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MPa新型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试验研究]()
王德辉[1]2015年在《超高强混凝土的硬化过程》文中提出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水泥基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优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150MPa,约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以上。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韧性和断裂能,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韧性提高了300倍以上,和一些金...
![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
严昕[1]2007年在《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1840-1949)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属于城市案例的个案研究课题。本文从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了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发展...
![泉州土楼及其类住宅设计模式]()
洪石龙[1]2001年在《泉州土楼及其类住宅设计模式》文中指出土楼是闽、粤、赣叁省交界处及其周边地区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类型,其神奇的建筑形式、悠久的历史渊源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国内外建筑学界以及社会各界许多有识之士的极大兴趣。时至今日,土楼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研究涉及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闽西南...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郑浩[1]2001年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文中研究指明高层建筑结构初步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目前国内外尚无理论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来进行高层结构体系的选择,它充分运用了神经网络高度的非线性、高度...
![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
王树声[1]2001年在《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馈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本论文以山西绛州古城(即今新绛县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
![混凝土材料的接触损伤及球压法无损评价研究]()
陈志城[1]2001年在《混凝土材料的接触损伤及球压法无损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接触损伤是导致脆性材料失效和强度衰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深入探究岩石、混凝土这类常用的准脆性建筑材料的接触损伤机理,本文首次从试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球接触荷载作用下岩石、水泥砂浆、混凝土材料的接触变形和损伤行为。采用粘结剖...
![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
庄艳[1]2001年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创造新地域建筑文化》文中提出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是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趋势下,除自然资源以外的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更新历史地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剖析建筑环境与时间、空间及人的关系,得出当前多元建筑...
![多元·整合·适应——现代西方剧场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董云帆[1]2001年在《多元·整合·适应——现代西方剧场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腾飞是我国的剧院建筑面临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建筑师带来了挑战。剧场的设计不仅受到建筑设计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剧院建筑和...
![重庆市高校教师居住社区模式研究]()
黄珂[1]2001年在《重庆市高校教师居住社区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归纳总结高校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职业群体的居住社区模式的形态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多元发展的途径。论文采用了观察、采访、问卷等实态调查,和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分析研究、比较论证、归纳总结等科学研究方法,从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切...
![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方法研究]()
王光新[1]2007年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的公共交往空间也正在减少。城市广场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广场景观设计不仅仅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更加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
![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关联]()
产斯友[1]2014年在《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
![地基及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单远铭[1]2001年在《地基及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地基及岩基承载力问题是岩土工程及基础工程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土力学学科形成以来,国内外虽然对该问题作过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并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得到了引用或反映,但仍有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分析问题,新的分析方法,工程实用...
![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
魏莎莎[1]2015年在《深基坑双排桩支护体系变形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双排桩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工程中的悬臂式空间支护体系,它施工快捷、不需要设置内支撑、抗侧移刚度较大。然而其结构目前有很多种计算模型,变形较为复杂,尤其对于在设计中不同因素对双排桩支护体系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在总结双排桩支...
![钢渣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应用探讨]()
刘建忠[1]2001年在《钢渣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应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低脆性、耐久性优异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泥基材料。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成本太高,限制了其应用的推广。本文作者针对我国的原材料情况,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降低活性粉末混凝...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及其收缩与补偿的研究]()
王勇威[1]2001年在《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结构及其收缩与补偿的研究》文中认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新型高技术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特性,用其代替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物和建造在严酷环境中的特殊结构,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国外有人预言,21世纪将大...
![低水泥用量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吴建成[1]2001年在《低水泥用量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耐久性问题普遍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普通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工程实例表明,28天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混凝土,因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浇注、养护不当,而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过早的...
![构筑人情化城市广场]()
郭良[1]2001年在《构筑人情化城市广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城市广场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只存在于搏动的街道和广场的生活之美中。一个成功的城市广场的基础不仅在于其良好的物质景观,还在于空间内生气勃勃的人的活动。城市广场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而现代城市空间形状的破碎和尺...
![建筑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
刘永平[1]2001年在《建筑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被视为技术落后的领域。这一方面在于其劳动密集的生产特点,另一方面也源于其技术创新的落后。随着我国加入WTO,迎接国际大型建筑集团企业的挑战,通过产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劳动生产效率已经迫在眉睫。在这样的...
![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
杨(炎炎)[1]2001年在《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蜀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历史悠久,春秋时代,既以形成“川东巴国,川西蜀国”的局面。在其丰厚的文化积淀下生长出的本土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巴蜀本土文化特色日渐丧失,作为巴蜀文化空间载体的本土建筑也无...
![大跨度钢桁架结构的滑移法施工]()
刘伟亮[1]2001年在《大跨度钢桁架结构的滑移法施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些年大跨度建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得到了快速提高和发展。本文对逐渐成熟的施工工艺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归纳,对有关技术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以求推广、应用先进的工法工艺,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行业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