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居住小区汽车停车问题探讨与对策

    城市居住小区汽车停车问题探讨与对策

    赵文强[1]2001年在《城市居住小区汽车停车问题探讨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小汽车在中国进入家庭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人们在享受汽车所带来迅捷和便利的同时,自身的活动开始为交通、环境等问题所困扰。作为居住载体的居住小区,更是难以容纳迅速增长的私人汽车,如何解决小汽车进入家庭后所带来的停车问题己经成为不容忽...
  • 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陈页开[1]2002年在《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土力学中,计算土体作用于结构上的作用力是一个古老的课题。经典的Coulomb和Rankine土压力理论,虽计算简单和力学概念明确,但也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要求土体变形达到极限状态的临界条件;二是没有考虑挡墙变位方式的影...
  • 现代中型市政中心设计初探

    现代中型市政中心设计初探

    陈景衡[1]2001年在《现代中型市政中心设计初探》文中提出新时期,我国城市的更新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建筑学科的发展使得传统建筑概念的外延明显的扩大和延伸。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市政中心建筑类型,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既有个体建筑的功能目标,又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城市的设计,集中的表现出这些问题与变...
  • “一桩三用”技术与实践

    “一桩三用”技术与实践

    左人宇[1]2001年在《“一桩叁用”技术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基坑开挖围护是对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一般而言,基坑围护体系在基坑工程结束后即完成其使命,但若能将其重复利用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阐述的“一桩叁用”技术,可对排桩围护这一沿海...
  • 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计算实用模型及工程应用

    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计算实用模型及工程应用

    张迪[1]2001年在《迭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计算实用模型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非比例阻尼特性,对上部结构采用层间剪切模型,隔震层采用等效线性化恢复力模型,提出了用于计算多质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直接动力分析算法,用这种方法编制了动力分析程序ISDNP。又基于上部结构层间剪力及隔震层位...
  • 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及边坡锚杆支护受力性能应用研究

    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及边坡锚杆支护受力性能应用研究

    陈广峰[1]2001年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深基坑及边坡锚杆支护受力性能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锚杆已成为土木工程中作为支护结构的常选构件,锚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锚杆的受力规律随土质和安装角不同而异。本文试图探讨锚杆应用于黄土地区时其受力的规律及最佳安装角,鉴于此,笔者在室内以黄土作为支护介质进行了锚...
  •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吴立蕾[1]2008年在《基于绿视率的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系统的迅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运输等基本功能,提高道路使用者对自身及所处的道路环境的认识,建立环境、心理及行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形成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绿地系统显得尤为...
  • 冷却顶板空调系统的研究

    冷却顶板空调系统的研究

    王硕[1]2009年在《冷却顶板供热工况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舒适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冷却顶板是一种新型节能空调技术,起源于欧洲斯坎蒂纳维亚半岛一带,目前仍是这些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中央空调系统形式之一,冷却顶板一般需要与独立新风联合运行。冷却顶板与独立新风联合运行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具有极佳的热舒适性和...
  •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尹华伟[1]2001年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人工地震波的合成方法,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面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方法及其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Push-over分析方法)等叁个方面的内容。(1)、本文提出了一类符合要求的...
  • 地下建筑动态热工环境数值分析研究

    地下建筑动态热工环境数值分析研究

    宋翀芳[1]2001年在《地下建筑动态热工环境数值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一般地下建筑的传热特性;基于地下建筑的传热机理,建立了深埋地下建筑动态传热的数学模型;在边界条件的处理上,引进了反应系数的概念使动态问题得以解决;依据建立起的传热微分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应用此程序...
  •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苏小勇[1]2007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遵循了从构件到整体的原则,对一片钢筋混凝土梁和一榀九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本论文综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计算机仿真模拟的应用,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发展过程中...
  • CFG桩联合碎石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CFG桩联合碎石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苟波[1]2014年在《CFG桩—碎石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组合桩(增强体)型复合地基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它由几种性质不同的桩型组合形成,综合了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特长,发挥出各自桩型的优势,从而达到增强度和减变形的协调、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统一。相比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具有相当大的优越...
  •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文化意蕴探讨

    刘洪志[1]2017年在《四川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不仅仅得益于优越的自然风景条件,更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沉淀而引人注目。四川古典园林在此基础上萌芽发展,历经慢慢的历史长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
  • 电梯轿厢井道精密位置检测与变频驱动系统的研究

    电梯轿厢井道精密位置检测与变频驱动系统的研究

    孔庆鹏[1]2001年在《电梯轿厢井道精密位置检测与变频驱动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电梯传动系统中,VVVF电梯传动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形式的传动系统。VVVF电梯是现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电梯,研制与开发VVVF电梯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梯工业发展的重点。而能否实时地检测电梯轿厢位置是...
  • 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

    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

    孟宪军[1]2001年在《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园林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区地缘、人缘和社会进步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以深厚的中国园林文化为根基,勇于率先吸收国外园林文化要素,表现为中外文化相互碰撞与相互融合的特色,从而在中国叁大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本文在努力搜收资料和已...
  • 西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

    西安老年人居住环境空间需求研究

    任超[1]2015年在《机构养老方式下的西安市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世界各国人口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我国已经加入了“老龄型”国家的行列。西安作为十叁朝古都...
  •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

    吴芸[1]2001年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规划机制的完善和规划作用的加强以及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规划与地价相互作用日渐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本文章就此通过理论和实证探讨了两者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动力试验法预测研究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动力试验法预测研究

    郭琦[1]2001年在《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动力试验法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板梁)应用动力法评估承载能力的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工作。根据四片板粱模型从完整到破坏不同荷载等级作用下室内静、动力试验成果,并结合桥梁结构动力学理论,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起板梁静、动刚度比(β)与频率...
  • 黄土湿陷的大变形有限元分析

    黄土湿陷的大变形有限元分析

    路凯冀[1]2001年在《黄土湿陷的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湿陷的大变形理论描述与数值仿真分析》(NO.598780401),在广泛总结前人有关黄土力学和非饱和土力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黄土地基非均匀浸水增湿的变形过程,引入了二维非饱和土积水入渗模型和黄土增...
  •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断裂研究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断裂研究

    程大伟[1]2009年在《异型塑钢纤维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和断裂韧度研究》文中指出粉煤灰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可以比普通粉煤灰混凝土明显增大,粉煤灰的效用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显着。目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断裂韧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