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论文

  • 生命存在的“残破”与“美化”——对孙梨小说创作的一种探索

    生命存在的“残破”与“美化”——对孙梨小说创作的一种探索

    黄庆山[1]2001年在《生命存在的“残破”与“美化”——对孙梨小说创作的一种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作家孙犁在借助其小说创作关注、思考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存在”形态时,其小说文本的表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化”倾向,而在深层却寄寓了一定历史境遇下作家关注国家、民族、社会等群体性“生命存在”的深深忧患、...
  • 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李琨[1]2001年在《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表明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对待女性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中的多数是农村妇女,她们受封建思想意识毒害最深,因此,她们的生活状态最易暴露社会的本质矛盾,最能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所以,任...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人物形象研究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人物形象研究

    金宰旭[1]2001年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人物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作者认为,50年代以来,文学界对解放区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较为划一,由于大部分研究者比较重视人物的“阶级性”,排斥或漠视除此以外的因素,因而,致使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大同小异。本文力求从“人性”角度阐释《太...
  • 论丁玲的小说创作

    论丁玲的小说创作

    曾仙乐[1]2008年在《论丁玲的思想转型及其二叁十年代的创作》文中认为丁玲是“五四”最后一个女作家,也是左翼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丁玲以及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研究她第一个时期即从处女作发表到奔赴保安前(1927年-1936年)的小说创作,并将其统称为丁玲“二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