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张丽[1]2007年在《植物纤维表面改性及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纤维/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是以塑料为基体,与植物纤维材料以不同途径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由于植物纤维是亲水的极性材料,而聚丙烯是疏水的非极性材料,两者的相容性较差。对植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降低其极性是改善两者相容...
  • 钛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钛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马志军[1]2002年在《钛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金属基复合材料(MMC)有两种形式的热应力,一种是在MMC中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即温度梯度诱导的热应力;另一种是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基体金属和纤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引起的热应力,即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诱导的热应力。显然,热膨胀系数...
  • 含损伤复合材料结构修补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

    含损伤复合材料结构修补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

    杨晓宁[1]2002年在《含损伤复合材料结构修补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含损伤复合材料层压板及其修补结构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剩余强度进行了计算,同时对补片参数对修补效果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含孔和裂纹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编写有限元程...
  •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水洗涂层的结构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水洗涂层的结构研究

    曹自平[1]2002年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水洗涂层的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寻找出合适的催化剂制备了乙醇铝,在一定条件将乙醇铝进行水解得到假薄水铝石溶胶,随之经过溶胶-凝胶转变、干燥和热处理得到了多孔氧化铝。实验中发现:在中低温度时氧化铝为分形结构,比表面积极高;在高温时分形特征丧失,比表面...
  • 纳米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纳米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朱国亮[1]2002年在《纳米粉体/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主要研究纳米CaCO_3、SiO_2和TiO_2粉体改性聚丙烯(PP)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同时还对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_3粒子的最佳含量以及偶联剂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
  • 麻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

    麻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

    王宏光[1]2016年在《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麻纤维具有比强度高、生长周期短、环境友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作为增强纤维材料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可以降低土木工程建设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建筑与城市、促进...
  • 缝合/RTM复合材料计算分析的工程方法

    缝合/RTM复合材料计算分析的工程方法

    孟凡颢[1]2002年在《缝合/RTM复合材料计算分析的工程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崭新的纺织复合材料,缝合/RTM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面外性能和相对低的制造成本,在工程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缝合纤维的作用,缝合/RTM复合材料在设计计算的方法上与传统层压板有很大的不同,而这是实现工程应用所...
  • 多孔粘土材料的合成与研究

    多孔粘土材料的合成与研究

    戴劲草,萧子敬,叶玲,黄继泰[1]2000年在《含钛多孔粘土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采用sol-gel法合成了含Ti多孔粘土材料,并利用XRD、IR、DTA等方法对其实验条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sol-gel法比TiCl_4水解法更容易形成大孔结构,在[Ti]=0.82mol·L~(...
  • SMC用玻璃纤维新型浸润剂的研究

    SMC用玻璃纤维新型浸润剂的研究

    付承菊[1]2002年在《SMC用玻璃纤维新型浸润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浸润剂主要用于SMC用的短切玻璃纤维,该增强型浸润剂赋予玻璃纤维良好的集束性、短切性、分散性、低静电、成型流动性,并使SMC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本文首先设计出一种新颖的界面粘结强度测定方法,即经改善的拔出试验法,该方法...
  • RTM成型工艺中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

    RTM成型工艺中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

    邱桂杰[1]2002年在《RTM成型工艺中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RTM成型工艺中树脂充模过程中气泡形成机理以及消除气泡缺陷的方法。在RTM工艺中气泡缺陷的形成发生在树脂对纤维增强材料的浸润过程,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观察树脂在纤维预成型体内的流动形态分析引起不均匀流动以及...
  • MoSi2(p)/RBS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MoSi2(p)/RBS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华春松[1]2009年在《低温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RBSC是由SiC和f_(Si)(某些情况下还含有少量的f_C)组成的复合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耐腐蚀、抗高温热震和抗氧化等性能。理论上,陶瓷材料的断裂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而降低。本课题通过降低烧结温度来控...
  • 网格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网格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卜冠英[1]2002年在《网格理论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应用发展和科学应用研究。广域高性能的网格技术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标是将地理和组织上分布、异构的各种高性能计算机、数...
  • 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研究

    邹永春[1]2002年在《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叁种单体经聚合、混炼而制成的一种热塑型合成树脂,具有耐冲击、高刚性、耐油、耐低温、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优良,易于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性好,易于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
  • CVD法生长碳纳米薄膜的研究

    CVD法生长碳纳米薄膜的研究

    张豫鹏[1]2014年在《石墨烯与高质量石墨烯:可控制备、表征、性能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
  • LDH的表面作用原理及表面有机化研究

    LDH的表面作用原理及表面有机化研究

    杨巧珍[1]2002年在《LDH的表面作用原理及表面有机化研究》文中认为水滑石(LDH)是一类阴离子层状材料,因其结构而表现出的特殊性质而成为一种在吸附、离子交换、催化和功能助剂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LDH在作为无机功能助剂应用时,还存在两方面...
  • 某型直升机复合材料平尾的力学分析

    某型直升机复合材料平尾的力学分析

    刘诗璋[1]2002年在《某型直升机复合材料平尾的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平尾是直升机的重要部件。某型直升机的平尾是全复合材料结构,对其进行分析是直升机设计中重要工作之一。论文分析了某型直升机复合材料平尾的力学特性,并开发了能够用于层合结构强度分析的计算机程序。论文叙述了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并...
  • 有机合成药品生命周期评价(LCA)

    有机合成药品生命周期评价(LCA)

    宋海荣[1]2002年在《有机合成药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文中研究表明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对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压力进行辩识和量化的工具。生命周期评价是在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推动下,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又能满足用户和管理者的需求而提出的。它是将综合预防污染和节约资源的战...
  • 预应力陶瓷与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应力分析与设计

    预应力陶瓷与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应力分析与设计

    苏盛彪[1]2002年在《预应力陶瓷与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应力分析与设计》文中提出残余应力对材料失效或增强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日趋深入,然而准确、有效地确定其残余应力的理论计算和测试方法还比较匮乏。残余应力的理论计算和测试是材料学、力学和应用物理学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课题。本论文就...
  • 新型纳米材料炭气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新型纳米材料炭气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李文翠[1]2002年在《新型纳米材料炭气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气凝胶是一种轻质、多孔、非晶态、块体纳米炭材料,其连续的叁维网络结构可在纳米尺度控制和剪裁。源于其独特的网络结构,炭气凝胶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密度变化范围广的特点,是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理想的电极材料。通常以间苯二...
  • CVD Ir/Re复合材料研究

    CVD Ir/Re复合材料研究

    宋阳曦[1]2015年在《化学气相沉积氮化硼薄膜的工艺、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氮化硼薄膜是一种类石墨烯蜂巢晶格结构的薄膜,由交替的硼原子和氮原子组成。氮化硼薄膜继承了氮化硼块体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方面的优异性能,并且由于其特殊的二维结构,使其拥有更多的特性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氮化硼薄膜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