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化于形,润物细无声论文_林妙芳

师德化于形,润物细无声论文_林妙芳

摘要:师者,也当有一半诗心一半匠心,用诗心指引,用匠心行走。若没有诗心,便难以萌发美好的教育理想;若没有匠心,美好的教育理想便会多半流于空想。唯有两者完美融合,才能实现教育的尽善尽美。

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何谓师德师风?

我认为师德师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展示一切能给他们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的美好感受和积极转变,它是形成于课堂内外,是自律形成的行为习惯,是由内而外的为师者的气质,是能够体现人格的品质。爱与责任,亦是师德的灵魂。在我们身边,有如此多的优秀教师,他们默守一方净土,挥洒两袖清风,用知识凝聚光芒,用平凡守望灵魂;他们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图强、奋勇拼搏、奋不顾身,用实际行动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诠释着“奋斗是青春最高礼赞”的深刻内涵;他们在微末处发光,于平淡中突围,三尺讲台,汇聚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把对未来的希望和无限可能,化成了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编织进了教育的美丽愿景;他们是当今教育的守望者,不忘初心,扎根一线、爱岗敬业,用坚持浇灌希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书写奋进之笔,昂首走在前列奋斗目标。在这些如太阳般的楷模的照耀下,我们作为新一代,必将更努力。

三、不游戏课堂,不蹉跎时光,不冷落灵魂,不抛弃梦想。

(一)初为人师的梦想。

2006年我就踏入这个教师的职业,时光匆匆,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遥想起第一次顶着“老师”头衔拥有“亲学生”的兴奋与窃喜;第一次忐忑迈进班级换来的手足无措;第一次望着台下几十张稚嫩面庞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无一不历历在目。著名作家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也许我的热情还不够洋溢,也许我的意志还不够虔诚,但是我深知“教师”绝不是饭碗,不是差事,甚至也不是职业,而应该是一种伟大的事业。

(二)我的目标就是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

于我而言,有温度就是不用冷眼去漠视学生的茫然无助的眼睛,而是用自己温热的心灵去融化学生冰封的心灵;不是一味地用高压和恐吓去威逼学生,而是像和煦的春风与温热的朝阳那样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不强制要求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像做广播操一样整齐划一,而允许学生各擅其长,个性张扬。不让自己轻易产生职业倦怠,不浮躁,不虚华,永远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激情,让学生听的每节课都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如坐春风,其乐融融。首先,要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必须先去学做一名智者。其次,要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必须要有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一个人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自然界的一切动物都会爱护自己的孩子,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操守和情怀。只有真诚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真正称得上仁者,才能为学生遮挡风雨,永葆温暖。

同时,要试着和孩子们做朋友。我必须富于想象,童心未泯。我要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如同心理学家和疯子一起认真地守着一块平常的石头数十天一样,不问缘由,风雨无阻,直到疯子对他说了第一句话并开始与他交流。我需要像一个侦探,像一个猜谜高手,更需要像一个孩子。用他们能理解的例子讲身边发生的事,模仿游戏向他们发起挑战,和学生猜谜,交流最近看过的电影,偶尔还能跟你讲个冷笑话,且不能不捧场。他们清奇的想法,幼稚之余,每每都能让我会心一笑。最后,要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还必须拥有勇敢精神。勇者非角力斗狠,逞强好胜也。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勇者,气也。这种气是胆气,是豪气。对一个教师而言,所谓胆气、豪气就是对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能够以超人的胆气和冲天的豪气来藐视它、战胜它。我们作为今天的新力量,在面对新的困难时定会以百倍的勇气去战胜它,从而书写我们自己的辉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勇气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带来信心,踏平大道,奋然前行。

(三)世界进入了新时代,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

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意识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看上去中规中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老的教育方法就显得落伍了。那么便要求我们不要墨守成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根据时代的发展来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块油漆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案组成课堂的时代已经过去,换之的是一体机、投影仪和多媒体讲台,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方式不再是电话、家访等费时费力的形式,而是利用网络如qq群、微信群等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联系。新时代新技术带来了教学条件的最大程度的改善,得益于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引航莘莘学子以诚为本、以朴修身、以勇求进。

(四)人们常说教师是伟大的,这份职业是神圣的,甚至还将其誉为祖国的园丁。

岁月转瞬而逝,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哪来的什么伟大?什么神圣?不过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干着最普通、最平凡的事情。早上八点之前必须到学校,了解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培优辅差,中午及时跟家长沟通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还要不停地批阅、帮扶、交流……想知道关于孩子们的一切,甚至想竭尽所能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这帮最可爱的人。这些一切的付出和辛劳,不仅在我们河源市成千上万教育工作者身上可以看到,更是全国千千万万的教育者每天的工作日常。我所能做到的,会有人比我做的更好、更优秀。我又怎能不告诫自己:妙芳,你要记住,你选择的是千千万万职业中最平凡的,但你要感到庆幸,因为你会有一群又一群最可爱的孩子们来陪伴着你。

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学习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自己,老师要有做配角的觉悟,教育的核心是陪伴。对学生而言,规划比学习重要,习惯比分数重要。一个有清晰规划和良好习惯的学生,无需太多担心。所以,老师的角色应该更多是引路人,多一些陪伴,少一点讲授;多一些解惑,少一点授业。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学生找到方向,帮学生养成适合他们的学习习惯,其次,才是传递知识。老师不是学习的主体,可以有悲天悯人之心,不能行越俎代庖之事。讲授再花俏,起作用的,永远是默默地陪伴。按需分配兵行险招,目的可以激进,手段必须柔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考试,起点,仅是一个阶段的成败,对学生而言,未必就比一个清晰的规划,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而对于老师,就四个字,用心而已。

工作中我时常问自己“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师德有没有进步?因为我深知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自己的智慧去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启迪学生抛弃愚昧,向光明前行。点燃教育梦,筑梦新思想。对于我们而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点滴贡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了目标,不去做,不去坚持,不去为之努力,那将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梦想。同样的,筑梦新思想需要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岗敬业做起。雷锋曾说:“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了自己的岗位”。因此让我们用青春和力量、激情和智慧点燃教育梦,助推中国梦的腾飞;让我们用如炬的目光去开启每一个求知者的心智之门,让我们用仁者之心去关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让我们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去战胜奋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我们带着融合创新共同成长的信念,怀揣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踏上新的征程,用我们的温暖去融化冰雪,烘干泥泞,哺育花朵。遵守制度,尊敬法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始终铭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用实力为学校增光添彩,正值祖国母亲70华诞,我会用奋斗为祖国华诞献礼!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

[2]万鹏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3]陈雪梅/《教师,如何提升自我魅力?》

[4]网上期刊/《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身教》

[5]郑英/《教育,向美而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林妙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师德化于形,润物细无声论文_林妙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