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素内酯(BR)超敏感嵌合受体的构建和水稻转基因表达]()
李大勇,毛碧增,李建明,陈卫良,何祖华[1]2004年在《油菜素内酯(BR)超敏感嵌合受体的构建和水稻转基因表达》文中提出将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超敏感受体激酶基因Sud1与水稻抗病受体激酶基因Xa21经体外点突变后构建了带SUD1LRR-JM结构域与XA21激酶域(k...
![水稻抗瘟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李艳萍[1]2003年在《水稻抗瘟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已知的NBS-LRR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两个DNA片段,同时根据该品种携带的Pi-2(t)抗性基因的序列...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
高利军,高汉亮,颜群,周萌,周维永[1]2010年在《4个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在水稻亲本中的分布》文中认为建立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5和Pita基因序列与日本晴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建立4个基因的共显性分子标记M-P...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RNA表型阵列分析及EST网络数据库的构建]()
王兵[1]2003年在《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RNA表型阵列分析及EST网络数据库的构建》文中认为本论文构建了水稻EST网络数据库ESTarray,数据源为水稻胚乳、茎、稻瘟病菌诱导的叶叁个cDNA3’EST测序结果,查询数据库中的稻瘟病菌诱导的叶测序文库,挑选了苯丙氨酸解氨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
![水稻条纹病毒NS3基因的分子变异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王辉[1]2003年在《水稻条纹病毒NS3基因的分子变异及其抗血清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条纹病毒(Ricestripevirus,RSV)是纤细病毒属(Tenuivirus)的代表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给我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进一步研究RSV的分子变异及其基因组编码NS3蛋白的功能,本文...
![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菌侵染反应的分子机理研究]()
韩庆典[1]2008年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qBlsr5a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文中指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icola),简称水稻细条病,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细菌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水稻受侵染后,叶片变黄甚至枯死,空...
![利用基因型值构建水稻核心种质的方法研究]()
李长涛,石春海,吴建国,徐海明,张海珍[1]2004年在《利用基因型值构建水稻核心种质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992份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13个性状的测定和评价,进行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研究。采用调整无偏预测法(AUP)无偏预测水稻性状的基因型值,用基因型值计算不同遗传材料间的马氏距离,分别用3...
![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水稻指纹图谱构建]()
陈红[1]2011年在《促进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的新品种保护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育种创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确保农业...
![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周元飞[1]2003年在《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病害,发病时可以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长期以来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风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培育抗病品种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种风险,而且是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综合育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
![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
阙金华[1]2003年在《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量确定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2001年,在江苏太湖稻区昆山市(玉山镇)和锡山区(羊尖镇)、沿江高砂土稻区泰兴市(根思乡)、里下河稻区高邮市(高邮镇)与建湖县(上冈镇)以及淮北稻区东海县(平明镇)试验基地上各定位试验5-6块田,每块田设置高产施氮...
![粒重差异的四个水稻品种颖果发育的比较]()
陈娟[1]2006年在《水稻颖果的发育及其发育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粒重差异显着的四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并在田间肥力水平和生态气候条件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颖果的发育及其发育过程中生理活性的变化动态,重点研明了水稻生理活性与水稻颖果灌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水稻大粒形成的...
![水稻(Oryza sativa L.)广亲和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马捷[1]2016年在《水稻(ORYZASATIVA)细胞壁上有机、无机硅抑制镉离子吸收的化学机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典型的喜硅植物,水稻(Oryzasativa)中硅的含量占其干重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除了水稻叶细胞壁上及特化细胞内沉积的无机二氧化硅外,初步证据已表明细胞壁上也可能存在有机硅。水稻体...
![我国Bt棉种子产业化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研究]()
何美丽[1]2003年在《我国Bt棉种子产业化影响因素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种子产业迅速发展,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依然很低。因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国Bt棉种子产业发展强劲,但加入WTO对其产生巨大冲击。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辅以图表...
![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模式及综合效益研究]()
祖智波[1]2007年在《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文中指出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它的服务功能和价值具有特殊性。本研究在整理、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稻田养鸭”技术而形成的“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首...
![外源ABA(脱落酸)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
李智念[1]2003年在《外源ABA(脱落酸)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植物内源激素ABA拥有丰富的生理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本文通过实验室和田间控制试验的方法,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外源ABA处理,研究了ABA对水稻种子萌发,秧苗素质、分蘖、产量性状和品质指标的...
![1.Carboxypeptidase a抑制剂包含Glu-270和Arg-127:对羧肽酶的影响a催化作用2.N-Tosyl环状α-氨基酸与带有末端甲酰氨基的α,β-不饱和酯的反应 - Eistert反应]()
金京一[1]2003年在《活性部位:12*46.5607;底物:18*35.0193;抑制作用:8.4*19.505;立体化学:2.4*10.9401;基因互作:8.4*9.7525;结构化学:2.4*5.47003;磺酞:7.2*26.1522;有机硫化合物:7.2*13.0761;CPA:39....
![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
范明生[1]2005年在《水旱轮作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旱轮作系统是我国重要的作物种植体系之一,种植面积约13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对我国谷类作物生产的贡献率达30%,水旱轮作系统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这一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呈下降的趋势,灌溉水短缺...
![控释肥料养分(氮素)控释效果与合理施用研究]()
王小利[1]2003年在《控释肥料养分(氮素)控释效果与合理施用研究》文中认为速效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虽然养分可以直接为作物吸收利用,但肥效持续时间短,一次施用容易伤害作物;另外,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容易发生淋溶、挥发、固定等损失,影响肥效,污染环境。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速效性肥料进行处理得到的控释...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3和S9编码蛋白的表达分析]()
孙丽英[1]2003年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3和S9编码蛋白的表达分析》文中认为通过RT-PCR,获得了玉米粗缩病病原湖北分离物(Hbm)基因组片段S9的全长cDNA克隆,并测定了它的全序列。Hbm-S9全长1900bp,含有两个非重迭的开放阅读框(ORF),ORF1起始于52-54nt的...
![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
戴德江[1]2003年在《褐飞虱对吡虫啉和噻嗪酮抗性风险、早期抗性检测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褐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噻嗪酮和吡虫啉是控制其为害的主要药剂。对于实施“预防性”抗性治理策略,田间早期抗性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和灵敏度是关键。建立了检测褐飞虱对噻嗪酮早期抗性的新方法——单雌系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