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并购研究——东升集团收购重庆开关厂案

    企业并购研究——东升集团收购重庆开关厂案

    袁时英[1]2004年在《企业并购研究——东升集团收购重庆开关厂案》文中认为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资本经营的有效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中资本优化配置的最重要形式,也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经济选择的一种途径。企业并购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交易,与一般商品买卖或资金拆借不同,其内容、形式、过程都较...
  • 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

    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

    王鲁南[1]2004年在《LCD产业项目投资机会分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从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发明至今的100多年中,新型的显示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发展。其中,液晶显示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件已经逐步形成显示器件中的主流产品。本文根据项目投资决策的原理,通过走访液晶显示器件产业中部分的生产厂家,...
  • 中国企业并购的研究

    中国企业并购的研究

    高玉婷[1]2016年在《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世界引擎”。从全球范围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集团的运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已成为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改...
  • 中国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研究及入世分析

    中国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研究及入世分析

    刘起方[1]2003年在《中国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研究及入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中国军工企业的无形资产理论与实践作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无形资产的界定;中国军工企业一般无形资产和特殊无形资产的分析;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中国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综合性管理;中国军工企业的入世分析等...
  • 竞争排斥法则和我国企业应对WTO的对策

    竞争排斥法则和我国企业应对WTO的对策

    邢煜芝[1]2003年在《竞争排斥法则和我国企业应对WTO的对策》文中提出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白热化的态势下,我国企业尤其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如何能迎接挑战,做到与狼共舞?也就是说,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与跨国公司共存的问题。万物同理,作者认为作为有机体的企...
  • 对中国当前并购市场特点及其运作的研究

    对中国当前并购市场特点及其运作的研究

    王丁[1]2003年在《对中国当前并购市场特点及其运作的研究》文中提出并购早已不是中国资本市场陌生的话题,自从十多年前中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并购就是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从并购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市场上的最新法规和实务案例,总结出当前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从事并购活动...
  • 企业并购中支付方式及交易价格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中支付方式及交易价格问题研究

    谭佳音[1]2003年在《企业并购中支付方式及交易价格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在推动公司价值成长、优化市场结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入世,第二轮并购浪潮正蓄势待发,而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不论从制度上还是实践上仍存在不完善之处。为了规范...
  • 航空公司(海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航空公司(海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孙立华[1]2003年在《航空公司(海航)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航空运输企业作为国内民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的“安全”就像民航系统的核心要素——“安全”一样,同样必须得到重视。本人作为民航信息技术管理者,从国内民航信息建设角度出发,研究航空公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其目的在于...
  • 加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作用的对策研究

    加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作用的对策研究

    曾斌[1]2003年在《加强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作用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理论,然后结合理论与中国目前企业并购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第叁章、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投资银行在中国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以及不足,从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入手,对我国企业并购的现实状况与特征进行实证性描述,阐明投资银行...
  • 蓝星科技买壳上市方案分析

    蓝星科技买壳上市方案分析

    梁克俭[1]2003年在《蓝星科技买壳上市方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获得了一条持续的融资渠道,为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我国目前二板市场仍未开放,而主板市场因受容量的限制对上市公司审批严格,所需时间长,且对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进入辅导期时间等有严格...
  • 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许汉城[1]2008年在《新准则下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又以真实性问题最为突出。对此,许多学者更多地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会计信息的失真,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会计作弊。然而,即使是以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也同样会产生会...
  • 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

    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

    杨兴锐[1]2014年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并购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经济学家钱纳里曾指出,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非常突出,因而资源在再配置方面的潜力较之发达国家更为重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企业跻身全球舞台的重要标志。据普华永道统计,2...
  •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高丹[1]2005年在《不同并购模式下的企业财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并购,本质上是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和集中。作为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重要形式,并购对企业的成长影响重大。在西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先后爆发过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尤其是在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至今的第五次浪潮阶段,全球并购总额接连飙升,...
  •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问题研究

    乔建辉[1]2003年在《国有商业银行竞争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内对外开放。就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入世后外资银行的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强大的竞争压力。外资银行凭借其...
  • 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

    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

    张敏[1]2003年在《入世后中国企业并购环境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兵团的挑战,而进行战略性的产业整合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将会以并购的形式大规模地展开。在入世的推动...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分析

    顾振伟[1]2008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企业行为,这一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一定的主体基于一定的动机,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会计准则及相应规范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盈余进行调节的一...
  • 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企业之法律探讨

    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企业之法律探讨

    严飞[1]2003年在《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企业之法律探讨》文中提出外资并购是新近出现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走在立法与理论研究之前的一个问题。2002年底短短一个月之内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或修订了五部与外资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之前各方面学者写的论文都落后于实际了。那些针对这五部法律法规的也都是一些时评、新...
  • MBO博弈—合作、竞争与执行

    MBO博弈—合作、竞争与执行

    徐涛[1]2003年在《MBO博弈—合作、竞争与执行》文中指出本文以MBO的两大参与方—所有者与管理层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MBO的运行机制与MBO在中国的实践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文中首先介绍了MBO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不对信信息理论与套利理论,指出由于所有者与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称,...
  • 国际投资壁垒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国际投资壁垒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孙秀芝[1]2003年在《国际投资壁垒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新兴第叁世界国家崛起,国际和平与安全得到了相对保障,国际经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广泛展开,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直接...
  • 重庆太极集团的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重庆太极集团的并购与核心竞争力

    任俊杰[1]2003年在《重庆太极集团的并购与核心竞争力》文中指出在持续升温的国内并购浪潮中,以实现并购双方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论文通过研究典型案例——重庆太极集团的并购行为,旨在为国内企业战略并购的合理定位、以及并购绩效的理性评估提供参考。国内研究并购的文献较多,但大多局限于对并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