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论文_刘艳秋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论文_刘艳秋

——谈语文课的导入设计

刘艳秋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25500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课堂上要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在导入设计上下功夫。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可以说导入设计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当然,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有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即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情感体验。结合已经学习过的语文教材,我总结了一下在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法:

一、联系生活导入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如果教育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历史和社会也符合青少年发展的认知心理特点。其实,每个学生心中都有生活的火焰,需要教师不断地点燃。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内容进行恰当的设计。比如说在设计《琵琶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这种古老乐器入手,首先让学生听一首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让大家来谈一谈“知音”这个典故的出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被贬到江州的白居易如伯牙般的落寞,在浔阳江边听到琵琶女的弹奏,才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通过联想进行恰当的对比,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讲到《祝福》这篇课文时,基于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还缺乏了解,我们可以先出示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之死一段,“老胡家跳大神,就实在跳得奇,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就洗的……”学生看了深感震惊,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那时怎会有这样的习俗?再引出巴金的小说《家》里鸣凤之死一段,鸣凤为什么宁愿求死也不做地主冯老太爷的小老婆,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再引到祥林嫂的故事,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兴趣也就上来了,上课效果就非常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本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必须以课本为基点辐射开去,适当地扩展,把学生的视野放在更开阔的横向纵向的对比中去,放到生活和历史的背景中去。这才是语文课要完成的。

二、名言名句导入法

这是在传统教育背景下通常采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地准备。在讲到诗歌《氓》时我出示了古人写爱情的诸多名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看到这么多新鲜活泼的诗句,学生非常感兴趣地做笔记,还有的学生能在作文中学以致用,这不就是做老师最大的满足吗?中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那些经久不衰的名言警句也是经过时间的筛选和沉淀,有着深刻的内蕴。朱永新先生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出要建立诗意的课堂,语文课程有意识地进行诗文教学,我们当语文老师的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名言名句的导入式教学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讲故事看视频导入法

故事因其情节的生动有趣吸引着学生,现今社会丰富的视频资源也可以拿来课堂上为我所用。在上课的讲故事看视频环节,学生的注意力会格外地集中。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一般都会先给大家放映电视剧《红楼梦》中与课文有关的片断,听主题曲《枉凝眉》,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的几个主要角色,学生看得兴致盎然,对剧中的台词不断地模仿,学生心目中林妹妹、宝哥哥和凤姐的形象也就鲜活了许多,学习这篇古典小说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

四、身临其境的情境导入法

中国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在他的情境教学中提出五个原则,即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这里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围绕学生的获得展开。情境导入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真切的体会。在讲《长亭送别》时,让学生结合当时天气描述送别情境,天气逐渐转凉,西风渐紧,大雁哀鸣着南飞,黄花枯萎憔悴满地堆积,叶子飘零着落地,为张生与崔莺莺一对有情人在这种天气里的依依惜别提供悲凉的场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就提出“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而我们教师也都在努力读懂“学生”和“课堂”这两本无字大书。引导学生进入语文世界的路有千万条,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效果却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就是要在这千万条道路中,立足于教学的实际,选择出最佳的捷径。而好的导语并非凭空而出,它必须始终立足于对教材精细钻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教师对自身教学风格和特点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同时又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考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教学方法也唯有在不断阅读和体会中得以加强和提升。

论文作者:刘艳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论文_刘艳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