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文

  • 孔子之学:“道前定”而“行笃敬”论文

    孔子之学:“道前定”而“行笃敬”论文

    孔子之学:“道前定”而“行笃敬”卢巧玲【摘要】对于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怎样立志起信,孔子尤重“志于道”“道前定”。“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有“守死善道”之心,才有“行笃敬”的踏...
  • 《论语》中“勇”字解析论文

    《论语》中“勇”字解析论文

    《论语》中“勇”字解析蔡潇(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摘要“勇”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6次。根据《论语》的含义,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积...
  • “直而有礼”:《论语》“直”义之核心论文

    “直而有礼”:《论语》“直”义之核心论文

    “直而有礼”:《论语》“直”义之核心黄晓娟(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摘要:《论语》一书中关于孔子言及“直”多矣,实则一分为三:其一,孔子将前代所论之“直”作为一种品...
  • 追根溯源解汉字,探同析异温经典-重读孔子语录三则论文

    追根溯源解汉字,探同析异温经典-重读孔子语录三则论文

    追根溯源解汉字,探同析异温经典——重读孔子语录三则○曾德万(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泉州福建362000)[摘要]本文分析《论语》三则中汉字的古字形,并结合当下社会的状况,...
  • 《论语》政治哲学新探论文

    《论语》政治哲学新探论文

    《论语》政治哲学新探胡晓地摘要:《论语》的一些内容看上去很平常,其中蕴含的政治哲学也一直被学者所忽略,需要进行拾遗补缺式地再发掘。在政治哲学语境下审视孔子重亲情、重教育、重德性...
  •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新释论论文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新释论论文

    孔子的进退之道与其对隐士群体之态度*——《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新释论吴柱内容提要乱世之中,孔子一方面主张“无道则隐”,一方面又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方面视隐者为道德知己...
  • 《论语》“有道”新诠论文

    《论语》“有道”新诠论文

    《论语》“有道”新诠吉文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论语》“就有道而正焉”的“道”,长期以来一直被解释为“道德”之义,若深入研究孔子“道”的...
  • 《论语》《左传》中君子小人之异论文

    《论语》《左传》中君子小人之异论文

    《论语》《左传》中君子小人之异刘敏(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本文基于对《论语》《左传》中的君子小人的分析,通过对比两书中君子小人的异同,进而对形成两...
  •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论语》歧义释解论文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论语》歧义释解论文

    政治哲学视域下的《论语》歧义释解胡晓地(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宝安分校,广州深圳518101)摘要:《论语》作为孔子政治哲学的最重要文献,若干章句的理解却充满歧义,影响到对全书整体思...
  • 论《论语》中的“信”的思想论文

    论《论语》中的“信”的思想论文

    论《论语》中的“信”的思想刘敏(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699)摘要:《论语》中“信”的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
  • 孔子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孔子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孔子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胡晓地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在《论语》中所表达的政治智慧,如安民富民、社会和谐,以德为先、用好人才,渐进变革、中道而行等,...
  • 新课程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董昆

    新课程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董昆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泥阳初中742300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仍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式的...
  • 论古今视阈转换下孝观念的敬顺之变-以《论语》“子游问孝”章的诠释史为例论文

    论古今视阈转换下孝观念的敬顺之变-以《论语》“子游问孝”章的诠释史为例论文

    论古今视阈转换下孝观念的敬顺之变——以《论语》“子游问孝”章的诠释史为例□张子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2)[摘要]中国古代孝观念在历史中,有一由“敬”变异...
  • 从儒家思想看中国哲学的起源-读《论语》有感论文

    从儒家思想看中国哲学的起源-读《论语》有感论文

    从儒家思想看中国哲学的起源——读《论语》有感文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一(2)班甘之源指导教师:杨剑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到“见贤思齐,见...
  • 孔丘称“子”现象研究论文

    孔丘称“子”现象研究论文

    ·人文视野·哲学·宗教孔丘称“子”现象研究吴天明(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周初的礼制设计,“子”爵是小诸侯的爵位,...
  •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文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文

    浅析《论语》中的孝王凤(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摘要】众所周知,“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有关的文字记载来看,“孝”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西周到秦汉,“孝”经...
  • 《论语》君子论之探究论文

    《论语》君子论之探究论文

    《论语》君子论之探究谢梦瑶摘要:作为儒家的最重要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这一概念贯穿始终,可见其地位之重。孔子...
  • 从《论语》君子品格谈“时代新人”论文

    从《论语》君子品格谈“时代新人”论文

    从《论语》君子品格谈“时代新人”吴盼盼*(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12)摘要:伴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时代新人”,一经提出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学者们开始着...
  • 浅析儒家文化中“学”与“教”的思想-以《论语》为例论文

    浅析儒家文化中“学”与“教”的思想-以《论语》为例论文

    浅析儒家文化中“学”与“教”的思想——以《论语》为例于文斌(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35000)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塑造方面起着...
  • 是道德标准还是求知标准-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再议论文

    是道德标准还是求知标准-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再议论文

    是道德标准还是求知标准——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再议吴易恒(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550025)摘要: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命题常被理解为道德标准,但其中亦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