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为这般论文_王芳兰

浙江省杭州市学林街小学 王芳兰

【摘 要】“20以内数的认识”是培养数感的开始,内容虽然简单,却值得小题大做。以具象实物为基础,联系生活情境认识数;以计数工具为媒介,建立十进位值制理解数;以多种模型为依托,促进深度思考运用数。认数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不同角度丰盈数感,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 数的认识 数感

认数是进行计算和其他思维活动的基础。20以内各数的认识人教版教材分三个单元编排:1-5的认识;6-10的认识;11-20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幼儿园学习加之生活经验和其他媒介的影响,已认识20以内的数,很多孩子甚至都已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现象,给教学带来一个错误认识,许多教师以为20以内数的认识不用再教了。其实,如果只是会“1、2、3、4、5……”这样唱数,不等于他真正认识这个数,真正的认识是理解,是知道这个数代表什么,不仅能从数量中抽象出数,还能用数来描述数量。建立起数和数量的匹配关系,这就是数感。培养数感,是一年级认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不好不仅影响当下的学习,如常有学生出现(2)-3=5这样的错误;对后续学习影响更大,如估算、近似数的取值范围总是找不到合适区间,约分时常常不知道最大公因数是几,不清楚有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等等。笔者认为,“20以内数的认识”是培养数感的开始,内容虽然简单,却值得小题大做。

一、以具象实物为基础,联系生活情境认识数

“数源于数”,数数是感受数的意义及其大小的基本途径。“一”是自然数基本的计数单位,教学数数时,要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手口一致地点数,在数的过程中体会每个自然数都是若干个“一”累加的结果。其次,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几个几个地数,体会按群计数不仅能够提高计数效率,而且也与计数单位密切相关。

1.从实物到数,重视数数。

儿童对数的感知,是从实物中得到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可触摸的实物为载体,让学生感知数的多少,体会数的大小。如“1-5的认识”,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导数数,感知数就在身边,唤醒学生脑海中最初的、低级的数感,为学习更大的数做好准备。如数铅笔的数量,数数时我们从1开始,拿一枝铅笔说“1”,再拿一枝说“2”,再拿一枝说“3”……这样的数数过程,学生知道了数是某些量的集合,“3”是摆着的3枝铅笔的集合,也就是物体的总数,添上一个多1,去掉一个少1,一个数对应一个物体,建立起实物与数的对应关系。数数活动是学生形成数概念的基础,简单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没有数数这一过程,学生对数的理解是不深刻的。

2.从数到实物,丰富表征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数不是某个东西的名称,它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发现,源于生活还要用于生活。教材选用大量生活中的素材抽象出数,感知数的意义,那么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后,再回归到实物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学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会用数表达。如认识了“5”,想一想,“5”可以表示什么?“5”可以表示5颗糖果,还可以表示一只手5个手指头,“5”是一周上学的天数,“5”是我家住的楼层数等等,在交流中感受不一样的“5”,体会数的丰富内涵。认数时多一些这样的交流和表达,会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有利于建立起数和具体数量的联系。

3.在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

在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生活的需要是最大的推动力。因此,教学要在生活情境中充分展开,让学生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合理把握数量的多少,这是建立良好数感的基础和前提。教材中“美丽的校园”、“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值日”、“课外活动”等主题图都有生动的现实情境,通过具体实物与数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如“6-10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主题图的资源展开教学:教室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你是怎么数的?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也是6?……在熟悉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数概念。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数还可以表示顺序,区别几和第几的不同。如请一个小组的6个同学上台表演和请第6个同学上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学生之前的感觉比较零散,一年级开始系统学习认数,就是要充分挖掘生活情境与数的联系,帮助建立数感。

二、以计数工具为媒介,建立十进位值制理解数

“十进制”和“位值制”是两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学习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建立十进位值制就无法理解“10”及以上的数。如:为什么1-9都只有一个数字,10要用1和0两个数字?0能不能不写?12为什么不能写成10和2合起来的样子?12为什么一定要读成十二,不能读成一二?学生会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十进制、位值制的不理解。数数时,可以通过哪些计数工具,有效帮助学生感悟十进制和位值制,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呢?

1. 借助小棒理解满十进一

如“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你的桌上有多少根小棒?

生:我有12根。

师:哦,是12根吗?你有什么办法让人很快看出是12根呢?

学生动手摆一摆,收集到以下摆法:

反馈①②③后,师:他是怎么表示12的?谁能看懂④的摆法?

生:他是10根一起,再加2根。

师:是的,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数数时更方便,这样的一捆就是一个十。

接着认识13-20的数,当19再添1根时,学生马上喊“10根了,捆起来”,得出2个十是20。

认数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以直观的、齐性的学具为主,如小棒10根一捆,满10根再一捆,理解满十进一。操作中虽然没有出现“满十进一”的术语,显然学生已经体悟到了十进制的思想。12为什么读成十二,而不是一二?课前的困惑自己就能解释了。

2. 借助计数器建立位值制

所谓“位值制”,是指相同的记数符号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目。历史上“位值制”的发明要比“十进制”晚得多,理解“位值”是非常抽象的。如何才能让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呢?计数器是最好的辅助工具。

