐释了人们的智力构造。

(三)“翻转课堂”的主要内容

翻转课堂是指以课堂面授教学为基础,再利用多种教学技术工具来实现教学流程重组的一种较为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面授教学时,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化的交流或开展课堂活动。课后,学生还要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答疑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四)关于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具体做法

(一)学生分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写作教学,首先要对学写作的差异性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了解非智力因素如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A、知识丰富型:这类学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较明显,爱读书,爱交流,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较丰富,对问题有一定的见解。

B、底蕴不足型:这类学生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不会把生活的小事变成鲜活的写作素材,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深刻性不够。但由于写作能力、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作文成绩不理想。

C、困难迷茫型:这类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存在持续较长时间的写作畏难情绪、知识障碍积累、基本技能匮乏。长期的作文失败使他们缺乏自信,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类学生总量虽然不多,但写作困难程度明显。

D、满足现状型:这类学生表现为不在意作文的分数,写完就行,不认真讲评、不认真修改。缺少动力,不思进取,虽进步空间很大,但进步速度很慢。

各类型学生分别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随意调整一次。

(二)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目标可分为这样四类:A类学生要求在作文中除了生动性、深刻性,还要追求选材和结构的创新性;B类学生要求熟练掌握文体基础知识,并能灵活的将各种方法应用到写作中;C类学生要求学会写作基本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写出完整的作文。D类学生要求写完作文互评、自改,在竞争合作中达到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三)教学分类

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在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个性的“分”环节。一般步骤按:分(不同微课,分类自学) ——合(集体讲授)——分(分类质疑答疑)——分(分类写作)——分(分类指导修改)——合(集体归纳)。这样的写作教学过程将翻转课堂和分类教学相结合,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组织结构和教学分配时间。

(四)评价分类

1、写作评价要根据语文课标各学段的写作目标和分类教学的具体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如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符合每个人需要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更好的开发每个学生的智能,提升其自身的潜力,进而为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申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翻转课堂与分类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论文_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