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论文_万益

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论文_万益

天津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 天津 300381

摘要: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对防涝抗旱的要求也随之逐步提高。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防涝抗旱也有很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去调查研究,寻找新的更加便利快捷的解决方法去面对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探讨分析了防汛抗旱能力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且对防汛抗旱的过程研究调查以及研究防汛抗旱的历史措施,论述了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问题。

关键词:防汛抗旱;风险管理;新问题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对生态的严重破坏问题,生态问题的加重,导致防汛抗旱问题更加严重与难以治理。虽然我国防汛抗旱的相关部门一直在研究寻找方法去更好的解决水旱灾害的现状,但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我国的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方法与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改进,我们需要通过改进之后的措施,将水旱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现阶段的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预测预警的能力还达不到我国有效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要求,并且我国在各地设置的洪涝灾害监测点数量不足,这导致不能及时的监测到水旱灾害的发生。并且我国水旱检测体系还在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水旱监测体系对于涝情、旱情的监测还不到位。

1.2防灾减灾基础体系达不到我国经济现处水平以及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在治理大江大河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且中小型河流的治理问题也严重落后,导致面对山洪等问题的预防能力低下。我国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耕地灌溉缺少,并且城乡的供水还存在不足的问题,并且农村饮水还存在不安全的问题。

1.3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低下,不适应国家对防灾减灾的要求,当前,我国对于防汛抗旱的经费投入的渠道相对单一,水旱灾害还需要政府的救助补贴,我国的社会化投入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并且水涝干旱问题的处理方法还正在研究分析。我国对于水涝干旱的防治管理措施还不够完善,并且专业的防涝抗旱专家团队少之又少,对于抢险与抗旱问题的处理措施与能力还不够强大。

1.4防汛抗旱的技术水平低下,不适应国家对现代化防灾减灾的要求。当前我国的抗旱的新鲜技术、相对更科学的方法还没有得到推广与发展。我国防涝抗旱的设备装置还比较落后,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我国防涝抗旱能力的提升。

二、防汛抗旱新举措

这些年来,我国通过对于防汛抗旱和水涝灾害风险管理措施的不断创新实践总结,加强各个阶段设备的更新换代,非工程措施的不断加强管理。我国的防汛抗旱等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1注重人水和谐

近年来,我国防总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的防涝抗旱的方法与措施。加强关于洪水的风险管理,并且花大力气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创新工作思路,并且结合实际,将新思路放在减灾控制上,进行防涝减灾的实践调查与探索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落实责任制

近年来,我国防总与监察部联合起来,将防汛责任人的名单公布出来,将防汛抗旱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并且将国家防汛抗旱的督查制度完善,责任到人,让负责人更加认真的对待防涝抗旱问题。

2.3健全组织机构

这几年来,各大河流域都组建或者成立了相关的防汛抗旱管理的统一的机构,包括太湖、珠江、松花江、海河、淮河等流域。监督监测机构完善,管理更加方便,各级相关部门都有责任落实,这代表着防涝抗旱的机制正在逐渐完善,并且还按照各地需求建设成立了乡镇级别的组织来管理防涝抗旱。

2.4强化工程调度

我国对于《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批复施行,调整了相当一部分水域的预防与治理洪水的措施,这些洪水调度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及时完善了以前监测制度的不完善的方面,并且根据新的预案出来办法,提高了工程科学调度,并且将左右岸、上下游都考虑周到,也同样因此获得了相对理想的防汛抗旱的经济效益。

2.5健全保障能力

我国已经加强了对于大河流域的防汛抗旱的工程建设问题,并且还在努力推动中小型河流以及山洪等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建设。并且根据调查资料等各方面的资源以及与军地的结合,再加上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让防汛抗旱的工程建设更加专业性也更加社会化。将各个级别的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到各个阶级,并且按照级别落实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防汛抢险等的物资准备工作。

2.6提高科技水平

我国的防汛抗旱计划的制定、责任的落实等完善之后,就需要硬件设备的配合。科技水平的提高,是提高硬件设备的基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是科技化建设的一大表现。科技化设备的投入使用,让防汛抗旱的监测更加精准,对于灾害来临时的应急措施的实施也更加快速、高效。

2.7强化应急处理

防洪工程以及非工程体系的建设日渐完善,以此为基础的对于突发的水灾旱灾的防范措施也需要不断的建设提升。突发性的灾害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巨大的,在完善防涝抗旱机制的同时,完善应急设备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洪水风险管理条例措施,这样才能让防汛减灾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结束语】这些年来,我国对于防汛抗旱减灾以及水旱灾害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实践中,我们都在不断的总结与完善以及创新。面对水旱灾害这种自然灾害,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预防措施,完善灾后救助,并且将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防汛抗旱工作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是否可以继续保持持续的增长与快速发展。加强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我们对其有很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并且明白风险只能降低不能消除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努力降低其带来的损失与破坏。

参考文献:

[1]鲁斌.分析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3):284-285

[2]蒋旭.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8(11):35-36.

[3]李海成.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万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论文_万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