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论文

  • 论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的形态分化论文

    论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的形态分化论文

    论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的形态分化韩笑,马清华(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随机选取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各10种,共40种语言,考察其人称代词中语法范畴...
  • 分类词的统一描写框架论文

    分类词的统一描写框架论文

    分类词的统一描写框架①叶子(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上海201620)摘要:印欧语的性范畴是常见的名词性范畴之一。当代类型学已经将其与名词类以及分类词现象联系起来,合称为名词...
  • 论荀子道德主体性的生成和活动论文

    论荀子道德主体性的生成和活动论文

    论荀子道德主体性的生成和活动王楷摘要:荀子的人性观念中蕴含着一种实然与应然二分的存在论架构,而“成人”的意义就在于主体通过教化从实然状态转化到应然状态。荀子的性恶只是现象的恶,...
  • “继善成性”和“尽性至命”-论《易传》的“性与天道”思想论文

    “继善成性”和“尽性至命”-论《易传》的“性与天道”思想论文

    “继善成性”和“尽性至命”*——论《易传》的“性与天道”思想张二远(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246133)摘要:在论人性来源的先天领域,《易传》开创了以天道论人之善...
  • 《中庸》之“性”:基于文本语境的辨析论文

    《中庸》之“性”:基于文本语境的辨析论文

    《中庸》之“性”:基于文本语境的辨析曾小五(广东医科大学社科部,广东湛江524023)摘要:《中庸》围绕“性”作了四层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论述:一、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 感应与传统儒家的乐教原理论文

    感应与传统儒家的乐教原理论文

    ...
  • 论德的来源论文

    论德的来源论文

    【哲学与当今世界】论德的来源沈顺福(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德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它具有美好的性质,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功能或地位,是成人的基础...
  • 从概念关系看《性自命出》言“性”之特色论文

    从概念关系看《性自命出》言“性”之特色论文

    从概念关系看《性自命出》言“性”之特色李加武(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在《性自命出》中,“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与“天”“命”“气”“情”“心”...
  • 从因循万物之性到道性自然-“自然”成为哲学范畴的演变历程论文

    从因循万物之性到道性自然-“自然”成为哲学范畴的演变历程论文

    从因循万物之性到道性自然*——“自然”成为哲学范畴的演变历程◎曹峰内容提要“自然”是老子之“道”的属性,这是一种后起的说法,其依据很大程度上来自河上公注本的“道性自然”。《老子...
  • 恶与性:原始儒家对恶的理解论文

    恶与性:原始儒家对恶的理解论文

    【伦理研究】恶与性:原始儒家对恶的理解*沈顺福(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济南250100)关键词:恶;性;情感;儒家摘要:恶既是现代语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
  • 宋明新儒学论纲(二)-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评述论文

    宋明新儒学论纲(二)-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评述论文

    名家专稿宋明新儒学论纲(二)——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评述金春峰摘要:程颐心性论承孟子两种“性”之分而来,其“性即理”指“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属实践理性;冯友兰、牟宗...
  • 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论文

    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论文

    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柴旭达,薛勇民(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薛瑄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在以“性”取代“理”作为基础范畴的前提下,发展出以“敬”为核...
  • 论二程如何化用《孟子》论文

    论二程如何化用《孟子》论文

    论二程如何化用《孟子》黄勇撰崔雅琴译摘要:二程在孟子及《孟子》升格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程的孟子诠释学禀承孟子“以意逆志”的精神,主张义理是经典所载之道,而文意则是载道之具。...
  • 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论文

    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论文

    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杨国荣摘要“新儒学”(Neo-Confucianism)、道学、理学构成了理学的不同之名。以“新儒学”指称理学,体现了理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历史...
  • 性还是心:理学视域中的好恶定性论文

    性还是心:理学视域中的好恶定性论文

    主持人语:2019年7月10日-11日,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中国孔子研究院与绍兴文理学院联合主办,《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与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儒家经典与...
  • 庄子学说中“情”与“性”的复归论文

    庄子学说中“情”与“性”的复归论文

    庄子学说中“情”与“性”的复归祁梦珠(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庄子哲学中不断发出“反其性情”“反其真”“复返自然”的呼声,表达了其思想中向浑全朴...
  • 荀子《正名》篇新解论文

    荀子《正名》篇新解论文

    荀子《正名》篇新解贾庆军1,吴昌2(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01;2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校,浙江杭州311300)[摘要]在《正名》篇,荀子将天人的距离进一步...
  • 李荣与李翱的性情论比较研究论文

    李荣与李翱的性情论比较研究论文

    李荣与李翱的性情论比较研究李璐1,赵雪波2(1.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重庆文理学院国际学院,重庆402160)摘要:道教李荣将性情关系与道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