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抓硬”的哲学思考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两手抓硬”的哲学思考_邓小平理论论文

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都要论文,两手抓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的同一性规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两点论”与“重点论”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体理论经验。事实证明,坚持这一理论,就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放弃这一理论,就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关键词 两手抓 两点论 重点论 对立统一

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放弃这一思想武器就必然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一、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

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中不断前进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走过了47个年头,47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就会迅速发展,国力就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反之,社会就停滞,国力就衰退,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时指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搞了土改,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搞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情做的非常好。”[①]实践证明,这个时期党制定的“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适合于我国的国情,正确地处理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使社会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十几万吨,但是解放不过七年钢的产量已达到四百几十万吨,使中国从旧社会的废墟上站立起来,抵住了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战争威胁和经济封锁,以巨人之躯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邓小平同志指出:“1957年开始,我们犯了‘左’的错误,政治上的‘左’导致1958年经济上搞‘大跃进’,使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人民生活很困难,1962年开始搞‘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这是一场大灾难。”[②]“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③]“主要是太急,政策上偏‘左’,结果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这是比较大的错误,使我们受到的惩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我们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90年代,正在朝小康目标前进。80年代,我们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增长了136%,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世界第20位。90年代,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以每年增长10%左右的速度向前迈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世界瞩目。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也曾出现过反复,以致于发生1989年的政治风波。“89政治风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损失,但是由于邓小平同志的正确领导,迅速排除了右的干扰,抵制住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制裁,使我国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④]

二、“两手抓”与“两点论”

“两手抓”就是“两点论”。“两点论”是马克思“对立统一”思想,“对立统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是“两点论”还是“一点论”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两点论”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才能真正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⑤]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⑥]“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文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⑦]邓小平同志正是运用这一法则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科学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他还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抓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⑧]“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⑨]他把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经济目标作为政治目标来对待,他谈到对我党制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⑩]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时指出:“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11)“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12)邓小平同志用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而又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在小平同志这种辩证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党正确处理了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才取得了今天的大好形势。但是有人仍片面地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物质文明建设是硬任务”,错误地认为只要物质文明建设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就会搞上去;也有人错误地认为“和平演变”是当前的主要危险。这两种认识都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是片面、形而上学地认识问题。如果坚持前一种认识,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89政治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如果不改变后一种错误认识,就会使改革开放半途而废,就会丧失国家发展的机遇。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反对将“精神文明建设写在纸上,说在嘴上”,不真正下力气抓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倾向,辩证地理解“政治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自觉地、彻底地从“突出政治”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坚持政治和经济的辩证统一。

三、“两手抓”与“重点论”

有人认为,“两手抓”还要“两手硬”不可能,力量哪能平均使用。这种“不可能论”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表现。的确,“世界上没有绝对地平均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均衡论”,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的。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矛盾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3)“不能把过程中的所有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分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抓住主要的矛盾。”(14)毛泽东这一思想告诉我们,任何过程中的所有矛盾都区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它们是不均衡存在的两个方面,这不均衡的两个方面不是凝固的、僵死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在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均衡地对接,物质文明建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服务于物质文明建设。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点,更高一点,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5)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6)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生产力搞物质文明建设放在社会主义原则第一的位置。我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决地把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轨道上来,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17)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一定要把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重点论这一思想。

唯物辩证法还指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进而事物的性质也要随着变化。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放松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思想战线就会出现混乱,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就会侵蚀我们的健康的肌体,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不可能有秩序地进行,就会处于动乱之中,哪还谈得上发展经济,这是历史的经验。邓小平同志针对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指出:“动乱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物,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对腐败现象纠正措施不得力。”(18)“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青年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控制通货膨胀可以很快见成效,而教育的失误补起来困难的多。”(19)因而在把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丝毫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丝毫不能放弃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原则,一旦放弃了这个原则,中国就要成为西方的附庸,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难以有保证。

四、“两手抓”与“矛盾的同一性”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论述了“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然而同时又明确地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就提出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的大问题。有人认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相互矛盾的两方面,要改革、发展,就不可避免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而为了社会的稳定就不敢冒风险,不敢放开胆子,不敢步子大一点,速度快一点。有这种思想的人,同样犯了机械唯物论的错误,这些人把改革、发展与稳定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分析矛盾的同一性时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的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方面转化。”(20)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认为,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一矛盾的双方是具有同一性的。改革、发展是实现稳定的前提,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又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这对矛盾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21)“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22)然而在强调稳定的同时,又指出:“只靠我们现在已取得的稳定的政治环境还不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是只靠这些也还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看到现行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23)

以上论述,向我们深刻揭示出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不是对立的,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为了求稳定而放弃或放慢改革、发展的进程;或是不顾稳定大局,放松精神文明建设,都会带来社会的倒退。因而作为一个领导应十分清醒地看到,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果我们的头脑被旧的观念所束缚,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大改革力度,那么就会抓不住机遇,就不会有发展的高速度,那么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空话,稳定的社会局面也难以保证。同样,如果我们不坚持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坚持反对腐败,就不会有个稳定的政治环境,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经济之发展也将成为泡影,这都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当今国际科技、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前而失去立足之地,人民不满意,我们的民族就会受别人的欺负,那将产生不堪设想的结果。“文化大革命”和“89政治风波”的教训是不能忘记的。因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都是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的重要条件。

五、“两手抓”与“两手都要硬”

“两手抓”不是目的,“两手都要硬”才是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而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而共产党人不仅要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头脑,充分认识“两手抓”的重要性,提高“两手抓”的自觉性,而且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真正将“两手”抓起来,并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两手”都硬的目的。邓小平同志1989年谈到“两手抓”问题时指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软一硬不相称,配合得不好。”(24)“一手软”指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比较软。小平同志还指出:“搞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以身作则。”(25)因而加强党的建设是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的关键。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在这伟大的革命中,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因而作为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做到“以身作则”,带头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也在不断侵袭我们党的健全的肌体。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拿起两个武器,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一个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斗争的武器,努力做到坚持社会主义,不变信念;坚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坚持勤政廉洁,不贪金钱。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那种对社会主义的坚定的信念,他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6)“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7)如今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特别是当今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而中国正在邓小平同志“特色理论”指引下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28)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还应牢记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警惕在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的教导,在“第二次革命”中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最近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对高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指出:这些干部不仅要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并且提出了提高现有高级干部水平和培养选拔接班人的五项要求。这都为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应坚决地按照这些要求去做,这样才能有“以身作则”的本钱和自觉性,也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有过硬的作风,也只有我们硬起来,才能使“两手”都硬起来。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是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立人邓小平同志的话:“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在起步,任重而道远,前进中还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9)

注释: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227、115、118、156、144、64、77、83、224、379、63、171、115、325、327、331、335、335、306、7、382、382、383、323页。

⑤ (13) (14)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322、322、327页。

标签:;  ;  ;  ;  ;  ;  ;  ;  ;  

“两手抓硬”的哲学思考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