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六条“铁律”论文_唐玉竹

抓好六条“铁律”论文_唐玉竹

(大竹县第一小学 四川 大竹 635199)

【摘 要】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1.1 与学生平等。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1.2 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1.3、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2.导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保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了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教师是这样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师让一个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让学生们猜测,铅笔的长度有多长?你是如何得到铅笔长度的?在测量铅笔长度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然后教师问学生我们教室的长度是多少?用刚才测量铅笔的方法测量教室还可以吗?学生通过动手发现用刚才测量铅笔的尺子再测量教室就显得不方便了。此刻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米尺来进行测量,测量简单方便,很容易得出结果。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场所,可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4.强合作探究

加强合作探究是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合作探究也是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开阔学习思路的有效教学模式。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增进情感,改善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时,笔者引领学生走到学校长方形花坛,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中选出负责记录的学生,其他学生负责测量。小组之间通过合作,最后取得数据,进行交流、运算,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统计、测量的方法,通过交流巩固了数学知识。在学习“加法与减法”一节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开展了“超市购物”数学活动,通过游戏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到“超市”进行购物活动,在购物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买了多少商品、花了多少钱、找零钱多少的加减法运算问题,小顾客与售货员合作交流,使枯燥的数学运算融于游戏当中,融于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当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

5.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6.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是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收稿日期:2016-07-03

论文作者:唐玉竹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抓好六条“铁律”论文_唐玉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