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势菌技术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优势菌技术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孙永军[1]2001年在《优势菌技术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生物反应器是将分离工程中的膜技术应用于好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新型废水处理装置。它由膜组件取代传统生化处理技术中的二次沉淀池和砂滤池,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方法中的重力式沉淀泥水分离技术方式,具有简洁、高效等优点。本论...
  • 新型烟尘在线监测仪的研制

    新型烟尘在线监测仪的研制

    关登琴[1]2001年在《新型烟尘在线监测仪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锅炉排出的烟气是形成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其中所含粉尘的浓度及粒度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以80C196为核心,以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采用光透射法实时监测气体浊度和含尘浓度的烟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集先进...
  • 对苯二甲酸(TA)可生物降解性的研究

    对苯二甲酸(TA)可生物降解性的研究

    何星海,张忠祥,马世豪[1]1992年在《对苯二甲酸(TA)可生物降解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活性污泥经驯化,TA可被微生物降解,且具有较快的降解速度,当降解程度达90%时,平均降解速率为37.3mgCOD/gMLSS·h,与进水COD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公式。在本实验...
  •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性质模型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性质模型

    于海瀛[1]2007年在《部分有机化合物空气/颗粒物分配系数与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的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化合物的空气/颗粒物分配系数(K_p)能表征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分配和环境归趋,K_p的大小受到其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K_(OA))的显著影响。K_(OA)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理化性...
  • 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李芳柏[1]1999年在《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纳米TiO_2及改性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分析了染料光催化降解过程、终产物及其光催化反应动力学;并对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作了一些探索。运用XRD、BET、LRS、TE...
  • 环糊精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环糊精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高士祥[1]1999年在《环糊精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及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对有机污染物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将它们用于由弱极性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具有修复周期短,污染物去除率高的优点。本论文以β-环糊精和羧甲基环糊精及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
  • β-蒎烯大气化学反应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β-蒎烯大气化学反应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刘兆荣[1]1999年在《β-蒎烯大气化学反应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排放萜烯是具有香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具有类异戊二烯结构单元,主要来源于森林树木、花木和草木的分泌和排放,其中以α-蒎烯、β-蒎烯、苎烯、沉香萜为主要排放物种。在低对流层中萜烯可与OH自由基、O_3、NO_3自由...
  •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

    杨丽梅[1]1999年在《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综述了光催化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对催化剂的固定方法以及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作以详细的论述,并概述了光催化氧化法的机理。本研究在自制的开放式旋转圆筒型光催化反应装置中,用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对印染废水进...
  • 脉冲电晕法烟气脱硫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

    脉冲电晕法烟气脱硫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

    唐本峰[1]2000年在《脉冲电晕法烟气脱硫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脉冲电晕法烟气脱硫技术经过各国科技人员近二十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经发展到工业试验阶段。随着试验规模的扩大和该技术逐渐成熟走向工业实用化,为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深入研究工艺过程的需要,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配套自动测控系...
  • 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曲元[1]2000年在《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体表面叶绿素浓度是监测沿岸水体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海洋水色遥感是通过水表反射测定叶绿素浓度的便捷的方法。在开放的海域,很容易推导出叶绿素浓度的经验算法。但在近岸海域,由于高浓度的悬浮泥沙和不溶性有机物质对叶绿素光谱信号的遮掩,...
  • 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

    海上溢油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

    郭为军[1]2007年在《基于POM的溢油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海洋石油开发和运输过程中事故溢油造成的海洋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溢油不仅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而且危害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溢油发生后迅速使其得到控制及清除并准确估算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成为了当...
  • 溢油事故威胁程度评价及应急反应决策

    溢油事故威胁程度评价及应急反应决策

    耿晓辉[1]2000年在《溢油事故威胁程度评价及应急反应决策》文中提出本论文首先通过模糊神经网络建立溢油事故等级评价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模糊数学确定应急反应处理决策,并通过VB60编写溢油事故等级评价及应急处理决策的应用软件。溢油事故等级评价数学模型根据溢油位置、溢油量、油种的毒性、持久性、易燃性、船...
  • 海洋溢油卫星遥感图像处理

    海洋溢油卫星遥感图像处理

    白春江[1]2007年在《遥感监测渤海海域溢油技术及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溢油是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我国沿海每年都发生多起溢油事故,这些溢油事故的发生给我国治理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遥感监测溢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部门进行灾害监测和污染应急处理的主要手段。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遥感监测...
  • 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研究

    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研究

    杨自伟[1]2007年在《生物技术净化含氨废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恶臭废气对人体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氨气是恶臭废气的主要成份之一。试验中先后采用生物过滤法,生物膨胀床法处理含氨废气,并详细比较了两种生物除臭工艺的优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两者特点的改进工艺。首...
  • 挥发性有机氯化物TCE的活性炭吸附生物再生处理研究

    挥发性有机氯化物TCE的活性炭吸附生物再生处理研究

    李青花[1]2000年在《挥发性有机氯化物TCE的活性炭吸附生物再生处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粒状活性炭吸附污染地下水中的三氯乙烯(TCE),研究苯酚菌对吸附在活性炭上的TCE的分解情况,并对处理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0℃、吸附平衡浓度为30ppb条件下,活性炭对TCE...
  • 山东省SOTER数据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

    山东省SOTER数据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

    杨玉建[1]2000年在《山东省SOTER数据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指出SOTER(SoilandTerrainDigitalDatabase的简称)数据库是利用目前已有的计算机、RS(RemoteSensing的简称)、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简称)等...
  • 济宁市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研究

    济宁市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研究

    吕明辉[1]2000年在《济宁市地表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宁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制约因素。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是进行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应用性工作。本文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搜集大量监测资料,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
  • 晋陕蒙接壤区污染环境冲突研究

    晋陕蒙接壤区污染环境冲突研究

    李春晖[1]2000年在《晋陕蒙接壤区污染环境冲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冲突是“一种存在着相互对立局势(情形),在这个局势中有着相互对立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冲突是环境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公平合理地缓解和解决环境冲突是促进环境与人、人与人和谐发展的根本。环境冲突理论作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
  • 基于GIS的桓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GIS的桓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Enock,Sakala[1]2000年在《基于GIS的桓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9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题是资源的利用、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寻求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宗旨是遵循在满足...
  • 济南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济南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孙青言[1]2011年在《济南市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水资源是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区域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平衡性,以及大量污染物排入清洁水源造成的水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