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输液后外周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登强,杨小琴,李挺华

改良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输液后外周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登强,杨小琴,李挺华

吴登强 杨小琴 李挺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537100)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输液后外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青瓜切片器切片的马铃薯外敷,对照组用33%硫酸镁外敷,比较疗效、操作耗时和经济支出。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且使用青瓜切片器马铃薯切片,操作简便,快捷,即耗时短(P<0.05)。结论:使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炎,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操作简便,易为患者和护士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青瓜切片器;马铃薯;外敷;外周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194-02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尽管避免了高浓度的药物、刺激性强的药物等引起外周静脉炎的因素,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患者对药物的浓度、PH值等的耐受不同,部分患者仍不可避免地在输液后出现外周静脉炎[1]。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硫酸镁外敷、喜辽妥外涂患处、马铃薯切片外敷[2]或捣成泥状外敷。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科采用青瓜切片器将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并与同期使用33%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后引起的外周静脉炎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为静脉输液后引起外周静脉炎,即出现局部组织沿血管方向、发红、肿胀、疼痛。男126例,女74例;年龄15岁~85岁,平均年龄50岁;手背部出现静脉炎133例,前臂出现静脉炎6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使用的药物,外周静脉炎部位,红、肿、热、痛程度,渗出面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将200例患者按外周静脉炎发生的先后顺序,单数列入治疗组,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双数列入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治疗组由经过统一培训操作步骤和外敷方法的护士,使用青瓜切片器将马铃薯切成1~2mm薄片外敷外周静脉炎患处皮肤,并确保马铃薯薄片紧密贴紧患处皮肤,2次/日,1h/次;中途马铃薯薄片因水分蒸发无法贴紧患处皮肤时,要立即更换;记录操作全过程所需时间。对照组组由经过统一培训操作步骤和外敷方法的护士,使用浸湿33%硫酸镁的双层无菌纱布块外敷外周静脉炎患处皮肤,并确保无菌纱布块紧密贴紧患处皮肤,2次/日,1h/次,中途双层无菌纱布块因水分蒸发无法贴紧患处皮肤时,要立即更换。记录操作全过程所需时间。

1.3 疗效标准[3]:显效:外敷1小时局部疼痛明显减轻,4小时肿胀消失。有效:外敷2小时局部疼痛明显减轻,12小时肿胀消失。无效:外敷24小时局部仍有疼痛,肿胀无明显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经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由表1、2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马铃薯切片外敷操作全过程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007025595(95%)

对照组10052282080(80%)

表2 两组操作全过程所需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操作全过程平均所需时间(S)

治疗组10035.4+17.2

对照组100252.4+23.2

3.讨论

静脉输液后引起外周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问题,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及条索状物,严重者可引起局部感染、坏死、甚至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败血症,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易引发医患纠纷。尽管我们医务工作者采取了一系列预防静脉炎的措施,如高浓度、PH值过高或过低、刺激性强的药物采用深静脉置管输注,但因个体差异等不可预测的因素,仍无法避免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在外周静脉炎的治疗中,使用33%硫酸镁外敷最为常用。外敷时硫酸镁直接经皮肤吸收,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膜电位,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完整性的作用。但硫酸镁外敷操作全程,需要割据安瓿、浸湿纱布块,而且水分蒸发快,操作过程相对复杂、耗时长(4~6分钟),患者还要支付一定的耗材费用。而使用青瓜切片器可在短短的1分钟内将马铃薯切出十余块1~2mm的薄片,克服了以往使用刀具切割不均匀、过厚、不能完全紧贴患处皮肤的缺点,而且由于所切马铃薯薄片厚度均匀、薄,所以柔软,可紧密地贴附在患处皮肤。且马铃薯购买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每天只需购买一只价格为0.5~1元的马铃薯。

此外,使用青瓜切片器将马铃薯切片,可确保马铃薯薄片的厚度均匀、薯汁渗出,马铃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B2,各种矿物质、龙葵碱和白士碱。其中,维生素B1和B2能激活胆碱乙酰化酶,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抑神经炎的作用,并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可保护皮肤免受炎症侵害[4]。钙、铁、磷等矿物质,可稳定细胞膜通透性,减少渗出,利于损伤组织修复。龙葵碱具有加强血液流通、缓解痉挛、减轻炎症的作用[5];白士碱主要通过吸附作用保护皮肤。

本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青瓜切片器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组疗效优于硫酸镁外敷治疗组,且马铃薯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操作简便,耗时短,易为患者和护士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凤.新鲜土豆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

[2] 余爱红.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引起肿胀的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7-47.

[3] 廖炽兰,吴海东,彭水清.新鲜马铃薯片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3):234-234.

[4] 刘曼利,李峰.新鲜马铃薯薄片外用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3):313-314.

[5] 饶正祥.猪马铃薯中毒的治疗体会[J].山东畜牧兽医,2014, (10):45-45.

论文作者:吴登强,杨小琴,李挺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改良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输液后外周静脉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登强,杨小琴,李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