如:“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古时候人们用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表示11,刚才我们用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表示11,如果只有2颗珠子,能表示11吗?”看着教师手里的两颗珠子,很多学生摇摇头。“真的不能吗?谁有办法?”讨论后,终于有学生想到一颗放左边表示10,一颗放右边表示1。教师趁机出示计数器,写上个位和十位,放个位的表示“一”,放十位的表示“十”,这样的两颗珠子表示“11”。虽然计数器不是新发明,但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两颗一模一样的珠子表示不同的数,由“不能”到“能”,学生经历了“实物计数”到“符号计数”的创造过程。同样的珠子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这一环节通过计数器以一当十,帮助学生理解了“数位”这个抽象难懂的名词,渗透位值制思想,体会数的内部结构。10为什么要用1和0两个数字?0能不能不写?12为什么不能写成10和2合起来的样子?这些问题在创造位值制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3.在学具操作中发展数感

数是一个及其抽象的概念,一年级学生又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矛盾只有在学具操作中平衡。操作活动是抽象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一座“桥”,学生通过操作小棒、计数器等学具,在有趣的活动中可以加深对抽象的数概念的理解。如“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两位数并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充。数数的过程中,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学生都朗朗上口,为什么小棒不可以2个1捆、5个1捆,而要10个1捆呢?其实,都是可以的,生活中就有很多2个一双的原型,如一双袜子、一双筷子。可是,结合计数器,学生会进一步体会以“10”计数的合理性,1捆可以用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2捆就用2颗珠,表示2个十,简单明了。1根1根的小棒对应个位上1颗1颗的珠子,十几就是十位上的1颗珠和个位上的几颗珠,也是1捆小棒和散根小棒的组合。从直观的、齐性的小棒到结构化的计数器再到抽象的数,三者的对应关系深入地诠释了抽象的数概念,操作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三、以多种模型为依托,促进深度思考运用数

数学不是教会的,是靠悟出来的。儿童思维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具象化,形象化和抽象化。具象化是指数学教学要结合实物或者实际情境进行。形象化是指数学能够用多种形式来表征,如象征性符号、图形等,它们能够在实物和符号之间搭建桥梁。抽象化就是建立抽象化的数学符号与现实世界的联系。20以内认数教学如果一直停留在形象阶段,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浮在浅表,不会深度思考。教学要依托多种模型,创设探究情境,适时地引导学生思维从形象走向抽象,让学习真正发生。

1.从数到轴,感悟数序

从具象中认识数,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了一个个具体的数,但这些数是散乱的,如何把这些数串起来,进一步感知数序,探究数的结构规律?数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认数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数数,创建数轴模型,帮助学生认识数序,知道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2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编排时出现了直尺上的数,如0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等都有涉及。认识直尺上的数,设置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探究,对数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是第一层次。接着把直尺再抽象成数轴,数轴上的数比直尺上的更抽象,更揭示本质。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在填数的过程中不仅知道了数的先后顺序,准确地得出数在排列中的规律,还能通过数与数之间的位置和距离获得对数序、数列、数值的直觉认识。在初步建立数轴模型后,教师每次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他们感悟抽象的数和直观的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不断完善数轴模型的过程中感悟数序,发展数感。

2.从点到面,体悟本质

教材编排认识6-10的数时,有这样一组点子图,5个一列,在5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点子认数。

点子图是一个形象化的材料,没有非数学属性干扰,有序排列易于学生目测,通过数量的多少感知数的大小。但笔者以为,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的表达,不应局限在一维空间点线的认识上,材料可以更丰富,感知可以更全面。如果教师善于挖掘素材,学生的感知可以扩展到二维甚至三维空间。如:已知小长方形里藏着10个点子用“10”表示,猜猜另两个图形可以表示几?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猜测有理有据,将大图形分割成两个小图形,每个图形可以看成2个十,也就是20.这样的猜测是以10为一份数猜几份数,选择恰当的参照物,不仅为良好数感的形成搭建了台阶,还为今后理解乘法是几个几的连加,学习倍数等知识做了铺垫。当然,还可以由多猜少,即已知几份数猜一份数的逆向思考题,发展数感的同时为除法和分数做蕴伏。除了长方形,还可以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甚至不规则图形的大小来推测数,在分割、叠加等操作中将抽象的数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面,由面的大小推测数的大小,多种图形表达不离本质。

3. 在多重体验中丰盈数感

当看到一个数时,这个数不再仅仅是一个数,要在学生大脑中将实物、模型、数三者相融合,形成真正的数概念。教学可以再做些什么呢?笔者进行了尝试,设计实践活动搭一搭,体验数有高度。

师:讲台上有一摞语文书,猜猜有几本?

生:20本。(多了)

生:8本。(少了)

师:到底几本呢?

数出10本,再猜。这次的猜就是有标准量的估了,这摞书有15本。

师:换成一摞同样高的音乐书,会有几本呢?

生:25本、30本、40本……

师:为什么不猜15呢?

生:因为音乐书比语文书薄很多,肯定不止15本的。

师:如果换成厚的字典,大概几本就有这么高了?

……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发现:搭同样的高度,语文书、音乐书和字典的数量不同,并且书越薄数量越多,书越厚数量越少。活动时先猜测,再根据一定数量的高度调整结果,建立数和空间的联系,体悟数有高度,丰富认数维度。还可以横向摆一摆,体悟数有长度,这些经验的积累从不同角度丰盈了数感。

20以内数的认识,看似简单,要把数真正理解透彻,却大有文章可做。认数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先具体,再形象,最后抽象,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概念,丰富理解的层面,建立数感,发展流动性的数学思维,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勤.在数数中建立“十”的表象[J]. 小学数学教育, 2019(11).

[2]徐建文.让认数教学更具“温度”与“厚度”[J]. 小学数学教育, 2018(1-2).

[3]倪芳 吴正宪.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教学教育, 2016(1-2).

论文作者:王芳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小题大做为这般论文_王芳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