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文境,以情带声论文_柯雪葵

置身文境,以情带声论文_柯雪葵

——探究中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技巧

柯雪葵 广东省雷州市龙门中学 524200

摘 要:学习语文离不开朗读,朗读对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乃至情感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是感知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朗读技巧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养成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古人亦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作为把文字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朗读要求声音清楚、响亮,它是强化认读效果、深入体味文章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和透彻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一个学生朗读文章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潜在的语言素质。教学生学会朗读文章,不仅可以让其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还可以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读出文章的韵味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领悟文章意境,确定情感基调

《语文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带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所选学的作品,因其内容风格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如诗歌、散文诗、抒情散文等,要确定朗读情感基调,读出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须领悟文章意境。同是诗歌,杜甫的《登岳阳楼》因感时伤世、忧国忧民而情调悲伤沉郁,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因情调舒展流畅而显得超脱豁达、豪情逸志,迥然不同。“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因此,在朗读文学作品之前,须深入理解作品,要反复阅读,了解文章的意境(背景、思想感情、中心思想、层次结构等),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例如指导学生朗读杜甫的《哀江头》之前,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分析,知道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忧时伤乱的哀思。学生很快地确定了诗歌朗读基调:沉痛、忧愁和哀伤。朗读时,学生以情带声,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唤起了沉思的时空思维。

二、展开想象,力求感情充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了能够生动再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朗读时,要逐句逐字揣摩、感受,把文字变成一个个具体形象或一幅幅生动图画,即用丰富的想象展现出其具体的画面,并将这样的画面像放电影似地在脑子里放送,把别人的作品溶化在自己的心中,做到“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朗读自然声情并茂、感情充沛。

例如,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指导学生朗读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眼前随即呈现出北国壮丽雪景的图像;朗读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时,眼前呈现出“红日照白雪”的绚丽美景。通过这种画面的具体感受和想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朗读时情感必然充沛、激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可见,教学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努力使学生的感情融入到作品图景之中,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文字转换为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对多元生活的体验,才能与作者的感情水乳交融,做到感情充沛。

三、把握节奏,力求快慢相宜

因人们说话习惯、思想感情以及语言内部结构规律的不同,使得朗读的节奏有快慢、高低、长短、轻重之分。如年轻人说话快,年老人说话慢;心情愉快时说话节奏轻快,心绪不宁时说话节奏慢。而学生朗读时深感困难的地方也如此。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合理把握好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读的速度适中,连贯流畅,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作者原来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一般来说,朗读的节奏可从下面几种情境去把握:

1.突出情感,把握朗读节奏。朗读的节奏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调节,很多语意上的停顿主要由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定,而不完全受标点符号的制约。它可以以人物说话意图及情感表达需要来决定具体的停顿时间和位置,重音的落脚点往往给人听觉上的刺激,既突出重点又加强语义,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渲染效果。如《沁园春·雪》的末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朗读的高潮,为了表现高潮,我让学生在念完“数”、“还看”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风流人物”、“今朝”,声音一个比一个铿锵有力,表达作者坚定信念的情感自然在声音中流露出来。

2.文章出现长句或句群时,为突出某种语意、感情,可利用停顿的方法给人以回味的余地。在诗歌作品中,要掌握其节拍、用韵及章节间的节奏,才能读出诗歌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提示学生先把握好音节划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另外,若是古典诗词,还要把握平仄音及诗词中“一字领”的句子,揣摩词语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情绪变化,融入自己的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霖》:“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其中的“念”字我指导学生必须停顿并重读。

总之,朗读节奏的把握,恰当的停顿,快慢的相宜,能加强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感,充分而准确地表情达意,有利于提升学生品读作品的能力。

四、摹拟声音,力求声情并茂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举手投足间无不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声音亦如此。现实中人们因年龄、性格、性别等不同,说话的声音也随之有异,如童音尖嫩、老音浑厚,温和的人讲话轻言细语、豪爽的人讲话铿锵有力。即使同一人,在不同心境下其音色也会不同,愉快时声音甜美,悲伤时声音低沉等。所以,在朗读作品时,不能只以自己本来的音色去表现,必须摹拟人物的声音,加以润色,才能读出情感。其实,朗读是在和作者、作品乃至作品中人物的“直接对话”或体验,是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途径之一。

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我强调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文中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同是孔子的学生,但他们因为身份、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说话的语气神态各不同:子路显得自信率真,冉有谦虚,公西华内敛谨慎,而曾皙则从容有礼。学生把握了这一要点以后,我让四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些人物对话,学生有意识地摹拟文中人物声音,使人物形象逼真再现,体会了作品的主题。怪不得叶圣陶先生把朗读称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感受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所以,朗读应尽情地发挥适合作者当时的情感,语气切合作品中人物地身份性格。

另外,一些寓言、童话作品,其人物常以动物的形象出现,人们可以根据审美习惯将他们进行“角色定位”,即定位为某类人物形象,再进行音色处理。如朗读《狼和小羊》时,我让学生把狼的说话声念得粗声粗气,小羊的说话声念得比较细弱,以此突出狼的蛮横无理和小羊天真无辜的形象。通过声音语调的变化,朗读实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效果。

综上所述,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注重朗读技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重视朗读,强化朗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创新读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高格调的琅琅读书声。

参考文献

[1]谷恩霞《“实用朗读教学法”新探》.《教学研究》,2006,17。

[2]黄俏梅《朗读教学的“三性”原则》.《现代语文》,2007,14。

[3]李惠莲《普通话语音与朗读》.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

[4]吴振华《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论文作者:柯雪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  ;  ;  ;  ;  ;  ;  ;  

置身文境,以情带声论文_柯雪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