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嫌老潮无德色,翻做新潮最堪听论文_周纯,高鲲

莫嫌老潮无德色,翻做新潮最堪听论文_周纯,高鲲

——论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

周纯 高鲲 广东海洋大学 524088

潮汕地区地处于广东省东南部。古代潮州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独步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之林的潮州音乐文化。“潮州音乐”是潮汕音乐的总称,它保留了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底蕴,因此被称为“华夏正音”。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乐”名列此中。

早在远古时代的潮州居民就非常热爱音乐,从潮阳和惠来出土的庙堂礼乐器可以追溯;到秦朝时,秦始皇一统天下,也将中原文化传入古潮州,促使中原音乐文化与潮州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形成潮州音乐的源头;唐宋期间是潮州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当时的潮州境内丝竹吹管闻名遐迩,四季不辍。这时期的燕乐,法乐也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传入潮州区域,融入潮州民间音乐之中,影响着潮州音乐的发展;明清期间,潮州城镇商业的繁荣,手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兴起了贴近市民的生活戏曲、弹唱说词、丝竹琴瑟、鼓吹乐等音乐文化的。随之潮腔潮调的戏曲形成,外来戏剧也相继进入潮州地区推动了潮州音乐文化的发展,这时期也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现如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全球化,很多新鲜的音乐元素和西方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使潮州音乐已经到了“人走茶凉,人去歌息”的程度。目前的潮州音乐文化就如同一个垂暮老矣的老人。

针对潮州音乐的现状,笔者对潮州音乐的传承,提出以下两点浅见:

1、加强地方政府支持与学校课程教育。

政府必须重视对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培养力度,召集一批对潮州音乐文化热爱的年轻人深入潮汕各各地区去向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学习潮州音乐文化。教育部门要结合国家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对现有的课程文化结构进行调整,开发和发展地方文化教育课程,将潮州文化和潮州音乐文化编入新课程的框架里带入学生的课堂,把潮州音乐与现流行的音乐风格结合开展具有特色的音乐课堂教程,创建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兴趣活动和音乐展示。在家庭文化教育方面,一旦国家和政府还有文化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再加之媒体的播报推广下,把潮州音乐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其音乐的重要意义让每家每户都有所知晓,甚至把其面临的时代危机和传承无人的问题告知,让潮汕地区的人民了解我们所承载的时代义务和责任,自然就会随之接受和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家长要主动让孩子们去认识和接纳潮州音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遗产是营造良好音乐氛围的重要方式。

政府和文化部门应当发挥其职能,整合资源,建设文化博物馆、文化馆。

在政府、文化部门还有媒体加之宣传的同时也要设立一些潮州音乐文化的培训机构,聘请民间艺术家或者了解潮州音乐也学有所成的音乐人来指导和教学。

年轻人可以通过校园、职场、网络建立潮州音乐文化知识平台,收集潮州音乐知识,让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的大众了解更多潮州音乐文化,更广泛的宣传潮州音乐,加大潮州音乐的广度和深度。

2、继往开来,创新发展。

潮州音乐受众的老龄化和新型创作人才的缺乏使音乐一直得不到发展和年轻人的接受。潮语歌曲要走时尚的步伐,要培养年轻的听众群体,让年轻人接受和喜爱。就要加大力度培养歌手,发掘并培养更强大的创作队伍,特别是填词队伍。可以举办潮语歌曲创作音乐形式的比赛来吸收优秀作词作曲家,对他们的音乐创作进行扶持,让优秀音乐创作人可以专注发挥其艺术创作。

潮语歌曲的创作应先曲后词,语言应以方言为主,并稍加提炼使之更有文学性和形象性。政府和文化部门应鼓励大胆探索,不要作“土气”或“洋气”音乐之类的限制,潮语歌曲要向潮汕民歌、潮剧学习,不能简单以潮汕方言词加普通作曲的模式,词要有诗歌的特点,曲应有民歌的韵味,应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李水泉,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说:“潮语歌曲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其音乐语言必须具有浓郁的潮汕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二是必须用潮汕方言进行演唱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潮语歌曲的创作者首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优秀音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然后在继承潮汕地方音乐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段加以创新和发展。”中国内地女歌手“谭维维”在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携华阴老腔的民间艺人们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引爆全场。这种如此具有特色的音乐形式值得被新一代的音乐人和创作者们加以运用。

潮州音乐的渊源更长远与华阴老腔,现如今华阴老腔被大家了解,也因它有了创新音乐人的后期制作和融合把它带上时代舞台,让观众认识和熟知。潮州音乐也迫切需要我们潮汕人来为他更好的传承,中国青年歌手黄堃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她就是广东汕头人,她把一首潮汕方言歌曲《月灯谣》唱到北京,《月灯谣》的作词作曲家,郑伊洋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汕头女孩,她的《月灯谣》旋律抒情婉转,悠扬动听,结合了当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和特点又融入潮汕本土的语言和调式,使作品得到潮汕地区音乐界人生的喜爱和好评。因为有了好作品的出现,再加之有优秀歌手的演唱,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可以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和潮州音乐文化传播发展担起重任。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潮州音乐中蕴含着协调、和谐、礼让、祥和的内在秩序以及团结的精神,陶冶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这是它的经久不衰,传承流淌的生命里所在。潮州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创作,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和少年的历史责任。

“莫嫌老潮无德色,翻做新潮最堪听”。潮州音乐是我们潮汕的特色和最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是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片。作为潮汕人的自己,在此希望青年人和少年人能真正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对自己家乡文化遗产要加以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是祖先一辈辈流传下来的,不可再我们这一代断了根。笔者也希望潮州音乐可以再今后发展道路上,兼容并蓄,融汇宽通,多吸纳接受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吸纳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成为更具特色和丰富历史内涵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余亦文,王培瑜,陈纤.潮汕文库.近现代潮汕音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12.

[2]郑丽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潮州音乐[J].汕头市首届民间音乐会会刊,2002.(09).

[3]卢清丽.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当代显现[C].2012.10.(04).

论文作者:周纯,高鲲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莫嫌老潮无德色,翻做新潮最堪听论文_周纯,高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