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麻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黄麻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周东新[1]2001年在《黄麻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来自中国、印度、非洲等地方的黄麻属(Corchorus)8个野生种、7个近缘野生种、8个圆果黄麻栽培种、4个长果黄麻栽培种为供试材料,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和ISSR(简单重复序列间隔区)分析技术,探讨黄麻属...
  • 应用分子标记改良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

    应用分子标记改良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

    夏春[1]2013年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源鉴定和杂交稻亲本白叶枯病抗性改良》文中指出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叁大病害之一,发掘和利用新的白叶枯病抗源以及选育和种植白叶枯病抗性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危害的安全、经济、有效的举措。本硕士论文研究分叁部分:利用6个白叶枯菌株(小种),以白叶枯病候选抗源台农69(TN6...
  • 数量性状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研究

    数量性状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研究

    王辉[1]2001年在《数量性状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在实际连锁分析检测QTL时,试验群体中选择作用是普遍存在的,这会给QTL分析带来偏倚。如何在试验群体中确定选择对性状QTL连锁分析的影响就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半同胞设计和侧翼标记情况下,探讨...
  • 聚类分析及其在农业物种信息自动提取中的应用

    聚类分析及其在农业物种信息自动提取中的应用

    吴思[1]2001年在《聚类分析及其在农业物种信息自动提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便携式农业专家系统”项目的开发中,为了从农作物信息文本中抽取数据构造数据库,首先得从文本中为各类物种提取信息模板,形成数据库中各个表的字段定义。由于自然语言尤其是中文表示的灵活性,同一类信息的描述就有很多不同的表示,要从...
  • 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淀粉品质

    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淀粉品质

    刘爱秋[1]2003年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反义Wx基因改良稻米淀粉品质》文中提出品质改良是近年来水稻研究的重点之一。尽管各地稻米食用习惯有所差异,软而不粘的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品种均为消费者所喜爱。然而,目前我国水稻品种尤其是籼稻品种多数直链淀粉含量过高,品质不佳。培育中等或略微偏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籼...
  •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四川小麦遗传多样性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四川小麦遗传多样性

    王林海[1]2006年在《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小麦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形态标记对黄淮麦区的13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从分子水平和表型性状...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C591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C591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

    李师默[1]2001年在《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C591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条锈病危害普遍而严重,由于条锈病菌的高度变异性,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有效控制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科学合理的应用抗锈基因选育抗病品种是条锈病持续控制关键。C591是源于印度的一个小麦品种,对当前流行校种抗性...
  •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QTL定位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QTL定位

    蒙忻[1]2001年在《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QTL定位》文中指出大豆孢囊线虫(SCN)(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是一种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是引起大豆黄萎病的病原,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SCN的生理小种多达十几种,在我国,大豆孢囊线虫...
  • 用分子标记剖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用分子标记剖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王智权[1]2010年在《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剖析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文中认为水稻(Oryzasativa)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上一百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在中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日常生活的主食。随着人口的不断...
  • 板栗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

    板栗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

    高捍东[1]1999年在《板栗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板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建立了板栗品种RAPD标记的标准程序,以及板栗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为板栗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板栗品种鉴别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标准方法,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板栗营养体...
  • 中国部分稻种资源基于水稻遗传图谱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中国部分稻种资源基于水稻遗传图谱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高立志[1]1999年在《中国部分稻种资源基于水稻遗传图谱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工作基于水稻的SSR遗传图谱、利用60对微卫星引物对57个栽培稻品种和较为广泛地代表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的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颗粒野生稻共117个基因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此外,利用22个等...
  • 一个新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及在育种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

    一个新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及在育种中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

    王长有[1]2008年在《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创制及其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白粉病(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白粉病危害,保证小麦稳产、高产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途径。抗白粉病种质创新和抗病基因发掘...
  • 不同早熟禾的杂交及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不同早熟禾的杂交及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赵桂琴[1]2002年在《早熟禾的人工杂交及杂种优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草地早熟禾品种间及其与变种扁秆早熟禾之间进行了人工去雄杂交,对各杂交组合的后代进行了杂种优势预测,结果表明品种间杂交中莫诺波利草地早熟禾和瓦巴斯草地早熟禾的杂种在产草量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品种与变种杂交中扁秆早熟禾与思托佩草地...
  • 两个太湖粳稻地方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两个太湖粳稻地方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李培富[1]2007年在《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抗稻瘟病性的遗传与基因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由子囊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其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c)Sacc]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和ISSR分子标记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和ISSR分子标记

    王敬强[1]2000年在《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和ISSR分子标记》文中提出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CystNematode,SCN)病是世界上给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我国大豆孢囊线虫病病原的4号生理小种是所有生理小种中致病力最强的小种。因此研究大豆孢囊线虫4号...
  • 小麦核不育基因Ms2的分子标记

    小麦核不育基因Ms2的分子标记

    田再民[1]2007年在《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产量、生育期、品质性状等均为数量性状,由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遗传规律,充分利用和改良光温敏不...
  •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李周岐[1]2000年在《鹅掌楸属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杂交育种为主线,以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为主要手段,从亲本选配、杂交技术、杂种识别、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对鹅掌楸属(Liriodendron)种间杂种优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杂...
  • 用分子标记预测植物和动物杂种优势的研究

    用分子标记预测植物和动物杂种优势的研究

    吴晓林[1]2000年在《用分子标记预测植物和动物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和动物商品生产中进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的实践由来以久。杂种优势(heterosis)一词是Shull于1914年提出的,指的是杂种活力相对高出其亲本的现象。现代动植物育种中的杂种优势多为中亲杂种优势,即杂种...
  • 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

    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

    白丽[1]2007年在《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源筛选、抗性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的SSR标记定位》文中认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危害的最有效手段,而抗病育种的关键是具备优质...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培育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近等基因系的研究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培育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近等基因系的研究

    韩春雨[1]2000年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培育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近等基因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大豆子叶中有三种主要的脂氧酶(Lox),这些酶的催化产物可转变为有“豆腥味”的己烯醇或己烯醛类小分子,是影响大豆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的重要抗营养因子之一。因此,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培育脂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