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区别与整合论文_郑路

    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区别与整合论文_郑路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沈阳110168)【摘要】当今心理咨询领域的流派之争、咨询方法成千上百,对于同一种行为或症状在不同理论的解读下也大不相同,这不仅源于不同流派的视角,也源...
  • 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启示论文_严和来

    拉康对中国精神分析实践的启示论文_严和来

    严和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33摘要:本文简述法国精神分析家拉康对中国文化与汉字的研究,着重指出拉康曾提示人们注意汉字的独特性,汉字的书写特性。中国的实践材...
  • 关系心理分析的主要理论形式分析_精神分析论文

    关系心理分析的主要理论形式分析_精神分析论文

    关系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形态之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态论文,精神分析论文,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精神分析运动在经...
  • “回去”与“遗忘”--论德洛兹与马克思的深层继承关系_人性论论文

    “回去”与“遗忘”--论德洛兹与马克思的深层继承关系_人性论论文

    “回到”与“遗忘”:论德勒兹对马克思的深层继承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德勒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
  • 论齐泽克的“不可能”与崇高美学_齐泽克论文

    论齐泽克的“不可能”与崇高美学_齐泽克论文

    论齐泽克“不可能物”与崇高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能论文,美学论文,崇高论文,论齐泽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当代美学经过现代...
  • 青少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_自我同一性论文

    青少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_自我同一性论文

    青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宗教论文,青年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B920[文...
  • 弗洛伊德的艺术收藏及其艺术批评心理分析_弗洛伊德论文

    弗洛伊德的艺术收藏及其艺术批评心理分析_弗洛伊德论文

    弗洛伊德艺术收藏与其精神分析美术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弗洛伊德论文,批评论文,美术论文,精神分析论文,收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曹海峰[1]2006年在《精神分析与电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分析学说与电影几乎是在历史的同一时期中同时孕育、诞生与发展的,它们同时被许多人视为二十世纪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电影成为20世纪主要的(也是最流行的)新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它“通过人们熟悉的摄影技术和叙事方式”来反映甚至控制大众的思想...
  •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

    张浩[1]2004年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系统研究。本文分导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导论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主题思想、逻辑展开以及所运用的批评方法。正文共有十章,其结构由描述精神分析学影响女性文学的发展演...
  • “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

    “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

    龙超[1]2013年在《从弗洛伊德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文中认为《呼啸山庄》自19世纪出版以来一直就被评论家誉为一部经典之作。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书中想大众展示了一副真实生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而两位主角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更为小说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因此,要想充分理解小说的写...
  • 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

    论《儿子与情人》的自恋情结

    王自敏[1]2002年在《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自恋情结》文中研究指明从自恋理论角度阐释了保罗自恋创伤的根源及其自恋情结。王自敏[2]2002年在《论《儿子与情人》中莫瑞尔太太的自恋情结》文中认为《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自传体小说,自出版以来文学批评家们对小说进行了详尽的精神分析研究。但是,令人困...
  •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

    钱晓丽[1]2001年在《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利希·弗洛姆是现代西方着名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其伦理学体系的构建主要受制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多元的思想。弗洛姆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人的幸福实现为依据和宗旨,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借鉴,主要有弗...
  • 西方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研究

    西方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研究

    徐静宜[1]2018年在《电影中的精神分裂人物形象研究》文中指出电影作为影像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它包含着人的情感、幻想和期待。电影不仅反映现实,也反映人们的梦幻。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思想潮流的演变,电影研究的主题逐渐从电影语言研究转至意识形态研究,由电影的表层结构研究转入...
  • 欲望及其调节

    欲望及其调节

    童中贤[1]1991年在《领导者的权力欲望及其调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权力欲望既象男女关系那样不登大雅之堂,又象利益关系那样不宜启齿,因此,它一直是个心照不宣的内容。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剥削阶级社会中把领导变成了统治,把权力变成了奴役人民群众的工具。恩格斯曾经指出,剥削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