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张丽英

以生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张丽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作为学生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科教师着重把握的重点。但在实际的课堂教授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学主体的把握和活动细节的实施还存在问题,有违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语文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知识的掌握、语言能力的运用,对学生的学科发展和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部分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或多或少的存在“不知道学什么”“理解不了”等现象,严重阻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进度。因此,本文从教学备课、学习氛围、课堂问题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深化教材内容,开展有效教学备课

教学备课是有效课堂展开的第一步,有效的教学备课不仅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确了解本节的学习目标和重要知识点,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节奏性和适时性,保证课堂学习活动的效果。此外,有效的教学备课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对课堂内容的安排和活动的细节的把握都具有适应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导向,在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深化教材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把握教学内容的适度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有效备课、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教学时,针对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的自主识字与词语理解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读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对文章中较为含蓄与意境化的词语如“歌韵”、“歌呤”等进行掌握,了解秋天的声音,感受秋天的美。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要结合教材进行精心备课,在课堂一开始可以进行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是个值得全身心去感受的季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秋天”随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从视觉、听觉、感官体验上对秋天进行描述,有的学生说秋天是金黄的季节,有人说秋天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本节课就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秋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是否可以看到作者描写的那幅画面?在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再尝试读一读,交流讨论一下,是否还能读出其它的画面。通过精心的备课与课堂教学组织,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创新教学环境,激活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自导自演”的形式而开展的,忽视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同时,对课堂环境的构建明显不足,导致课堂的学习氛围沉闷且枯燥,进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授课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堂活动的营造和构建具有促进作用,也使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更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当中,从而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教学时,作者在文章中将大自然的事物比作音乐家,将发出的各种声音描绘成了生动的乐曲。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感觉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的声音,为学生创造出生动的学习情境。如播放大雨、泉水声、鸟鸣声等,这些声音组成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音乐会的主题就是大自然的声音,教师还可以播放下雨以及溪水流动的视频,由此引出第三自然段关于水的学习。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合理应用,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感官刺激,动投入到课堂新知的学习当中,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

三、设置课堂问题,巩固学生知识基础

课堂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手段,有效的课堂问题,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对文章更深层的理解发展。此外,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内容,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开展进行调整,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运行。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设置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和理解深度,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姑娘》一课教学中,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文章的叙述内容和整体形式,为了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我设置以下课堂问题:

1、小女孩几次擦火柴,是在什么情况下擦亮火柴,每次擦完火柴后她看见了什么?

2、这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作者说小女孩是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应该如何理解对话中的这两个“幸福”?

通过阅读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的基础之上,展开对文章的二次理解,深度理解新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状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准确掌握课堂学习的目标,还能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时,提升基础阅读的能力,加深对课文深度的理解。此外,教师借用课堂问题环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的实施更具有实效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根本出发,保持以生为主的教学观念,不断丰富教学环境和形式,从而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养提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石岩.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及其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5).

[2]程素香.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华少年,2018(20).

论文作者:张丽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以生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张丽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