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在心肌梗塞论文_张召军

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在心肌梗塞论文_张召军

张召军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中蒙医院(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750300 )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2-79-01

血清心肌标志物有心肌酶谱中的CK、LDH、GOT、CK-MB、以及心肌钙蛋白CTnI。测定它们有助于心肌梗塞的诊断与鉴定,并能反映梗塞的广泛程度和严重程度,连续测定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本文对72例心梗患者进行连续测定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心肌梗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集整理我院自2011年至今的住院病人130例,其中经临床和心电图确诊的急性心梗病人72例、外科病人58例为对照组。

1.2材料与方法:(1)试剂:希森美康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生产的CK、LDH、GOT、CK-MB试剂盒,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钙蛋白(CTnI)检测试剂(胶体金法)。(2)仪器:sysmexCHE-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方法:参照各项试剂盒说明书,并对72例心梗病人急性发作初期进行每间隔12小时的连续测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对照组:58例外科病人中,CTnI全部呈阴性反应,CK升高占54%,CK-MB升高占16%,LDH升高占19%,GOT升高占20%,CK升高比例较大,说明CK的脏器特异性较强,58例病人中外伤病人占大多数,由于骨骼肌病变可使CK显著升高,骨骼肌中主要为CK-BB,只有少数CK-MB,因此CK-MB也可有轻度增高,有研究表明在个体发生的全过程中,无论骨骼肌受到任何病理刺激,均不表达CTnI,所以CTnI具有高度的心脏特异性,CTnI全部呈阴性反应。

2.2实验组:对72例心梗病人进行连续检测后,发现血清心肌酶和心肌钙蛋白的变化规律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在心梗急性发作期,血清心肌酶活力及心肌钙蛋白的含量迅速上升,病情严重者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久,病情不严重者则酶活力及含量很快下降。血清酶及CTnI的变化基本符合其在心梗后的时间变化规律:急性心梗病人发病后最早出现的是CK-MB,一般在发病3-8小时,12-24小时酶活力达到高峰,1-4天降至正常。CTnI也是3-8小时出现,但持续时间长,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志物。CK-MB与CTnI联合测定是诊断心梗的最快及最佳指标,特异性比较高,一些病人发病后由于溶栓较早,血清CK-MB峰值提前,酶活力较早出现下降,因此首次测定CK-MB并不升高。72例心梗病人中CK-MB正常者占14.3%;一般发病后6小时CK活力即开始升高,18-36小时酶活力达到高峰,3-6天降至正常,在某些患者CK的变化比心电图变化出现早,因此早期测定有助于对心梗的诊断,连续测定其活力对心梗病人的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CK活力回升,反复波动,提示心肌可能有新的梗塞出现,72例心梗病人中CK反复占4.2%;LDH一般出现较晚,一般6-12小时出现,2-4天达到高峰,1-2周降至正常,此酶和CK相比,活力升高出现较迟,但持续时间长;GOT一般6-12小时升高,1-2天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与CK几乎同步,可作为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3.讨论

对照组外科病人心肌酶大多数正常,由于脏器损伤个别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单纯血清心肌酶升高并不能诊断心梗,还要合并心肌钙蛋白测定。有文献报道,还合并心肌红蛋白测定,对心梗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并且要同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相结合才能更准确诊断心梗。心肌是含GOT最最多的组织,其LDH含量仅次于肾,而CK的活性也占第二位,这是诊断心梗的理论基础,心脏含有较高的CK-MB.可达40%以上,对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比较高。在研究中临床确诊的AMI患者CTnI检测均为阳性,对照组无一呈阳性反应,说明CTnI对AMI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CK-MB加CTnI是诊断AMI最快、最佳、最准确的指标。从AMI病人血清心肌标志物的连续检测可以看到,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对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它能指导溶栓,估计病情的预后变化,对病情的转归及预后有很大影响,根据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测定,医生可以对病人做早期诊断,指导治疗,防止不良后果发展倾向,对有救治条件的病人尽可能的早日康复。

论文作者:张召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3

标签:;  ;  ;  ;  ;  ;  ;  ;  

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在心肌梗塞论文_张召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