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与生存地位研究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与生存地位研究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身份认同及生存立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场论文,身份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身...
  • 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

    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

    何力[1]2004年在《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文中提出本文是研究华人女性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论文。作者选择,于梨华、查建英、谭恩美作为美国华人女性作家的代表,从文化主题,文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边缘的多重性,女性文学与封建传统意识四个方面,围绕华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结展开讨论。美国的华人女性文...
  • 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

    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

    许川[1]2017年在《台湾民众政治意识的建构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着重要挑战和危机,如何解释、维持和发展两岸关系是对台研究的重中之重。文章试图根据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来分析台湾民众的政治意识,以期通过对政治意识建构的研究,探寻推进两岸关系的新路径。论...
  • 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

    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

    赵长林[1]2004年在《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文中指出对科学课程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课程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科学课程方法论、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人文取向、科学课程与意识形态、科学课程与社会控制、传...
  • 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形成与调适

    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形成与调适

    张艳红[1]2012年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以终结性的测试为主导,这种评价方式内容单一,标准机械,过分强调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专门对教学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强调评估的...
  • 西汉儒士的群体认同与价值取向

    西汉儒士的群体认同与价值取向

    汪荣[1]2003年在《西汉儒士的群体认同与价值取向》文中认为先秦至秦汉是中国政治的重要转型时期。然而,秦政昙花一现,是继之而起的西汉王朝承秦之制,又反秦之弊,真正为大一统专制政治奠基并使其颇为完善。其间,西汉儒士们承先秦遗风,纷纷投身于西汉政治活动之中,企图以深厚的学理在西汉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实...
  •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运动的形成及巴勒斯坦民族认同的演变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运动的形成及巴勒斯坦民族认同的演变

    王楠[1]2017年在《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异常引人注目,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亦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史的重要篇章。本文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当代巴勒斯坦历史为立足点,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1948年、1964年、...
  • 论转型期审美文化走向及建构

    论转型期审美文化走向及建构

    孙红[1]2000年在《论转型期审美文化走向及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当下人类生活的巨大转型,彻底改变了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观念,当代审美意识也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它由一维走向多维,由平面走向立体,由艺术本位走向多元渗透,由规范、限...
  • 认同与国际关系

    认同与国际关系

    康文中[1]2007年在《中国国家身份对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间的身份、角色在重新碰撞和定位。国际新秩序不仅仅是大国间物质力量的排序与组合,也是国际社会观念结构的解构与重建。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文明,在近代倍受列强欺凌而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