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之下的音乐与绘画论文_张译丹

微观之下的音乐与绘画论文_张译丹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旋律、和声、节奏、结构、配器和复调等,所以音乐的创作除了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征之外,更多的还是对上面这些元素的逻辑化运用。这样的元素在绘画中也不难发现:线条、色彩、阴影、层次、主题和协调等。

关键词:音乐 绘画 层次 模式音乐 戏剧音乐

面对众多多元素在同一作品中的相互呼应、互相配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然会难以下手。所以,精通音乐的文化史家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提出一种分类,把音乐分为“pattern music”和“dramatic music”两类,我译为“模式音乐”和“戏剧音乐”,戏剧音乐自不必说,大家在观赏时都能从中体会到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而让大多数人为之迷惑的恐怕就是所谓的“模式音乐”吧。

何为模式音乐呢?由许多好听的旋律所构成,但它并不反映什么具体的内容,这也就是大多数人为什么会听不懂音乐的原因。太多花哨的旋律、节奏、和声往往会让人陷入一种“好听”却难以听懂的漩涡中。所以在欣赏音乐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为了好听而去“听”,应该给予自己一种清晰、理性的聆听思维。培养自己的聆听习惯,所以,在了解到宏观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相关的剖析。

音乐在时间上的流动性决定了它横向发展中旋律与节奏的特性,即:它在时间上留下的横向语言会“高低不一”,或如单旋律那样一直流动,带着作曲家的“百感交集”;或如复调那样由多个声部构成,带着作曲家的丰富作曲经验直到作品结束。由于绘画是由线条、色彩、阴影、笔触等构成,因此,横向的线条、细微的色彩变幻就如同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一样丰富多变。我们可以将这种旋律、节奏的流动感、多变感上升到绘画的线条的流动感、多变感中去。例如下面这幅图:平行的线条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如同平和的表情;向上的线条给人一种激进、快乐的感觉,如同大笑;向下的线条则给人一种悲伤、凄切的感情,如同大哭。所以,这些都足以说明线条的情感型力量,它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观再现,以此我们同样可以将此感情诉诸到音乐的旋律流动中去。从而在旋律的起伏波动中释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作曲家一起体验这种情感的“大起大落”。

在谈及和声时我们都难以忽视它在音乐中所起的功能 和“润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管是在在纵向上的叠置还是横向上“穿梭”都给我们以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如同画家为一幅画作上色那样,既是“骨骼”所在,也是艺术作品中的特点所在,可谓艺术作品中的“点睛之笔”。不过在此处我们并不需要过多对它进行阐释,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些对应的见解即可,这足够引起我们在这方面的深思和扩展。

除了以上所说的调性见解以外,斯克里亚宾试图将这些色彩与音调的共生感觉谱进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个"音乐与色彩水乳交融的构想”。为此,他精确地列出了曲调、震动次数和色彩的对应表:c调 256次 红色;升c调277次 紫色;d调 298次 黄色;升d调 319次 森林的钢铁之光;e调 341次 珍珠白和月光的闪烁;f调 362次 暗红色;升f调 383次 水蓝色;g调 405次 ;偏玫瑰红的橙色;a调 447次 绿色;b调 490次 珍珠蓝。[ ]这些列子都给予了我们很好的有关音乐色彩上的启发,对我们音乐或绘画的构建也是相当有用的。我们可以参照他的方法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音乐进行这种分析和尝试,从而让我们在欣赏绘画的同时将这种感兴体验灌注到音乐的构建中去,让绘画中的某些元素逐步成为构建自我“音乐图画”的一部分。有了这些前人的见解之后,为我们之后的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得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逐步了解到音乐中的“色彩”构建性,也使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聆听中多了许多可以预见的画面感。

在我们了解到相关的背景——绘画主基调、旋律发展——画面的风格、和声调性-—调色板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对具体听到的发声乐器进行一种组合与安排。当我们听一首交响曲时,一般会涉及到多种乐器,就像一幅画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多种场景一般。但我们要分层次,有序的对这种符号语言进行一一拆分、对比,用一种基于整体主题之上的感情去对该艺术品进行挖掘和阐释。相信公众在欣赏一幅画时由于可视性,首先就会注意到该画的主题、人物或场景所要传达的寓意。但在欣赏音乐时却总感觉没有“支点” 不知道作曲家究竟想表达什么,总怕自己会赶不上乐曲发展的脚步。因此,一曲结束自己仍在门外徘徊找不到入口。所以,当我们在欣赏音乐这种不可视,需要全身心投入聆听的语言符号时,不要一开始就什么都听,认为一大堆乐器在那里闹哄哄有什么意思,而是尽量去辨别它们各自在说什么,互相怎样对比、配合、补充等。

参考文献

[1]摘自——《色彩心理理论》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qCOsD6GfVnCx8ti7O8fSZnCtT_munkYhaT9arezAOdGlYxsU6MA4Jim3d3Pe-IBPODkP2X9QAzmZJ3RW634SbhH8jWA0ZlZmkiwu1R_FRG

作者简介:张译丹(1993年—),女,汉族,山西太原,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与舞蹈学。

论文作者:张译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微观之下的音乐与绘画论文_张译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