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透视腐败现象:问题与对策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透视腐败现象:问题与对策

    楚德江[1]2003年在《从制度分析的角度透视腐败现象: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制度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制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研究社会现象必然要研究与该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制度现实,必然要研究引起该社会现象的制度原因,也必然要研究...
  • 农村选举行为及其与选民性格特征关系的实证研究

    农村选举行为及其与选民性格特征关系的实证研究

    朱金卫[1]2003年在《农村选举行为及其与选民性格特征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WP=4>政治民主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制度的民主化与人的民主化。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民主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集中地体现在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与对领导人的选举行为过程中。在西方,对选举行为的心...
  • 西北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以甘藏沟村为例

    西北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以甘藏沟村为例

    张爱胜[1]2003年在《西北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理性选择理论、政治文化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框架,通过对甘藏沟村的调查,分析了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而探讨了西北民族地区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成的条件。研究发现,西北民族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特征表现为:(1)...
  • 新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研究

    新时期农民政治参与研究

    杨安妮[1]2014年在《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37年-1945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综合运用了历史研究方法、政治学的生态分析方法、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方法,对1937年至1945年的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状况进行研究。为了...
  • 信任基本问题研究

    信任基本问题研究

    刘惠民[1]2018年在《政治信任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信任对维护政治稳定、增强政治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政治信任的概念等基本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政治信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信任的概念等基本问题仍未达成共识。政治信任是特定条件下,政治系统成员对政治系统相...
  • 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参与体系

    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参与体系

    夏美武[1]2014年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政治体系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阿尔蒙德语)。那么,政治生态能否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与学科地位如何?政治生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具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如何根据政治生态理论,客观总结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
  • 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

    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

    孙大雄[1]2002年在《政治互动: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府决策》文中研究表明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或目标的社会成员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有组织的集团。它是有别于政党的公众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既是美国“政治妥协”的产物,又是决定美国的“妥协政治”的背后原因。与西方其他...
  • 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社会生态学分析

    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社会生态学分析

    熊絮茸[1]2002年在《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社会生态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以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考察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互动关系。从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的静态构架出发,阐明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历史必然性,着重动态地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
  • 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

    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

    骆天纬[1]2016年在《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下区域法治加快推进的现状,并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直接需求,也不是已往的法治发展类型理论所描述的那种自发的、渐进式的法制变革,而是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引下,地方政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介入其中并加以推动的时代产物。正是地方政府的这...
  • 转型期的农民政治参与

    转型期的农民政治参与

    吉青[1]2005年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成为研究的宏观背景。社会转型和政治参与是相互影响的,伴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断增多,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亦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本文以社会...
  •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李忠林[1]2018年在《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媒体的要求逐渐从传统转向现代,要求也不断增高。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网络媒体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同样也存在着机遇,因此,传统媒体必须针对自身情况进行改变,不断适应网络技术的发...
  •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

    冯霞[1]2009年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不懈追求。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逻辑和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以“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为题,以“发展模式”形成一种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
  • 马华公会:对马来西亚华人政党的个案分析

    马华公会:对马来西亚华人政党的个案分析

    周燃[1]2018年在《统协、抗争、游离:国民阵线成立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9月马来西亚爆发因纳吉布丑闻事件导致针对华人群体的万人大游行,这标志着长期以来得到有效控制的马来西亚国内种族矛盾的激化。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发起并得到多国响应的“一带一路”倡议路线上的...
  • 俄罗斯过渡经济中的私有化

    俄罗斯过渡经济中的私有化

    曲文轶[1]2000年在《俄罗斯过渡经济中的私有化》文中研究指明围绕着俄罗斯私有化问题,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那么该如何正确看待俄罗斯的私有化?笔者通过实证考察私有化对俄罗斯所有制关系、微观经济绩效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揭示出私有化的经济效应,然后结合社会政治效果对俄罗斯私有化的成效进行了综合评...
  • 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公民法律意识及其培养

    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公民法律意识及其培养

    欧阳庆芳[1]2014年在《中国共产党法制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构建国家实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完善的法治支撑,尤其是需要全体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前...
  •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现状分析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现状分析

    张欢欢[1]2007年在《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的特殊政治现象,这一现象必然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诸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和参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规范该阶层政治参与行为以兴利除弊,已成为当前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